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卷板機自動控制系統,涉及自動控制系統技術領域。該自動控制系統包括:上輥位移控制系統、上輥旋轉控制系統、第一下輥旋轉控制系統和第二下輥旋轉控制系統。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一種卷板機自動控制系統,采用PLC直接控制電磁閥組等執行機構,無需安裝上輥位移液壓同步調節器,簡化了硬件系統,結構緊湊,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工作可靠性,同時具有過載保護性能好,控制精度高的優點。特別適用于卷板機的自動控制。(*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卷板機自動控制系統
本技術涉及一種自動控制系統,特別涉及一種卷板機自動控制系統。
技術介紹
卷板機是機械裝備業、尤其是容器類制造業必備的機械設備,用來將不同種類的 鋼板按照設計要求卷制成筒體類機械部件。近年來隨著石油煉化行業的發展,筒體類零部 件的直徑越來越大,筒體鋼板母材越來越厚。現有卷板機采用電機驅動或者機械和液壓混 合式驅動,難以卷制厚度280mm、寬度4000mm的鋼板。目前,有的卷板機升降輥的位移控制通過蝸桿蝸輪付絲母絲杠付進行,其缺點是 在卷制厚鋼板時如果發生超載,可能導致卷板機機組機械零部件損壞,過載保護性能較差。 有的卷板機升降輥的位移控制的到位量由壓力繼電器控制,其缺點是控制精度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卷板機存在的過載保護性能較差、控制精度較低的問題,本實用新 型提供了一種卷板機自動控制系統,包括上輥位移控制系統、上輥旋轉控制系統、第一下 輥旋轉控制系統和第二下輥旋轉控制系統;所述上輥位移控制系統包括控制臺22、PLC21、 上棍位移左液壓缸電磁閥組12、上棍位移右液壓缸電磁閥組13、上棍位移左液壓缸油泵電 機10、上輥位移右液壓缸油泵電機11、上輥位移左液壓缸油泵8、上輥位移右液壓缸油泵9、 上輥位移左液壓缸6、上輥位移右液壓缸7 ;控制臺22與PLC21連接,PLC21與上輥位移左 液壓缸電磁閥組12連接,上棍位移左液壓缸電磁閥組12與上棍位移左液壓缸油泵電機10 連接,上輥位移左液壓缸油泵電機10與上輥位移左液壓缸油泵8連接,上輥位移左液壓缸 油泵8與上輥位移左液壓缸6連接,上輥位移左液壓缸油泵8將液壓油泵入上輥位移左液 壓缸6,上輥位移左液壓缸6與上輥I連接;PLC21與上輥位移右液壓缸電磁閥組13連接, 上輥位移右液壓缸電磁閥組13與上輥位移右液壓缸油泵電機11連接,上輥位移右液壓缸 油泵電機11與上輥位移右液壓缸油泵9連接,上輥位移右液壓缸油泵9與上輥位移右液壓 缸7連接,上輥位移右液壓缸油泵9將液壓油泵入上輥位移右液壓缸7,上輥位移右液壓缸 7與上輥I連接;所述上輥旋轉控制系統包括控制臺22、PLC21、上輥旋轉電磁閥組18、上輥 旋轉油泵電機17、上輥旋轉油泵16、上輥旋轉液壓馬達15 ;PLC21與上輥旋轉電磁閥組18 連接,上輥旋轉電磁閥組18與上輥旋轉油泵電機17連接,上輥旋轉油泵電機17與上輥旋 轉油泵16連接,上輥旋轉油泵16與上輥旋轉液壓馬達15連接,上輥旋轉油泵16將液壓油 泵入上輥旋轉液壓馬達15,上輥旋轉液壓馬達15與設置于上輥I端面的減速箱14連接; 所述第一下輥旋轉控制系統包括控制臺22、PLC21、第一下輥旋轉電磁閥組25、第一下輥旋 轉油泵電機24、第一下輥旋轉油泵23、第一下輥旋轉液壓馬達20 ;PLC21與第一下輥旋轉電 磁閥組25連接,第一下輥旋轉電磁閥組25與第一下輥旋轉油泵電機24連接,第一下輥旋 轉油泵電機24與第一下輥旋轉油泵23連接,第一下輥旋轉油泵23與第一下輥旋轉液壓馬 達20連接,第一下輥旋轉油泵23將液壓油泵入第一下輥旋轉液壓馬達20,第一下輥旋轉液壓馬達20與設置于第一下輥3端面的減速箱19連接;所述第二下輥旋轉控制系統包括控 制臺22、PLC21、第二下輥旋轉電磁閥組30、第二下輥旋轉油泵電機29、第二下輥旋轉油泵 28、第二下輥旋轉液壓馬達27 ; PLC21與第二下輥旋轉電磁閥組30連接,第二下輥旋轉電 磁閥組30與第二下輥旋轉油泵電機29連接,第二下輥旋轉油泵電機29與第二下輥旋轉油 泵28連接,第二下輥旋轉油泵28與第二下輥旋轉液壓馬達27連接,第二下輥旋轉油泵28 將液壓油泵入第二下輥旋轉液壓馬達27,第二下輥旋轉液壓馬達27與設置于第二下輥4端 面的減速箱26連接。