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道路工程領域,具體提供一種半剛性基層浙青路面控制疲勞設計方法。
技術介紹
半剛性基層浙青路面是我國高等級公路主要路面結構形式。隨著交通量和車輛軸載的不斷增加,半剛性基層浙青路面疲勞破壞問題日益嚴重。如何有效控制路面結構疲勞損傷,成為半剛性基層浙青路面結構設計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半剛性材料層(水泥穩定碎石、石灰-粉煤灰碎石等)在車輛荷載反復作用下其模量有不斷衰減的特性,由于沒有構建與疲勞預估模型力學指標相關的半剛性材料模量衰減模型,現行浙青路面設計方法無法考慮這種模量的衰減對浙青層疲勞損傷的影響(如我國以彎沉為指標的設計方法)。而用一個不變的初始模量代替整個基層疲勞損傷過程的模量水平,無法反映路面結構實際的受力和損傷狀態,這就大大降低了浙青路面設計的可靠性,導致設計過于保守或趨于風險,對路面結構疲勞起不到有效的控制作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半剛性基層浙青路面疲勞控制設計方法。利用該方法設計的路面不易發生過早結構疲勞損壞,可在設計期內將疲勞開裂有效控制在容許的范圍內。本專利技術的半剛性基層浙青路面疲勞控制設計方法,以浙青層累積疲勞損傷為設計指標,將模量衰減模型與疲勞預估模型相結合,基層模量衰減過程納入浙青層的疲勞分析中,從而在設計期內有效控制疲勞開裂水平,并且達到設計路面結構經濟耐久的目標。該設計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確定半剛性基層材料彎拉模量衰減模型和疲勞預估模型 所述半剛性基層材料彎拉模量衰減模型指重復加載作用下材料彎拉模量由疲勞應力水平和加載次數確定的函數關系式;所述疲勞預估模型是指達到 ...
【技術保護點】
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控制疲勞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確定半剛性基層材料彎拉模量衰減模型和疲勞預估模型所述半剛性基層材料彎拉模量衰減模型指重復加載作用下材料彎拉模量由疲勞應力水平和加載次數確定的函數關系式;所述疲勞預估模型是指達到破壞時的循環加載次數由疲勞應力水平確定的函數關系式;2)初擬路面結構組合和結構設計參數初擬路面各結構層厚度和結構層設計參數,所述設計參數包括各層材料初始彎拉模量、泊松比、半剛性基層材料彎拉強度和設計年限車道累計標準軸載作用次數;3)計算引起半剛性基層疲勞開裂的累計標準軸載作用次數根據步驟2)擬定的路面各結構層厚度及相應結構設計參數,結合彈性層狀力學理論計算應力水平,代入步驟1)確定的疲勞預估模型得到半剛性基層疲勞開裂累計標準軸載作用次數;4)計算半剛性基層彎拉模量衰減過程根據步驟3)確定的應力水平及半剛性基層疲勞開裂累計標準軸載作用次數,代入步驟1)確定的彎拉模量衰減模型計算半剛性基層隨軸載作用次數增加彎拉模量的衰減過程;當累計標準軸載作用次數超過步驟3)所確定半剛性基層疲勞開裂累計標準軸載作用次數后,此時半剛性基層已經疲勞開裂,彎拉模量取固定值,取 ...
【技術特征摘要】
1.剛性基層浙青路面控制疲勞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確定半剛性基層材料彎拉模量衰減模型和疲勞預估模型 所述半剛性基層材料彎拉模量衰減模型指重復加載作用下材料彎拉模量由疲勞應力水平和加載次數確定的函數關系式; 所述疲勞預估模型是指達到破壞時的循環加載次數由疲勞應力水平確定的函數關系式; 2)初擬路面結構組合和結構設計參數 初擬路面各結構層厚度和結構層設計參數,所述設計參數包括各層材料初始彎拉模量、泊松比、半剛性基層材料彎拉強度和設計年限車道累計標準軸載作用次數; 3)計算引起半剛性基層疲勞開裂的累計標準軸載作用次數 根據步驟2)擬定的路面各結構層厚度及相應結構設計參數,結合彈性層狀力學理論計算應力水平,代入步驟I)確定的疲勞預估模型得到半剛性基層疲勞開裂累計標準軸載作用次數; 4)計算半剛性基層彎拉模量衰減過程 根據步驟3)確定的應力水平及半剛性基層疲勞開裂累計標準軸載作用次數,代入步驟I)確定的彎拉模量衰減模型計算半剛性基層隨軸載作用次數增加彎拉模量的衰減過程; 當累計標準軸載作用次數超過步驟3)所確定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韋金城,余四新,王林,韓文揚,馬士杰,付建村,崔風仁,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省交通科學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