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內燃機低溫進氣方法及發動機
本專利技術涉及熱能與動力領域,尤其是一種內燃機低溫進氣方法及發動機。
技術介紹
熱力學上的冷源溫度T2的降低會對熱機的效率有明顯的提高。內燃機是熱機的一種,但是對于內燃機來說,熱力學上的冷源溫度T2究竟是進氣溫度、環境溫度還是做功沖程終了時工質的溫度,對此,有許多種說法,但是本專利技術人認為對于內燃機來說,熱力學冷源溫度T2既不是進氣溫度,也不是環境溫度,還不是做功沖程終了時工質的溫度,而是壓縮沖程即將開始時工質的溫度和做功沖程終了時工質的溫度的組合。降低壓縮沖程即將開始時工質的溫度會提高內燃機的效率,降低做功沖程終了時工質的溫度也會提高發動機的效率。雖然有通過增壓中冷等形式對內燃機進氣進行降溫的技術方案,但是這些技術方案中均是以環境為冷源,因此對進氣的降溫程度有限,也就不能有效地對內燃機進氣進行降溫以實現對內燃機效率的大幅提高,因此,需要專利技術一種實現內燃機低溫進氣的方法及實現該方法的內燃機,從而提高內燃機的效率,并降低內燃機的污染排放。同時,目前人們就如何有效提高發動機的熱效率,研發并提出許多解決方案。然而由于燃料在氣缸中燃燒程度是與進氣量相關的,在進氣過量時會燃燒較充分,從而產生更多熱量;而在氣缸容積不變情況下降低進氣溫度,相應會增加進氣量。于是在降低進氣溫度上,人們相應研發了一系列裝置來達到該目的,如在進氣道上添加冷卻器或其它吸熱裝置,雖然能降低進氣溫度,但需消耗其它功或低溫物質,增加了發動機制造成本或降低了其效率。另外發動機的排氣帶有大量的熱能并沒有有效利用,而直接排放出去,也相應降低了熱效率。因此需要專利技術一種利 ...
【技術保護點】
一種余能制冷低溫發動機,包括氣缸活塞機構(1),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活塞機構(1)的排氣道上設有以排氣余能為推動力的制冷單元(1100),所述制冷單元(1100)用來冷卻所述氣缸活塞機構(1)的進氣道中的進氣。
【技術特征摘要】
2012.01.04 CN 201210001322.9;2012.01.27 CN 2012101.一種余能制冷低溫發動機,包括氣缸活塞機構(1),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活塞機構(1)的排氣道上設有以排氣余能為推動力的制冷單元(1100),所述制冷單元(1100)用來冷卻所述氣缸活塞機構(1)的進氣道中的進氣,所述的制冷單元(1100)為壓縮膨脹制冷單元A(130),所述壓縮膨脹制冷單元A(130)包括依次連通的渦輪動力機構A(20)、葉輪壓氣機A(30)、渦輪動力機構B(21)和熱交換器A(40);所述渦輪動力機構A(20)的工質出口和所述葉輪壓氣機A(30)工質入口之間的連通通道上設有降溫器A(50),所述渦輪動力機構A(20)和所述葉輪壓氣機A(30)為共軸設置;所述氣缸活塞機構(1)的排氣道與所述渦輪動力機構A(20)的工質入口連通,所述渦輪動力機構B(21)的工質出口與所述熱交換器A(40)的被加熱流體入口連通;所述熱交換器A(40)的被冷卻流體出口與所述氣缸活塞機構(1)的進氣道連通,在所述葉輪壓氣機A(30)的工質出口與所述渦輪動力機構B(21)工質入口之間的連通通道上設降溫器B(51)。2.一種余能制冷低溫發動機,包括氣缸活塞機構(1),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活塞機構(1)的排氣道上設有以排氣余能為推動力的制冷單元(1100),所述制冷單元(1100)用來冷卻所述氣缸活塞機構(1)的進氣道中的進氣,所述的制冷單元(1100)為壓縮膨脹制冷單元B(131),所述壓縮膨脹制冷單元B(131)包括依次連通的葉輪壓氣機B(31)、熱交換器B(41)、渦輪動力機構C(22)、渦輪動力機構D(23)和熱交換器C(42),所述葉輪壓氣機B(31)與所述渦輪動力機構C(22)為共軸設置;所述葉輪壓氣機B(31)的工質出口與所述熱交換器B(41)的被加熱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渦輪動力機構C(22)的工質入口與所述熱交換器B(41)的被加熱流體出口連通;所述氣缸活塞機構(1)的排氣道與所述熱交換器B(41)的被冷卻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渦輪動力機構D(23)的工質出口與所述熱交換器C(42)的被加熱流體入口連通,所述熱交換器C(42)的被冷卻流體出口與所述氣缸活塞機構(1)的進氣道連通。3.如權利要求2所述余能制冷低溫發動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渦輪動力機構C(22)的工質出口與所述渦輪動力機構D(23)的工質入口之間的連通通道上設降溫器C(52)。4.一種余能制冷低溫發動機,包括氣缸活塞機構(1),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活塞機構(1)的排氣道上設有以排氣余能為推動力的制冷單元(1100),所述制冷單元(1100)用來冷卻所述氣缸活塞機構(1)的進氣道中的進氣,所述的制冷單元(1100)為吸附式制冷單元(132),所述吸附式制冷單元(132)包括解吸器(6)、吸附器(7)和蒸發器(8),所述解吸器(6)的上部與所述吸附器(7)相互連通,所述蒸發器(8)的蒸汽出口(801)設在所述吸附器(7)中的上部;所述解吸器(6)下部的加熱流體入口(601)與所述氣缸活塞機構(1)的排氣道連通,所述蒸發器(8)被冷卻流體出口(802)與所述氣缸活塞機構(1)的進氣道連通。5.一種余能制冷低溫發動機,包括氣缸活塞機構(1),其特征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靳北彪,
申請(專利權)人:摩爾動力北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