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用于鐵或鋼的冶煉的高爐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高溫殘鐵切割的冷卻裝置。一種用于高溫殘鐵切割的冷卻裝置,包括進管(1)、閥門(2)、導管(3)和噴嘴(4),其特征是:還包括引射器(5)、分配器(6)、箱體(7)、輥輪(8)、滑軌(9)和支架(10),引射器(5)的出口通過進管(1)和分配器(6)的進口連接,分配器(6)的出口和導管(3)連接,引射器(5)和分配器(6)都設于箱體(7)內,箱體(7)底部設有輥輪(8),滑軌(9)固定在支架(10)上,輥輪(8)設于滑軌(9)上且輥輪(8)和滑軌(9)滾動接觸。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冷卻效果顯著,安全可靠,適用范圍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用于鐵或鋼的冶煉的高爐領域,具體為ー種用于高溫殘鐵切割的冷卻裝置。
技術介紹
高爐是目前最為普遍的冶鐵設備。目前,冶金煉鐵高爐在大修停爐前,均要將爐內底部的剩余的鐵水排放出爐外,稱為放殘鐵,對于容積較大的高爐,如容積在3200m3以上的高爐,特別是容積大于4000m3的大型高爐,全部放凈殘鐵非常困難,這樣,高爐大修時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處理高爐內底部的殘鉄。目前的處理方法是:先將殘鐵分解成小塊再送出高爐外運走,分解殘鐵時多采用鉆孔爆破或氧氣切割,鉆孔爆破法使用時需動用鉆孔機械和炸藥,而炸藥須有特殊的運輸、保管、裝藥等安全防護措施,鉆孔和爆破時的振動波等因素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及對環境的影響;氧氣切割法不僅生成大量煙霧污染大氣,同時對操作者的身體健康也有影響。為此,現在也有用繩鋸分解殘鐵以避免鉆孔爆破和氧氣切割的弊端,但在繩鋸切割殘鐵時,由于殘鐵溫度較高,達150°C 300°C,繩鋸的工作環境較為惡劣,往往導致繩鋸機械性能下降甚至報廢,延誤了切割作業和高爐大修進程。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ー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冷卻效果好、切割效率高的冷卻裝置,本專利技術公開了ー種用于高溫殘鐵切割的冷卻裝置。本專利技術通過如下技術方案達到專利技術目的: 一種用于高溫殘鐵切割的冷卻裝置,包括進管、閥門、導管和噴嘴,閥門串聯在進管上,進管和導管連接,噴嘴設于導管的一端,且噴嘴和導管貫通連接,其特征是:還包括引射器、分配器、箱體、輥輪、滑軌和支架,進管和導管之間還依次串聯有引射器和分配器,引射器的進口和進管連接,引射器的出口通過進管和分配器的進ロ連接,分配器的出口和導管連接,引射器和分配器都設于箱體內,箱體底部設有輥輪,滑軌固定在支架上,輥輪設于滑軌上且輥輪和滑軌滾動接觸。所述的用于高溫殘鐵切割的冷卻裝置,其特征是:引射器有兩個進ロ,引射器的每個進ロ分別連接ー根進管,導管有2 10根,導管沿分配器底部成一直線排列,且后ー根導管的長度大于前ー根導管的長度,后一根導管上噴嘴的位置低于前ー根導管上噴嘴的位置。本專利技術使用時,將支架固定在高爐內的殘鐵上,使導管對準殘鐵被繩鋸切割后形成的鋸縫,打開閥門從進管的進ロ通入冷卻介質,冷卻介質經引射器和分配器后從導管一端的噴嘴噴向鋸縫對切割面實施冷卻。導管選用既有一定強度又有一定柔性的材料制成,井能方便地調節長度,使導管在行進中能適應切割面的起伏并沿著切割面跟進,達到冷卻目的。冷卻介質可以選用氣液混合物,氣液混合物按如下方式形成:冷卻氣和冷卻液各自通過進管輸入引射器,在引射器中,由于冷卻氣高速流動,根據伯努利原理,氣體的流動將形成負壓,負壓將冷卻液一井吸入并和冷卻氣充分混合形成氣液混合物,氣液混合物作為冷卻介質進入分配器,分配器將冷卻介質均勻地分配給各導管,再通過導管一端的噴嘴噴向鋸縫對切割面實施冷卻。冷卻氣選用氮氣、ニ氧化碳、稀有氣體等不可燃氣體,根據繩鋸的切割速度和鋸縫溫度,可選用不同的不可燃氣體。本專利技術借助引射器形成氣液混合物,通過噴嘴噴射到切割面上,冷卻強度加大,氣液混合物對切割下的鉄屑和粉塵浸潤作用更強,可提高冷卻效果并降低粉塵散逸。冷卻介質可根據繩鋸切割面的大小和溫度予以調節,位于上層的噴嘴噴出氣液混合物實施冷卻;位于最下層的噴嘴噴出不可燃的冷卻氣,冷卻氣噴出后滯留在切割面周圍,提高冷卻效果,同時和上層噴嘴噴出的氣液混合物形成氣、液逆向流動,使氣液混合物停留時間更長,既可提高冷卻效果,又可節省能源。本專利技術在常溫下切割大體積殘鐵時,可以只使用部分導管并通入帶有壓力的不可燃的冷卻氣和冷卻液,避免使用昂貴的稀有氣體,同樣能滿足切割面溫度低于120°C的冷卻要求,正常進行切割作業。