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產線內將車輛的空調所必須的各種機器搭載在車用空調裝置框體內而構成的車用空調裝置中,在生產線之外使各種機器中的至少壓縮機、車內熱交換器以及車外熱交換器分別模塊化,進而在生產線之外組裝通過制冷劑配管連接這些模塊而構成的冷凍循環而模塊化,并將其作為冷凍循環模塊而加入生產線內的組裝作業中。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例如搭載在鐵道車輛的車頂的。
技術介紹
作為現有的車用空調裝置,例如有如下的空調裝置,將壓縮機設置在空調裝置的殼體內的車長方向的中央部,將車內送風機分別配置在壓縮機的兩端,進而將車內熱交換器分別配置在各車內送風機的兩側,同時將車外送風機配置在殼體內的車長方向的兩端部(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專利文獻1:日本國特開昭61-232917號公報(第2頁、圖1)。但是,車用空調裝置是在生產線內將作為冷凍循環的主要機器的壓縮機、車內熱交換器、車外熱交換器、以及作為輔助機器的單向閥及電磁閥等配置并固定在車用空調裝置框體內,并將其分別釬焊在制冷劑配管上。在這種組裝方法中,由于因釬焊部位的不同而成為別扭姿勢下的作業,所以存在對品質產生影響的可能性。而且,由于上述的作業全部是在生產線內進行,所以需要改進生產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是為了解決上述這種問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減輕生產線內的釬焊作業,實現品質的改進以及提高生產率。本專利技術所涉及的是在生產線內將車輛的空調所必須的各種機器搭載在車用空調裝置框體內而構成的車用空調裝置中,在生產線之外組裝通過制冷劑配管連接上述各種機器中的至少壓縮機、車內熱交換器以及車外熱交換器而構成的冷凍循環而模塊化,并將其作為冷凍循環模塊而加入生產線內的組裝作業中。在本專利技術中,在生產線之外組裝通過制冷劑配管至少連接壓縮機、車內熱交換器以及車外熱交換器而構成的冷凍循環而模塊化,并將其作為冷凍循環模塊而加入生產線內的組裝作業中。這樣一來,不需要生產線內的制冷劑配管的釬焊作業,因此,作業容易,能夠改進品質,大幅度提聞生廣率。附圖說明圖1是從上方觀察并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用空調裝置的俯視 圖2是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用空調裝置的冷凍循環的大致結構的框 圖3是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的流程 圖4是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用空調裝置的壓縮機模塊的立體 圖5是表示現有的壓縮機的安裝例的主視 圖6表示圖4所示的壓縮機的安裝例的主視 圖7是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用空調裝置的車內熱交換器模塊的立體 圖8是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用空調裝置的車外熱交換器模塊的立體圖; 圖9是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用空調裝置的冷凍循環模塊的立體 圖10是表示將圖9的冷凍循環模塊架設在車用空調裝置框體內之前的狀態的立體 圖11是表示將圖9的冷凍循環模塊架設在車用空調裝置框體內時相對于制冷劑配管的擋板的結構例的立體 圖12是表不圖9的變形例的立體圖。附圖標記說明1:車用空調裝置框體,2 :壓縮機,3 :制冷劑氣液分離器,4 :車內熱交換器,5 :車外熱交換器,6 :車內送風機,7 :車外送風機,8 :車內室,9 :車外室,10 :擋板,IOa :缺口部,IOb 封堵板,11 :制冷劑配管,12 :壓縮機模塊,13 :支撐體,14 :單向閥,15 :干燥機,16 電磁閥,17 :過濾器,18 :安裝部件,19 :車內熱交換器模塊,20 :車外熱交換器模塊,21 :板金部件,22 :擋風板,23 :分配器,24 :冷凍循環模塊,25 :防振橡膠,26 :底板。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是從上方觀察并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用空調裝置的俯視圖,圖2是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用空調裝置的冷凍循環的大致結構的框圖。實施方式中的車用空調裝置例如搭載在鐵道車輛(以下稱為“車輛”)的車頂上。該車用空調裝置如圖1所示,具備長方形的車用空調裝置框體1,將車用空調裝置框體I沿車長方向分割而形成車內室8和車外室9的擋板10,安裝在車內室8的車長方向的中心線上的車內送風機6,固定在車內送風機6的兩側的車內熱交換器4,安裝在車外室9的車長方向的中心線上的車外送風機7,以上述中心線為中心設在兩側的壓縮機2和制冷劑氣液分離器3,以及固定在車外送風機7的兩側的車外熱交換器5。車用空調裝置的冷凍循環如圖2所示,是分別用制冷劑配管11將壓縮機2與制冷劑氣液分離器3之間、制冷劑氣液分離器3與車內熱交換器4之間、以及車內熱交換器4與車外熱交換器5之間連接在一起而構成的。在此,對上述的進行說明。