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瀝青混凝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改性瀝青混凝土混合料目標配合比階段OAC設計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摒棄了現有技術需要先進行馬歇爾試驗并得到各項技術指標,再繪制曲線,確定各項數值,之后再進行計算和試驗驗證的方法;采取直接進行公式計算得到最佳瀝青用量OAC。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方法過程簡單且避免了人為因素影響,結果更加客觀、準確。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浙青混凝土
,特別涉及ー種改性浙青混凝土混合料目標配合比階段OAC設計方法。
技術介紹
改性浙青是由單獨或復合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天然浙青及其他改性材料制作而成的浙青材料,適用于各種等級公路的浙青路面。其中,天然浙青是石油在自然界中長期受到地殼擠壓并與空氣、水接觸后逐漸變化而形成的、以天然形態存在的石油浙青,其中常混有一定比例的礦物質,按其形成的環境不同可以分為湖浙青、巖浙青、海底浙青等。青川巖浙青是天然巖浙青的ー種,在我國四川北部的龍門山地區廣泛分布。現已有將青川巖浙青作為改性劑以一定比例加入基質浙青中得到的改性浙青,稱為青川巖浙青改性浙青,并在浙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面有一定的應用。浙青混合料是由礦料、浙青、礦粉組成的復合材料,是浙青路面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浙青混合料的配制,關系到路面性能,如高溫穩定性、低溫抗裂性、抗疲勞性等性能的好壞。浙青混合料的配制,關鍵在于浙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浙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一般包括目標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比設計和生產配合比驗證三個階段,其中目標配合比設計是相對最為重要的階段,它主要包括礦料級配和OAC (最佳浙青用量,即浙青混合料的最佳浙青用量,Optimum Asphalt Content之略語)兩部分。浙青混合料的礦料級配、浙青用量預估值在《浙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092-1996對此有明確的規定,施工時可根據規范指引進行選擇。目標配合比設計階段的最佳浙青用量OAC設計,現有的方法主要是結合路面施工經驗,并進行試驗驗證得到。具體方法是,以浙青用量或油石比為橫坐標,以馬歇爾試驗的各項指標為縱坐標,將試驗結果點入圖中,連成圓滑的曲線。確定均符合施工規范規定的浙青混合料技術標準的浙青用量范圍OACmin OACmax。在曲線圖上求取相應于密度最大值、穩定度最大值、目標孔隙率(或中值)、浙青飽和度范圍的中值的浙青用量&、a2、a3、a4,求得OAC1 = (a1十a2十a3十a4)/4。再以各項指標均符合技術標準(不含VMA)的浙青用量范圍OACmin OACmax的中值作為OAC2,即OAC2= (OACmin十OACmax) /2。通常情況下取OAC1及OAC2的中值作為計算的最佳浙青用量0AC。再檢查OAC對應的圖中的孔隙率和VMA值,檢驗是否符合施工規范關于最小VMA值的要求,并檢查圖中相應于此OAC的各項指標是否均符合馬歇爾試驗技術標準。現行的浙青混凝土混合料最佳浙青用量設計方法,采用的是經驗驗證方法。它是通過不同的浙青用量馬歇爾試驗結果,通過人工或計算機繪制各指標曲線。試驗結果及曲線的繪制受人為因素較大,同樣的試驗及指標,不同的人繪制,最終確定的浙青用量都可能會不同。另外,現行方法需要經歷試驗、制圖、計算、再驗證的方法,因此,現行方法除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外,還存在工程復雜等不足之處。因此,尋找更準確且簡單的浙青混凝土混合料最佳浙青用量設計方法,仍是本領域需要繼續研究的課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簡化浙青混合料最佳浙青用量OAC目標配合比過程,提供一種改性浙青混凝土混合料目標配合比階段OAC設計方法,該方法過程簡單且結果準確。為了實現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改性浙青混凝土混合料目標配合比階段OAC設計方法,包括如下步驟:(I)計算得到 OAC2 所述OAC2按式II計算得到:0AC2=2.52/ (VV2-0.4) +7.85 X l(T4VFA22-0.066VFA2+4.89 (II)(2)計算得到OAC所述OAC按式I計算得到:`OAC=L 96X ΙΟΛ^Α^-Ο.0165VFAJ0.63/(VV1-0.4)+2.42+0AC2/2 ( I )所述VFA1為浙青飽和度范圍的中值,所述VV1為目標空隙率或中值,所述VFA2為浙青飽和度上限,所述VV2為空隙率上限。