本技術的一種卷板機自動控制系統,采用PLC直接控制電磁閥組等執行機 構,無需安裝上輥位移液壓同步調節器,簡化了硬件系統,結構緊湊,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 提高了工作可靠性,同時具有過載保護性能好,控制精度高的優點。附圖說明圖1為卷板機工作原理圖。圖2為本技術的卷板機自動控制系統的上輥位移控制系統原理圖。圖3為本技術的卷板機自動控制系統的上輥旋轉控制系統原理圖。圖4為本技術的卷板機自動控制系統的第一下輥旋轉控制系統原理圖。圖5為本技術的卷板機自動控制系統的第二下輥旋轉控制系統原理圖。圖6為本技術的卷板機自動控制系統的倒頭控制系統原理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技術的一種卷板機自動控制系統。卷板機的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上輥1做升降和旋轉運動,第一下輥3和第二下輥 4輔助旋轉。按照卷板要求調節好第一下輥與第二下輥的間距,將鋼板2吊入上下輥之間, 上輥1下降加壓,上輥1、第一下輥3與第二下輥4同時旋轉,將鋼板卷制成筒體或錐體。本技術的一種卷板機自動控制系統包括上輥位移控制系統、上輥旋轉控制系 統、第一下輥旋轉控制系統和第二下輥旋轉控制系統。如圖2所示,所述上輥位移控制系統包括控制臺22、PLC21、上輥位移左液壓缸電 磁閥組12、上輥位移右液壓缸電磁閥組13、上輥位移左液壓缸油泵電機10、上輥位移右液 壓缸油泵電機11、上棍位移左液壓缸油泵8、上棍位移右液壓缸油泵9、上棍位移左液壓缸 6、上輥位移右液壓缸7 ;控制臺22與PLC21連接,PLC21與上輥位移左液壓缸電磁閥組12 連接,上輥位移左液壓缸電磁閥組12與上輥位移左液壓缸油泵電機10連接,上輥位移左液 壓缸油泵電機10與上輥位移左液壓缸油泵8連接,上輥位移左液壓缸油泵8與上輥位移左 液壓缸6連接,上輥位移左液壓缸油泵8將液壓油泵入上輥位移左液壓缸6,上輥位移左液 壓缸6與上輥1連接;PLC21與上輥位移右液壓缸電磁閥組13連接,上輥位移右液壓缸電 磁閥組13與上輥位移右液壓缸油泵電機11連接,上輥位移右液壓缸油泵電機11與上輥位 移右液壓缸油泵9連接,上輥位移右液壓缸油泵9與上輥位移右液壓缸7連接,上輥位移右 液壓缸油泵9將液壓油泵入上輥位移右液壓缸7,上輥位移右液壓缸7與上輥1連接。如圖3所示,所述上輥旋轉控制系統包括控制臺22、PLC21、上輥旋轉電磁閥組18、 上輥旋轉油泵電機17、上輥旋轉油泵16、上輥旋轉液壓馬達15 ;PLC21與上輥旋轉電磁閥組18連接,上輥旋轉電磁閥組18與上輥旋轉油泵電機17連接,上輥旋轉油泵電機17與上輥 旋轉油泵16連接,上輥旋轉油泵16與上輥旋轉液壓馬達15連接,上輥旋轉油泵16將液壓 油泵入上輥旋轉液壓馬達15,上輥旋轉液壓馬達15與設置于上輥I端面的減速箱14連接。如圖4所示,所述第一下輥旋轉控制系統包括控制臺22、PLC21、第一下輥旋轉電 磁閥組25、第一下輥旋轉油泵電機24、第一下輥旋轉油泵23、第一下輥旋轉液壓馬達20 ; PLC21與第一下輥旋轉電磁閥組25連接,第一下輥旋轉電磁閥組25與第一下輥旋轉油泵電 機24連接,第一下輥旋轉油泵電機24與第一下輥旋轉油泵23連接,第一下輥旋轉油泵23 與第一下輥旋轉液壓馬達20連接,第一下輥旋轉油泵23將液壓油泵入第一下輥旋轉液壓 馬達20,第一下輥旋轉液壓馬達20與設置于第一下輥3端面的減速箱19連接。