圖3是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的流程圖。是在生產線之外組裝壓縮機模塊、車外熱交換器模塊以及車內熱交換器模塊,并使通過制冷劑配管11連接各模塊而構成的冷凍循環模塊化(以下稱為“冷凍循環模塊”)。并且在生產線內將該冷凍循環模塊組裝到搭載了車內送風機6和車外送風機7的車用空調裝置框體I內,進行冷凍循環模塊的架設以及配線作業,從而完成車用空調裝置的組裝。這樣,通過在生產線之外組裝冷凍循環模塊,幾乎不需要生產線內的制冷劑配管11的釬焊作業。因此,其作業容易,能夠改進品質,而且,能夠并行地實施冷凍循環模塊的組裝和除此之外的機器的組裝。進而,由于冷凍循環的結構零部件內的真空抽吸以及制冷劑封入能夠在生廣線之外實施,所以能夠大幅度提聞生廣率。接著,對壓縮機模塊的組裝進行說明。圖4是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用空調裝置的壓縮機模塊的立體圖,圖5是表示現有的壓縮機的安裝例的主視圖,圖6表示圖4所示的壓縮機的安裝例的主視圖。上述的壓縮機模塊12如圖4所示,包括兩端具有凸緣、截面為槽狀的支撐體13,設置在支撐體13的底板上的壓縮機2,作為輔助機器的制冷劑氣液分離器3,單向閥14,干燥機15,電磁閥16和過濾器17,以及通過釬焊與壓縮機2及各輔助機器相連的制冷劑配管11。電磁閥16及需要支撐的輔助機器固定在設在支撐體13上的安裝部件18上。上述的單向閥14是用于防止制冷劑倒流的輔助機器,干燥機15是用于除去制冷劑內的水分的輔助機器。而且,電磁閥16是用于控制制冷劑的流量的輔助機器,過濾器17是用于對制冷劑進行過濾的輔助機器。以往,壓縮機2如圖5所示,經由防振橡膠25固定在車用空調裝置框體I上。在該構造中,由于壓縮機2產生的聲音向底板26傳播,框體I起到了揚聲器的作用,所以產生了聲音增幅的現象。為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6所示,由于通過在壓縮機2和車用空調裝置框體I之間加裝壓縮機模塊12的支撐體13以及防振橡膠25,能夠去除該支撐體13下部的底板,所以抑制了振動向底板26傳播,聲音不產生增幅地向空間發散,從而能夠實現低噪音化。 接著,對車內熱交換器模塊以及車外熱交換器模塊的組裝進行說明。圖7是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用空調裝置的車內熱交換器模塊的立體圖,圖8是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用空調裝置的車外熱交換器模塊的立體圖。車內熱交換器模塊19如圖7所示,包括車內熱交換器4,用于控制制冷劑的容量的電磁閥16,用于分配制冷劑的分配器23,用于使制冷劑膨脹的毛細管(未圖示),設在車內熱交換器4的長度方向兩端的板金部件21,以及設在車內熱交換器4的寬度方向單側的側面的擋風板22。車外熱交換器模塊20如圖8所不,包括車外熱交換器5,設在車外熱交換器5的長度方向兩端的板金部件21,以及設在車外熱交換器5的寬度方向單側的側面的擋風板22。上述板金部件21是用于安裝在框體I上的零部件。通過預先將該板金部件21安裝在車內熱交換器4以及車外熱交換器5上,能夠減輕生產線內的作業,進而提高生產率。擋風板22是用于防止剛通過了各熱交換器4、5后的風再次通過的零部件。接著,對冷凍循環模塊的組裝以及冷凍循環模塊的架設進行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1.一種車用空調裝置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生產線內將車輛的空調所必須的各種機器搭載在車用空調裝置框體內而構成的車用空調裝置中,在生產線之外組裝通過制冷劑配管連接上述各種機器中的至少壓縮機、車內熱交換器以及車外熱交換器而構成的冷凍循環而模塊化,并將其作為冷凍循環模塊而加入生產線內的組裝作業中。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空調裝置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設在上述框體的大致中央部的擋板的上部設置U字型的缺口部,在將上述冷凍循環模塊向上述框體內架設之際,從上方將該冷凍循環模塊的制冷劑配管收存在上述缺口部內。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用空調裝置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將上述制冷劑配管的橫跨上述缺口部的部分折曲成倒U字型。4.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車用空調裝置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產線之外組合上述壓縮機以及該壓縮機的輔助機器而模塊化,并將其作為上述冷凍循環模塊的一結構零部件。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車用空調裝置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產線之外組合上述車內熱交換器以及該車內熱...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宇都太一,上原啟嗣,
申請(專利權)人: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