本專利技術的專利技術人,通過大量的理論及公路實踐,研究得到本專利技術的最佳浙青用量計算公式。本專利技術的設計方法摒棄了現有技術需要先進行馬歇爾試驗并得到各項技術指標,再繪制曲線,確定各項數值,之后再進行計算的方法;采取直接進行公示計算得到最佳浙青用量0AC。本專利技術改性浙青混凝土混合料目標配合比階段OAC設計方法,所述VFApVV1, VFA2, VV2為本領域公知的代號,VFA1為浙青飽和度范圍的中值,所述VV1為目標空隙率或中值,所述VFA2為浙青飽和度上限,所述VV2為空隙率上限。VFAp VV1, VFA2, VV2通過本領域的現有技術得到。例如,VFA1, VV1可以通過T0304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試驗)、T0330方法(細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試驗)及T0705 (壓實浙青混合料密度試驗)試驗方法并結合公路浙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的相應公式計算得到,所述VFA2、VV2可以通過行業規范查到。本專利技術改性浙青混凝土混合料目標配合比階段OAC設計方法,可適用于各種等級的公路路面。改性浙青,可以是本領域常用的各種改性浙青,例如可以是青川巖浙青改性浙青、SBS改性浙青、TLA改性浙青、BRA改性浙青等。作為優選,前述改性浙青混凝土混合料目標配合比階段OAC設計方法,所述改性浙青選自青川巖浙青改性浙青、SBS改性浙青或BRA改性浙青的任一種。作為進一步優選,前述改性浙青混凝土混合料目標配合比階段OAC設計方法,所述改性浙青為青川巖浙青改性浙青。作為優選,前述改性浙青混凝土混合料目標配合比階段OAC設計方法,所述改性浙青混凝土混合料為青川巖浙青改性浙青混凝土 AC-13面層混合料。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一、本專利技術的改性浙青混凝土混合料目標配合比階段OAC設計方法,通過公式計算即實現OAC的確定,而不需要進行現有技術中的馬歇爾試驗。因此,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設計方法,步驟簡單易行,可大幅度減少前期工程設計時間。二、本專利技術的改性浙青混凝土混合料目標配合比階段OAC設計方法,減少了人為因素的影響,使結果更加客觀、準確,因此也避免了設計失誤導致的工程延期、返エ。附圖說明圖1:實施例1的AC-13礦料篩分及合成級配曲線圖;圖2:實施例2的AC-16礦料篩分及合成級配曲線圖;圖3:實施例3的AC-20礦料篩分及合成級配曲線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的上述
技術實現思路
作進ー步的詳細描述。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專利技術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下述實施例。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上述技術思想情況下,根據本領域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做出各種替換和變更,均應包括在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內。實施例1本實施例為四川成都某ー級公路路段鋪設AC-13青川巖浙青改性浙青面層的實施例。1、所需設備,見表I表1.所需設備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改性瀝青混凝土混合料目標配合比階段OAC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計算得到OAC2所述OAC2按式Ⅱ計算得到:OAC2=2.52/(VV2?0.4)+7.85×10?4VFA22?0.066VFA2+4.89(Ⅱ)(2)計算得到OAC所述OAC按式Ⅰ計算得到:OAC=1.96×10-4VFA12?0.0165VFA1+0.63/(VV1?0.4)+2.42+OAC2/2(Ⅰ)所述VFA1為瀝青飽和度范圍的中值,所述VV1為目標空隙率或中值,所述VFA2為瀝青飽和度上限,所述VV2為空隙率上限。
【技術特征摘要】
1.性浙青混凝土混合料目標配合比階段OAC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計算得到OAC2 所述OAC2按式II計算得到:0AC2=2.52/ (VV2-0.4) +7.85 X l(T4VFA22-0.066VFA2+4.89 (II) (2)計算得到OAC 所述OAC按式I計算得到: OAC=L 96 X 10 — 4VFAi2-0.ΟΙΘδνΡΑ^Ο.63/ (VV1-0.4) +2.42+0AC2/2 ( I ) 所述VFA1為浙青飽和度范圍的中值,所述VV1為目標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良,劉超,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