如圖5所示,所述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卷板機自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輥位移控制系統、上輥旋轉控制系統、第一下輥旋轉控制系統和第二下輥旋轉控制系統;所述上輥位移控制系統包括控制臺(22)、PLC(21)、上輥位移左液壓缸電磁閥組(12)、上輥位移右液壓缸電磁閥組(13)、上輥位移左液壓缸油泵電機(10)、上輥位移右液壓缸油泵電機(11)、上輥位移左液壓缸油泵(8)、上輥位移右液壓缸油泵(9)、上輥位移左液壓缸(6)、上輥位移右液壓缸(7);控制臺(22)與PLC(21)連接,PLC(21)與上輥位移左液壓缸電磁閥組(12)連接,上輥位移左液壓缸電磁閥組(12)與上輥位移左液壓缸油泵電機(10)連接,上輥位移左液壓缸油泵電機(10)與上輥位移左液壓缸油泵(8)連接,上輥位移左液壓缸油泵(8)與上輥位移左液壓缸(6)連接,上輥位移左液壓缸油泵(8)將液壓油泵入上輥位移左液壓缸(6),上輥位移左液壓缸(6)與上輥(1)連接;PLC(21)與上輥位移右液壓缸電磁閥組(13)連接,上輥位移右液壓缸電磁閥組(13)與上輥位移右液壓缸油泵電機(11)連接,上輥位移右液壓缸油泵電機(11)與上輥位移右液壓缸油泵(9)連接,上輥位移右液壓缸油泵(9)與上輥位移右液壓缸(7)連接,上輥位移右液壓缸油泵(9)將液壓油泵入上輥位移右液壓缸(7),上輥位移右液壓缸(7)與上輥(1)連接;所述上輥旋轉控制系統包括控制臺(22)、PLC(21)、上輥旋轉電磁閥組(18)、上輥旋轉油泵電機(17)、上輥旋轉油泵(16)、上輥旋轉液壓馬達(15);PLC(21)與上輥旋轉電磁閥組(18)連接,上輥旋轉電磁閥組(18)與上輥旋轉油泵電機(17)連接,上輥旋轉油泵電機(17)與上輥旋轉油泵(16)連接,上輥旋轉油泵(16)與上輥旋轉液壓馬達(15)連接,上輥旋轉油泵(16)將液壓油泵入上輥旋轉液壓馬達(15),上輥旋轉液壓馬達(15)與設置于上輥(1)端面的減速箱(14)連接;所述第一下輥旋轉控制系統包括控制臺(22)、PLC(21)、第一下輥旋轉電磁閥組(25)、第一下輥旋轉油泵電機(24)、第一下輥旋轉油泵(23)、第一下輥旋轉液壓馬達(20);PLC(21)與第一下輥旋轉電磁閥組(25)連接,第一下輥旋轉電磁閥組(25)與第一下輥旋轉油泵電機(24)連接,第一下輥旋轉油泵電機(24)與第一下輥旋轉油泵(23)連接,第一下輥旋轉油泵(23)與第一下輥旋轉液壓馬達(20)連接,第一下輥旋轉油泵(23)將液壓油泵入第一下輥旋轉液壓馬達(20),第一下輥旋轉液壓馬達(20)與設置于第一下輥(3)端面的減速箱(19)連接;所述第二下輥旋轉控制系統包括控制臺(22)、PLC(21)、第二下輥旋轉電磁閥組(30)、第二下輥旋轉油泵電機(29)、第二下輥旋轉油泵(28)、第二下輥旋轉液壓馬達(27);?PLC(21)與第二下輥旋轉電磁閥組(30)連接,第二下輥旋轉電磁閥組(30)與第二下輥旋轉油泵電機(29)連接,第二下輥旋轉油泵電機(29)與第二下輥旋轉油泵(28)連接,第二下輥旋轉油泵(28)與第二下輥旋轉液壓馬達(27)連接,第二下輥旋轉油泵(28)將液壓油泵入第二下輥旋轉液壓馬達(27),第二下輥旋轉液壓馬達(27)與設置于第二下輥(4)端面的減速箱(26)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卷板機自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輥位移控制系統、上輥旋轉控制系統、第一下輥旋轉控制系統和第二下輥旋轉控制系統;所述上輥位移控制系統包括控制臺(22)、PLC (21)、上輥位移左液壓缸電磁閥組(12)、上輥位移右液壓缸電磁閥組(13)、上棍位移左液壓缸油泵電機(10 )、上棍位移右液壓缸油泵電機(11 )、上棍位移左液壓缸油泵(8)、上輥位移右液壓缸油泵(9)、上輥位移左液壓缸(6)、上輥位移右液壓缸(7);控制臺(22)與PLC (21)連接,PLC (21)與上輥位移左液壓缸電磁閥組(12)連接,上輥位移左液壓缸電磁閥組(12)與上棍位移左液壓缸油泵電機(10)連接,上棍位移左液壓缸油泵電機(10)與上輥位移左液壓缸油泵(8)連接,上輥位移左液壓缸油泵(8)與上輥位移左液壓缸(6)連接,上輥位移左液壓缸油泵(8)將液壓油泵入上輥位移左液壓缸(6),上輥位移左液壓缸(6)與上輥(I)連接;PLC (21)與上輥位移右液壓缸電磁閥組(13)連接,上輥位移右液壓缸電磁閥組(13)與上棍位移右液壓缸油泵電機(11)連接,上棍位移右液壓缸油泵電機(11)與上輥位移右液壓缸油泵(9)連接,上輥位移右液壓缸油泵(9)與上輥位移右液壓缸(7)連接,上輥位移右液壓缸油泵(9)將液壓油泵入上輥位移右液壓缸(7),上輥位移右液壓缸(7)與上輥(I)連接;所述上輥旋轉控制系統包括控制臺(22)、PLC (21)、上輥旋轉電磁閥組(18)、上輥旋轉油泵電機(17)、上輥旋轉油泵(16)、上輥旋轉液壓馬達(15) ;PLC(21)與上輥旋轉電磁閥組(18)連接,上輥旋轉電磁閥組(18)與上輥旋轉油泵電機(17)連接,上輥旋轉油泵電機(17)與上輥旋轉油泵(16)連接,上輥旋轉油泵(16)與上輥旋轉液壓馬達(15)連接,上輥旋轉油泵(16)將液壓油泵入上輥旋轉液壓馬達(15),上輥旋轉液壓馬達(15)與設置于上輥(I)端面的減速箱(14)連接;所述第一下輥旋轉控制系統包括控制臺(22)、PLC(21)、第一下輥旋轉電磁閥組(25)、第一下輥旋轉油泵電機(24)、第一下輥旋轉油泵(23)、第一下輥旋轉液壓馬達(20);PLC (21)與第一下輥旋轉電磁閥組(25)連接,第一下輥旋轉電磁閥組(25)與第一下輥旋轉油泵電機(24)連接,第一下輥旋轉油泵電機(24)與第一下輥旋轉油泵(23)連接,第一下輥旋轉油泵(23)與第一下輥旋轉液壓馬達(20)連接,第一下輥旋轉油泵(23)將液壓油泵入第一下輥旋轉液壓馬達(20),第一下輥旋轉液壓馬達(20)與設置于第一下輥(3)端面的減速箱(19)連接;所述第二下輥旋轉控制系統包括控制臺(22)、PLC (21)、第二下輥旋轉電磁閥組(30)、第二下輥旋轉油泵電機(29)、第二下輥旋轉油泵(28)、第二下輥旋轉液壓馬達(27) ; PLC (21)與第二下輥旋轉電磁閥組(30)連接,第二下輥旋轉電磁閥組(30)與第二下輥旋轉油泵電機(29)連接,第二下輥旋轉油泵電機(29)與第二下輥旋轉油泵(28)連接,第二下輥旋轉油泵(28)與第二下輥旋轉液壓馬達(27)連接,第二下輥旋轉油泵(28)將液壓油泵入第二下輥旋轉液壓馬達(27),第二下輥旋轉液壓馬達(27)與設置于第二下輥(4)端面的減速箱(26)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卷板機自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輥(I)的左端設置有左位移傳感器,所述上輥(I)的右端設置有右位移傳感器,左位移傳感器與PLC (21)連接,右位移傳感器與PLC (21)連接。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卷板機自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位移傳感器和/或右...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齊少鋒,陳石,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驚雷壓力容器制造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