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空氣凈化安全頂風窗,包括頂蓋,以及設置在頂蓋下端的內蓋,頂蓋下部設置有外循環通風系統,內蓋上設置有內循環凈化系統,所述外循環通風系統和內循環凈化系統相互獨立的設置。所述的空氣凈化安全頂風窗包括獨立設置的外循環通風系統和內循環凈化系統,當需要凈化空氣時可以通過控制電路板首先開啟外循環通風系統將污染空氣抽出車外,使得車內的污染空氣稀釋并將大部分污染空氣排出車外,然后再開啟內循環凈化系統,從而可以將車內空氣中的甲醛、苯、總揮發性有機物、病毒、病菌,細小顆粒物等快速并且高效的去除。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汽車配件的制造領域,更具體地說,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車用空氣凈化安全頂風窗。
技術介紹
現在,我國各類客車都普遍在車輛頂部設置安全頂風窗,在緊急情況下可作為應急出口,而且可以增加車內空氣與外界空氣對流,形成空氣外循環。此方法雖然可以較好的保證車內的空氣質量,但在炎熱的夏季、寒冷的冬季或環境惡劣的情況下卻無法正常使用,車輛在行駛過程中一直處于比較封閉的狀態,時間稍長,由于細菌和各種污染氣體的產生,導致車內空氣質量下降,從而影響到乘客及駕駛員的健康。影響客車或校車內空氣質量的因素主要有(I)車輛內飾以及座椅等高分子材料以及有機粘合劑等不斷釋放所形成的包括甲醛、苯等有機物污染;(2)汽車空調系統以及座椅等處滋生的多種微生物,它們在車廂內不斷積累造成車廂內有害細菌滋生;(3)人流等導致的灰塵細小顆粒物污染。目前,客車上應用的空氣凈化裝置通常與空調系統的風管相結合,將吸附材料放置于風管的進風端和出風端,但是吸附材料易于飽和,處理能力有限。目前,各類客車普遍安裝的安全頂風窗只有通風和應急出口的功能,沒有空氣凈化的功能。雖然有專利文獻披露了能夠消毒除塵的安全頂窗,但是現有技術公開的能夠凈化空氣的安全頂窗,空氣凈化速度較慢,結構復雜。CN2673699Y公開了一種消毒除塵安全頂窗,其由頂窗窗框、活動頂窗、面罩和空氣消毒凈化裝置構成,面罩卡固在頂窗窗框中,與活動頂窗相接的空氣消毒凈化裝置設置在面罩與活動頂窗之間。CN202294172U公開了一種車載頂窗式空氣凈化裝置,包括兩個模塊式凈化單元,慣流風機等固定在頂板上。然而上述專利文獻公開的空氣凈化頂風窗,車內的空氣僅通過內循環空氣凈化,導致凈化速度慢,凈化效果不佳并且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空氣凈化安全頂風窗,其在有限的空間內集成了空氣凈化系統與安全頂窗,不但具有應急出口的功能,而且具有相互獨立和配合的空氣外循環和空氣內循環系統,能夠高效快速的去除空氣中的甲醛、苯、總揮發性有機物、病毒、病菌,凈化過濾細小顆粒物污染,提高車內空氣質量。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空氣凈化安全頂風窗,包括頂蓋,以及設置在頂蓋下端的內蓋,其特征在于內蓋上設置有內循環凈化系統。一種空氣凈化安全頂風窗,包括頂蓋,以及設置在頂蓋下端的內蓋,其特征在于頂蓋下部設置有外循環通風系統,內蓋上設置有內循環凈化系統,所述外循環通風系統和內循環凈化系統相互獨立的設置。其中,所述的空氣凈化安全頂風窗還包括內外開啟裝置,所述的內外開啟裝置包括內開啟手柄、外開啟旋鈕和雙聯動轉軸,所述的內開啟手柄、外開啟旋鈕采用雙聯動轉軸連接,并且所述的內開啟手柄設置在內蓋上,所述的外開啟旋鈕設置在頂蓋上。通過所述的內外開啟裝置在應急狀態下,可以實現內外雙向開啟。其中,所述外循環通風系統包括導風圈,所述的導風圈固定在頂蓋的中部,導風圈的中心設置有換氣扇,所述導風圈與頂蓋端部的排風口相連。其中,所述的內蓋下表面的一端設置有內循環進氣蓋板,所述內循環進氣蓋板的上端設置有內循環空氣凈化系統,所述的內循環空氣凈化系統沿著進氣方向依次設置有導風罩、初效過濾層、活性碳吸附層、高效空氣過濾層和納米TiO2光觸媒層,此外還包括UV殺菌燈和負離子發生裝置。其中,所述的內蓋的底面還設置有空氣外循環進風口,以及內循環空氣凈化出風口,所述出風口處設有導風罩和風機。其中,所述的空氣凈化安全頂風窗還包括控制電路板,控制電路板分別與外循環通風系統與內循環空氣凈化系統連接。所述的控制電路板用于控制所述外循環通風系統與內循環空氣凈化系統的開啟。其中,所述的空氣凈化安全頂風窗還包括主框部件,所述頂蓋與內蓋緊密配合,并且通過螺釘連接在主框部件上。其中,所述的空氣凈化安全頂風窗還包括副框部件,所述副框部件設置有主框部件的內圈上。本專利技術的空氣凈化安全頂風窗,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專利技術的空氣凈化安全頂風窗包括獨立設置的外循環通風系統和內循環凈化系統,當需要凈化空氣時可以通過控制電路板首先開啟外循環通風系統將污染空氣抽出車夕卜,使得車內的污染空氣稀釋并將大部分污染空氣排出車外,然后再開啟內循環凈化系統,從而可以將車內氣體中的病毒、病菌,細小顆粒物等快速并且高效的去除。