本發明專利技術適用于外飾面干掛瓷磚或石材,基層墻體為混凝土及各種砌體材料的多層、高層外墻外保溫工程,具體涉及一種現澆發泡外墻外保溫施工方法,步驟如下:①在基層墻體的內側鉆澆注孔;②在基層墻體上干掛外飾面外墻,外飾面外墻采用瓷磚或石材,在瓷磚或石材墻面的邊角及其他敞口處用聚氨酯泡沫棒封堵;③通過澆注孔將泡沫保溫材料澆注到基層墻體和外飾面外墻之間的空腔內;④澆注完畢后,對基層墻體和外飾面外墻之間的保溫層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封堵澆注孔;⑤采用濕貼方法用瓷磚或石材將邊角及其他敞口補貼齊全。本發明專利技術確保了操作工人的室內施工,極大地提高了施工安全,且施工速度快,現澆保溫層整體性能好,便于大規模推廣應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適用于外飾面干掛瓷磚或石材,基層墻體為混凝土及各種砌體材料的多層、高層外墻外保溫工程。
技術介紹
外墻外保溫施工主要采用粘貼保溫板材或噴涂發泡方法,這兩種保溫施工方法都是由操作工人站在吊籃上進行施工操作,操作時存在兩方面技術問題,其一由于吊籃設計不規范、操作人員安全意識淡薄或外界環境惡劣,極易引起高空墜落事故;其二在雨雪、大風等惡劣環境天氣下,這兩種外墻外保溫施工都不能進行,而施工中出現的上述技術難題至今尚未解決。
技術實現思路
根據以上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有效避免操作人員發生高空墜落等安全事故,并且施工過程中不受惡劣環境天氣制約,施工方便、快捷,成本低。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包括以下步驟①在基層墻體的內側鉆澆注孔;②在基層墻體上干掛外飾面外墻,外飾面外墻采用瓷磚或石材,在瓷磚或石材墻面的邊角及其他敞口處用聚氨酯泡沫棒封堵;③通過澆注孔將泡沫保溫材料澆注到基層墻體和外飾面外墻之間的空腔內;④全部澆注工作面澆注完畢后,對基層墻體和外飾面外墻之間的保溫層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封堵澆注孔;⑤采用濕貼方法用瓷磚或石材將邊角及其他敞口補貼齊全。本專利技術適用于外飾面干掛瓷磚或石材,基層墻體為混凝土及各種砌體材料的多層、高層外墻外保溫工程。將泡沫保溫材料填充到基層墻體和外飾面外墻之間的空腔內,是外墻外保溫施工技術在施工方法上的革新,施工時操作工人在室內完成,杜絕了室外高空作業,極大提高了施工安全,本方法施工速度快,現澆保溫層整體性能好,有效杜絕保溫層的開裂現象,除上述外,本施工方法不產生保溫板材廢料、施工粉塵顆粒少,符合國家節能環保和綠色建筑施工政策,便于大規模推廣應用。所述的步驟①中,澆注孔沿基層墻體呈菱形排列,澆注孔的孔徑為If 20mm,上、下澆注孔的縱向間距為600mm,左、右澆注孔的水平間距為800mm,沿基層墻體的墻面呈菱形排列。上述的澆注孔中,位于墻角處的澆注孔的縱向、水平間距均為30(T400mm。所述的步驟②中干掛外飾面外墻時,先在基層墻體上打眼下膨脹螺栓,通過膨脹螺栓安裝熱鍍鋅鐵件,然后通過平頭螺栓將鋁合金鑲條固定在熱鍍鋅鐵件上,之后在鋁合金鑲條中鑲嵌瓷磚或石材。當基層墻體為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時,膨脹螺栓需要更換為穿墻螺栓。所述的步驟③中,發泡澆注施工時,從基層墻體最下方的澆注孔開始,沿水平方向逐個澆注孔平行澆注,澆注時,在澆注孔的后一個孔口安放一跟塑料浮桿,當塑料浮桿浮起后,代表該澆注孔施工完畢,分別將注漿器的注漿嘴和塑料浮桿后移,進行下一個澆注孔的澆注施工,當下一層澆注完成后,再逐層向上移動,直至完成全部澆注工作面。所述的步驟③中的泡沫保溫材料是聚氨酯或氮尿素樹脂與發泡劑溶于水中、用發泡機調節發泡率8. 5 9. O之間形成的發泡材料。其中,發泡材料的濕密度須達到45飛Okg/m3,制備的泡沫保溫材料須進行外觀質量檢驗和反應性試驗,確保發泡的反應性< 60s,保證現場發泡的施工質量要求。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通過將泡沫保溫材料填充到基層墻體和外飾面外墻之間的空腔內,確保施工時,操作工人在室內完成,杜絕了室外高空作業,極大提高了施工安全,且施工速度快,現澆保溫層整體性能好,有效杜絕保溫層的開裂現象,比板材保溫材料施工相比節省工期2/3,與噴涂發泡施工方法相比節省工期1/4 ;本施工方法不產生保溫板材廢料、施工粉塵顆粒少,符合國家節能環保和綠色建筑施工政策,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社會效益顯著。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步驟②中在基層墻體上干掛外墻飾面瓷磚的示意圖。圖中1、基層墻體;2、熱鍍鋅鐵件;3、膨脹螺栓;4、固定螺栓;5、熱鍍鋅鐵件;6、平頭螺栓;7、鋁合金鑲條。