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多換向閥并聯氣控裝置,其包括氣缸和兩個以上并聯的驅動回路;每個驅動回路均包括連通于氣缸的無桿腔末端的進氣管、連通于氣缸的有桿腔末端的出氣管、分別設置在進氣管和出氣管內的兩個排氣節流閥、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其中進氣管和出氣管分別連通于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的兩個通口;氣缸內自有桿腔的末端至無桿腔的末端依次設置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感應開關,在氣缸的活塞上設置響應的感應磁環;當第二感應開關或第三感應開關被觸發時,一個或兩個以上驅動回路中的換氣閥斷電失效;當第一或第四感應開關被觸發時,各個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同時換向。該多換向閥并聯氣孔裝置運行平穩,無沖擊,定位準確。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以壓縮空氣為動力的水平移動裝置的驅動控制裝置,特別是適用于紙 漿模塑設備的水平移動的滑臺的驅動控制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多換向閥并聯氣控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已有的以壓縮空氣為動力的水平移動裝置的驅動控制回路,一般都采用設 計手冊上傳統的速度控制裝置。這種傳統的控制裝置下,當滑臺較重、行程較長、要求速度 較快時,滑臺停止時就將產生較大的沖擊,且定位不準。這種現象使所有的設計者和現場調 試者極為頭疼。針對上述問題,以往采用的方法只能降低速度、加大緩沖。那些要求行程長、定位 精度要求高、運行要求平穩無沖擊的設備,成為了氣動驅動的“禁區”;在機械設計上大多采 用液壓驅動控制裝置。而事實上,當液壓驅動控制裝置的回路設計稍有不慎,仍有可能造成 沖擊和定位不準的問題;另外,采用液壓驅動控制裝置,控制復雜度和制造成本都會大大增 加。為此,需要提供一種改進的氣控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換向閥并聯氣控裝置,其能實現高精度定位,運行 平穩,無沖擊。為達到上述,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多換向閥并聯氣控裝置,其包括氣缸和兩個以上并聯的驅動回路;每個所述驅動回路均包括連通于所述氣缸的無桿腔末端的進氣管、連通于所述氣缸的 有桿腔末端的出氣管、分別設置在所述進氣管和所述出氣管內的兩個排氣節流閥、中封三 位五通換氣閥;其中所述進氣管和所述出氣管分別連通于所述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的兩個 通口 ;所述氣缸內自有桿腔的末端至無桿腔的末端依次設置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感應開 關,在所述氣缸的活塞上設置響應的感應磁環;當所述第二感應開關或所述第三感應開關 被觸發時,一個或兩個以上所述驅動回路中的所述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被控制而斷電失 效,使得所述氣缸的活塞桿運動速度降低;當所述第一或第四感應開關被觸發時,各個所述 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同時換向。優選地為雙換向閥并聯氣控裝置,包括并聯的第一驅動回路和第二驅動回路; 所述第一驅動回路包括連通于所述氣缸的無桿腔末端的第一進氣管、連通于所述氣缸的有桿腔末端的第一出氣管、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進氣管和所述第一出氣管內的第一排氣 節流閥和第二排氣節流閥、第一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其中所述第一進氣管和所述第一出 氣管分別連通于所述第一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的兩個通口;所述第二驅動回路包括連通于所述氣缸的無桿腔末端的第二進氣管、連通于所述氣缸的有桿腔末端的第二出氣管、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二進氣管和所述第二出氣管內的第三排氣 節流閥和第四排氣節流閥、第二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其中所述第二進氣管和所述第二出 氣管分別連通于所述第二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的兩個通口;當所述第二感應開關或所述第三感應開關被觸發時,所述第一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和 所述第二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被控制而斷電失效;當所述第一或第四感應開關被觸發時, 所述第一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和所述第二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同時換向。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觸發第二或第三感應開關之前,有多個回路的供 氣,活塞桿被快速地推出或縮回;而在第二或第三感應開關被觸發后,其中的一個或者多個 回路不再供氣,甚至只剩一個回路進行供氣,從而使得活塞桿被伸出或縮回的速度變小,移 動的緩沖力被氣缸所吸收;待到達有桿腔或者無桿腔的末端時,則為緩慢停住,無沖擊力, 而且定位準確。而其中排氣節流閥可以被控制,從而方便地控制所需的運行速度。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雙換向閥并聯氣孔裝置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詳細介紹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為雙換向閥并聯氣控裝置,其包括氣缸10和并聯的第一驅 動回路20和第二驅動回路30。氣缸10的活塞桿端部連接被推動而滑動的裝置,比如紙漿 模塑設備的滑臺。第一驅動回路20包括連通于氣缸10的無桿腔末端的第一進氣管21、連通于氣缸 10的有桿腔末端的第一出氣管22、分別設置在第一進氣管21和第一出氣管22內的第一排 氣節流閥210和第二排氣節流閥220、第一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23。其中,第一進氣管21 和第一出氣管22分別連通于第一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23的兩個通口。第二驅動回路30包括連通于氣缸10的無桿腔末端的第二進氣管31、連通于氣缸 10的有桿腔末端的第二出氣管32、分別設置在第二進氣管31和第二出氣管32內的第三排 氣節流閥310和第四排氣節流閥320、第二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33。