(2)本專利技術中的內循環凈化系統通過依次設置有導風罩、初效過濾層、活性碳吸附層、高效空氣過濾層,將細菌、病毒以及細小顆粒物首先吸附在層狀結構上,然后通過UV殺菌燈和負離子發生裝置將細菌和病毒殺滅,然后將凈化后的空氣通過排風口返回車內,達到聞效過濾和殺菌的目的。(3)本專利技術的空氣凈化安全頂風窗,在客車發生側翻等緊急情況下,利用內外開啟裝置,可以分別從車內和車外將所述安全頂風窗,提供一個大口徑的逃生出口,具有安全頂窗的功能。附圖說明圖1是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的空氣凈化安全頂風窗的結構示意圖。圖中各附圖標記所表不的含義分別為10_頂蓋,11-導風圈,12-換氣扇,20-內蓋,21-內循環進氣蓋板,22-內循環凈化系統,23-推拉裝置,24-檢修蓋,25-擋雨罩,30-內外開啟裝置,31-外開啟旋鈕,32-內開啟手柄,33-雙聯運轉軸,40-主框部件,41-副框。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將結合具體實施方式以及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說明。如附圖1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涉及的空氣凈化安全頂風窗,包括頂蓋10,以及設置在頂蓋10下端的內蓋20,頂蓋10下部設置有外循環通風系統,內蓋20上設置有內循環凈化系統22,所述外循環通風系統和內循環凈化系統22相互獨立的設置,所述的空氣凈化安全頂風窗還包括內外開啟裝置,所述的內外開啟裝置30包括外開啟旋鈕31、內開啟手柄32和雙聯動轉軸33,所述的內開啟旋鈕31、內開啟手柄32采用雙聯動轉軸33連接,并且所述的外開啟旋鈕31設置在內蓋20上,所述的內開啟旋鈕32設置在頂蓋10上。通過所述的內外開啟裝置30在應急狀態下,可以實現內外雙向開啟。其中,所述外循環通風系統包括導風圈11,所述的導風圈11固定在頂蓋10的中部,導風圈11的中心設置有換氣扇12,所述導風圈11與頂蓋10端部的排風口相連,排風口處安裝擋雨罩25 ;所述的內蓋20下表面的一端設置有內循環進氣蓋板21,所述內循環進氣蓋板21的上端設置有內循環空氣凈化系統,所述的內循環空氣凈化系統沿著進氣方向依次設置有初效過濾層、活性碳吸附層、高效空氣過濾層和納米TiO2光觸媒層,此外還包括UV殺菌燈和負離子發生裝置;所述的內蓋20的底面還設置有空氣外循環進風口,以及內循環空氣凈化出風口,所述出風口處設有導風罩和風機。當開啟外循環空氣系統的時候,車內空氣從所述的空氣外循環進風口進入,然后經過導風圈11并通過換氣扇12將車內氣體從排風口排出車外,形成獨立的外循環通道。當開啟內循環凈化系統22的時候,車內氣體首先從內循環進氣蓋板21進入,然后通過內循環空氣凈化系統將空氣凈化,然后通過上述位于內蓋20底端的出風口送回車廂內,并形成獨立空氣循環凈化通道。另外,所述的空氣凈化安全頂風窗還包括控制電路板,控制電路板分別與外循環通風系統與內循環空氣凈化系統連接。所述的控制電路板用于控制所述外循環通風系統與內循環空氣凈化系統的開啟。所述的空氣凈化安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空氣凈化安全頂風窗,包括頂蓋,以及設置在頂蓋下端的內蓋,其特征在于:內蓋上設置有內循環凈化系統。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空氣凈化安全頂風窗,包括頂蓋,以及設置在頂蓋下端的內蓋,其特征在于內蓋上設置有內循環凈化系統。2.一種空氣凈化安全頂風窗,包括頂蓋,以及設置在頂蓋下端的內蓋,其特征在于頂蓋下部設置有外循環通風系統,內蓋上設置有內循環凈化系統,所述外循環通風系統和內循環凈化系統相互獨立的設置。3.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氣凈化安全頂風窗,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內外開啟裝置,所述的內外開啟裝置包括內開啟手柄、外開啟旋鈕和雙聯動轉軸,所述的內開啟手柄、外開啟旋鈕采用雙聯動轉軸連接,并且所述的內開啟手柄設置在內蓋上,所述的外開啟旋鈕設置在頂蓋上。4.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空氣凈化安全頂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環通風系統包括導風圈,所述的導風圈固定在頂蓋的中部,導風圈的中心設置有換氣扇,所述導風圈與頂蓋端部的排風口相連。5.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空氣凈化安全頂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蓋下表面的一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丹俊,梁軍軍,
申請(專利權)人:丹陽市光華汽車內飾件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