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描述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包括以下步驟①在基層墻體的內側鉆澆注孔澆注孔孔徑為If 20mm,上、下澆注孔的縱向間距為600mm,左、右澆注孔的水平間距為800mm,澆注孔沿基層墻體呈菱形排列,位于墻角處的澆注孔排列更緊密,其縱向、水平間距均為30(T400mm ;②在基層墻體上干掛外飾面外墻,外飾面外墻采用瓷磚或石材,干掛瓷磚或石材時,先在基層墻體I上打眼下膨脹螺栓3,通過膨脹螺栓3 (當基層墻體為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時,該膨脹螺栓需要更換為穿墻螺栓)安裝熱鍍鋅鐵件,熱鍍鋅鐵件由L型熱鍍鋅鐵件2與熱鍍鋅鐵件5通過固定螺栓4連接而成,熱鍍鋅鐵件2通過膨脹螺栓3固定在基層墻體I上,熱鍍鋅鐵件4上通過平頭螺栓6安裝鋁合金鑲條7,之后在鋁合金鑲條7中鑲嵌瓷磚或石材,具體如圖1所示,外飾面外墻干掛完成后,在瓷磚或石材墻面的邊角及其他敞口處用聚氨酯泡沫棒封堵;③通過澆注孔將泡沫保溫材料澆注到基層墻體和外飾面外墻之間的空腔內,泡沫保溫材料是聚氨酯或氮尿素樹脂與發泡劑溶于水中,并通過壓力調節發泡材料的發泡率,控制發泡率在8. 5 9. O之間,調節發泡材料的濕密度,使之達到45飛Okg/m3,然后進行外觀質量檢驗和反應性試驗,確保發泡的反應性< 60s,保證現場發泡的施工質量要求,然后進行發泡澆注施工,澆注時,從基層墻體最下方的澆注孔開始,沿水平方向逐個澆注孔平行澆注,澆注時,在澆注孔的后一個孔口安放一跟塑料浮桿,當塑料浮桿浮起后,代表該澆注孔施工完畢,分別將注漿器的注漿嘴和塑料浮桿后移,進行下一個澆注孔的澆注施工,當下一層澆注完成后,再逐層向上移動,直至完成全部澆注工作面;④全部澆注工作面澆注完畢后,對基層墻體和外飾面外墻之間的保溫層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用1:3水泥砂漿封堵澆注孔并找平;⑤采用濕貼方法用瓷磚或石材將邊角及其他敞口補貼齊全。本專利技術適用于外飾面干掛瓷磚或石材,基層墻體為混凝土及各種砌體材料的多層、高層外墻外保溫工程。通過將泡沫保溫材料填充到基層墻體和外飾面外墻之間的空腔內,確保施工時,操作工人在室內完成,杜絕了室外高空作業,極大提高了施工安全,且施工速度快,現澆保溫層整體性能好,有效杜絕保溫層的開裂現象,比板材保溫材料施工相比節省工期2/3,與噴涂發泡施工方法相比節省工期1/4 ;本施工方法不產生保溫板材廢料、施工粉塵顆粒少,符合國家節能環保和綠色建筑施工政策,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社會效益顯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現澆發泡外墻外保溫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①在基層墻體的內側鉆澆注孔;②在基層墻體上干掛外飾面外墻,外飾面外墻采用瓷磚或石材,在瓷磚或石材墻面的邊角及其他敞口處用聚氨酯泡沫棒封堵;③通過澆注孔將泡沫保溫材料澆注到基層墻體和外飾面外墻之間的空腔內;④全部澆注工作面澆注完畢后,對基層墻體和外飾面外墻之間的保溫層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封堵澆注孔;⑤采用濕貼方法用瓷磚或石材將邊角及其他敞口補貼齊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現澆發泡外墻外保溫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①在基層墻體的內側鉆澆注孔; ②在基層墻體上干掛外飾面外墻,外飾面外墻采用瓷磚或石材,在瓷磚或石材墻面的邊角及其他敞口處用聚氨酯泡沫棒封堵; ③通過澆注孔將泡沫保溫材料澆注到基層墻體和外飾面外墻之間的空腔內; ④全部澆注工作面澆注完畢后,對基層墻體和外飾面外墻之間的保溫層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封堵澆注孔; ⑤采用濕貼方法用瓷磚或石材將邊角及其他敞口補貼齊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現澆發泡外墻外保溫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①中,澆注孔沿基層墻體呈菱形排列,澆注孔的孔徑為If 20mm,上、下澆注孔的縱向間距為600mm,左、右澆注孔的水平間距為800mm,沿基層墻體的墻面呈菱形排列。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現澆發泡外墻外保溫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澆注孔中,位于墻角處的澆注孔的縱向、水平間距均為30(T400mm。4.根據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宗可鋒,李永峰,田茂海,張建光,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萬鑫建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