其中,第二進氣管31 和第二出氣管32分別連通于第二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33的兩個通口。圖中標號231、232所示分別為第一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23的2個電磁線圈,圖中 標號331、332所不分別為第二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33的2個電磁線圈。氣缸10內自有桿腔的末端至無桿腔的末端(如圖1中自右端至左端)依次設置第 一、第二、第三、第四型號相同的非接觸式感應開關11、12、13、14。感應磁環裝于氣缸活塞 上。當第二感應開關12或第三感應開關13被觸發時,第一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23和 第二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33被控制而斷電失效。當第一感應開關11或第四感應開關14 被觸發時,第一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23和第二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33同時換向。下面具體介紹該雙換向閥并聯氣控裝置的運行過程,通過該過程的介紹,其結構更加 明了。首先,電磁線圈332、232同時通電,兩個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23、33的閥芯均右移。壓縮氣體通過該兩個換向閥23、33同時進入氣缸10的無桿腔,活塞桿伸出,推動滑臺 40快速向右移動。當活塞移動至感應開關12時,電磁線圈332 (或電磁線圈232)失電,第二中封三 位五通換氣閥33的閥芯移回中間位置,第二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33(或第一中封三位五通 換氣閥23,兩者取其一)的氣路被封鎖,僅第一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23向氣缸供氣,滑臺 40減速。移動的慣性力被氣缸吸收。當活塞移動到感應開關11時,已經減速的滑臺40平穩地停止。滑臺40返回時,電磁線圈331、231同時得電,兩個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23、33同 時換向;其閥芯均左移,活塞桿快速退回,滑臺40左移。當活塞移至感應開關13時,電磁線 圈332 (或電磁線圈232)失電,第二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33的閥芯移回中間位置,第二中 封三位五通換氣閥33 (或第一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23,兩者取其一)的氣路被封鎖,僅第 一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23向氣缸供氣,滑臺40減速。當活塞移至感應開關14時,滑臺40平穩地停止在左端位置。至此完成一個工作 循環。在滑臺40的移動過程,可隨時手動任意調節排氣節流閥210、220、310、320,即可方便地獲得所需的運行速度。上述雙換向閥并聯氣控裝置不僅適應水平移動裝置的氣動驅動控制,同時也適應 于升降運動裝置氣動驅動控制。在本專利技術其他的實施例中,也可以為多換向閥并聯氣控裝置。該多換向閥并聯氣控裝置包括氣缸和兩個以上(比如三個或三個以上)彼此并聯 的驅動回路。每個驅動回路均包括連通于氣缸的無桿腔末端的進氣管、連通于氣缸的有桿 腔末端的出氣管、分別設置在進氣管和出氣管內的兩個排氣節流閥、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 其中進氣管和出氣管分別連通于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的兩個通口。從原理上來講,在上述圖1所示實施例的基礎上增加一路或者多路驅動回路來并 聯都是可以的,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多換向閥并聯氣控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氣缸和兩個以上并聯的驅動回路;每個所述驅動回路均包括連通于所述氣缸的無桿腔末端的進氣管、連通于所述氣缸的有桿腔末端的出氣管、分別設置在所述進氣管和所述出氣管內的兩個排氣節流閥、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其中所述進氣管和所述出氣管分別連通于所述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的兩個通口;所述氣缸內自有桿腔的末端至無桿腔的末端依次設置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感應開關,在所述氣缸的活塞上設置響應的感應磁環;當所述第二感應開關或所述第三感應開關被觸發時,一個或兩個以上所述驅動回路中的所述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被控制而斷電失效,使得所述氣缸的活塞桿運動速度降低;當所述第一或第四感應開關被觸發時,各個所述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同時換向。
【技術特征摘要】
1.多換向閥并聯氣控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氣缸和兩個以上并聯的驅動回路; 每個所述驅動回路均包括連通于所述氣缸的無桿腔末端的進氣管、連通于所述氣缸的有桿腔末端的出氣管、分別設置在所述進氣管和所述出氣管內的兩個排氣節流閥、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其中所述進氣管和所述出氣管分別連通于所述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的兩個通口 ; 所述氣缸內自有桿腔的末端至無桿腔的末端依次設置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感應開關,在所述氣缸的活塞上設置響應的感應磁環;當所述第二感應開關或所述第三感應開關被觸發時,一個或兩個以上所述驅動回路中的所述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被控制而斷電失效,使得所述氣缸的活塞桿運動速度降低;當所述第一或第四感應開關被觸發時,各個所述中封三位五通換氣閥同時換向。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換向閥并聯氣控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聯的第一驅動回路和第~■驅動回路; 所述第一驅動回路包...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姣平,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華工環源綠色包裝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