本專利技術既可用于高溫狀態下大體積殘鐵切割時的冷卻,也可用于常溫狀態下大體積殘鐵和其它大體積物體切割時的冷卻。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冷卻效果顯著,安全可靠,適用范圍廣。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 圖2是圖1中的A-A向剖視 圖3是本專利技術中引射器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進ー步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 一種用于高溫殘鐵切割的冷卻裝置,包括進管1、閥門2、導管3、噴嘴4、引射器5、分配器6、箱體7、輥輪8、滑軌9和支架10,如圖1和圖2所示,具體結構是:閥門2串聯在進管I上,進管I和導管3連接,噴嘴4設于導管3的一端,且噴嘴4和導管3貫通連接,進管I和導管3之間還依次串聯有引射器5和分配器6,引射器5的進口和進管I連接,引射器5的出ロ通過進管I和分配器6的進ロ連接,分配器6的出口和導管3連接,引射器5和分配器6都設于箱體7內,箱體7底部設有輥輪8,滑軌9固定在支架10上,輥輪8設于滑軌9上且輥輪8和滑軌9滾動接觸。本實施例中,引射器5如圖3所示,引射器5呈喇叭形,引射器5有兩個進ロ,引射器5的每個進ロ分別連接一根進管1,從引射器5進ロ接入的兩根進管I在引射器5內部貫通后再和引射器5喇叭形的大口一端貫通。本實施例中,導管3有4根,導管3沿分配器6底部成一直線排列,且后ー根導管3的長度大于前ー根導管3的長度,后一根導管3上噴嘴4的位置低于前ー根導管3上噴嘴4的位置。本實施例使用時,將支架10固定在高爐內的殘鐵11上,使導管(3)對準殘鐵11被繩鋸切割后形成的鋸縫12,調整噴嘴4和繩鋸鋸條的距離,打開閥門2從進管I的進ロ通入冷卻介質,冷卻介質經引射器3和分配器4后從導管3 —端的噴嘴4噴向鋸縫12對切割面和繩鋸鋸條實施冷卻,當繩鋸向前運動實施切割作業時,本實施例通過輥輪8在滑軌9上滾動以向前跟進繩鋸實施冷卻作業。冷卻介質可以選用氣液混合物,冷卻氣和冷卻液各自通過進管I輸入引射器5,在引射器5中,由于冷卻氣高速流動,根據伯努利原理,氣體的流動將形成負壓,負壓將冷卻液一井吸入,在引射器5喇叭形的大口端內冷卻氣和冷卻液充分混合形成氣液混合物,氣液混合物作為冷卻介質進入分配器6,分配器6將冷卻介質均勻地分配給各導管3,再通過導管3 —端的噴嘴4噴向鋸縫12對切割面和繩鋸鋸條實施冷卻。冷卻氣選用氮氣、ニ氧化碳和稀有氣體等不可燃氣體,根據繩鋸的切割速度和鋸縫12的溫度可選用不同的氣體。冷卻介質可根據繩鋸切割面的大小和溫度予以調節,位于上層的噴嘴4噴出氣液混合物實施冷卻;位于最下層的噴嘴4噴出不可燃的冷卻氣,冷卻氣噴出后滯留在切割面周圍,同時和上層噴嘴噴出的氣液混合物形成氣、液逆向流動,使氣液混合物停留時間更長,既可提高冷卻效果, 又可節省能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高溫殘鐵切割的冷卻裝置,包括進管(1)、閥門(2)、導管(3)和噴嘴(4),閥門(2)串聯在進管(1)上,進管(1)和導管(3)連接,噴嘴(4)設于導管(3)的一端,且噴嘴(4)和導管(3)貫通連接,其特征是:還包括引射器(5)、分配器(6)、箱體(7)、輥輪(8)、滑軌(9)和支架(10),進管(1)和導管(3)之間還依次串聯有引射器(5)和分配器(6),引射器(5)的進口和進管(1)連接,引射器(5)的出口通過進管(1)和分配器(6)的進口連接,分配器(6)的出口和導管(3)連接,引射器(5)和分配器(6)都設于箱體(7)內,箱體(7)底部設有輥輪(8),滑軌(9)固定在支架(10)上,輥輪(8)設于滑軌(9)上且輥輪(8)和滑軌(9)滾動接觸。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高溫殘鐵切割的冷卻裝置,包括進管(I)、閥門(2)、導管(3)和噴嘴(4),閥門⑵串聯在進管⑴上,進管⑴和導管⑶連接,噴嘴⑷設于導管⑶的一端,且噴嘴⑷和導管⑶貫通連接,其特征是:還包括引射器(5)、分配器(6)、箱體(7)、輥輪⑶、滑軌(9)和支架(10),進管⑴和導管(3)之間還依次串聯有引射器(5)和分配器(6),弓I射器(5)的進口和進管⑴連接,引射器(5)的出口通過進管⑴和分配器(6)的進ロ連接,分配器(6)的出口和導管(3)連接,引射器(5)和分配器(6)都設于箱體(7)內,箱體(7)底部設有輥輪(8)...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鵬,李樹彬,陳榮林,林濤,張順,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