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厚度< 19.0 μ m的微孔膜,該膜具有較高的孔隙率、透氣度和戳穿強度。這種膜可通過擠出法生產,且適用作電池隔膜。
技術介紹
鋰離子電池與例如基于鎳氫技術或鎳鎘技術等的電池相比具有較大的儲能容量。由于儲能的量,鋰離子電池含有能減小電解質在增高溫度下的遷移率的電池隔膜(“BSF”)。稱為“關閉”(“shutdown”)的該特征減小了電池突變失效的可能性,例如,當電池在充電過度、迅速放電或遭受內部短路的情況下可能會發生這種現象。由于有時即使達到BSF的關閉溫度之后,電池的內部溫度也會繼續升高(溫度過調量,temperature overshoot),所以希望較低的BSF關閉溫度。微孔聚合物膜可用作隔離電池的正極和負極的BSF。這類膜具有關閉特性,所述關閉特性為電解質在增高溫度下透過膜的微孔的透過率降低。利用該關閉機制的微孔膜作為BSF被廣泛用于大容量圓柱形電池,例如用于電動工具和筆記本電腦的電池。這樣的電池通常應用厚隔膜(一般> 20.0 μ m),為了達到在苛刻的使用條件下增大的強度。低容量的棱柱形鋰離子電池通常用于需要小尺寸時的用途,例如移動電話。這類電池應用較薄的BSF,例如彡19.Ομπι。這類電池在充電過度的情況下可應用其他的方法,例如美國專利申請公開US2006/0281007中描述的方法,以防突變失效。在電池充電過度時,大量的過量充電電流使電池正極的活性物質釋放鋰,并且破壞電極活性物質(例如LiCoO2)的結晶性。結晶性下降是放熱的,它有時會導致顯著更高的電池溫度,引起電池失效。該專利公開了釋放的鋰在電池的正極和負極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03.11 US 61/312,8291.一種含有聚合物的膜,所述膜的厚度為< 19.0μπι,孔隙率為>43.0%,戳穿強度為≤1.7 X IO2HiN/μ m,且標準化透氣度為≥10.0秒/100cm3/μ m,其中,所述膜是微孔膜。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膜,其中,所述聚合物含有Mw< 1.0XlO6的第一聚合物和Mw彡1.0XlO6的第二聚合物。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膜,其中,所述膜的105°CTD熱收縮率為< 5.0%,且TMA最大TD熱收縮率為< 10.0%。4.如權利要求1 3中任一項所述的膜,其中,所述膜的孔隙率為>45%,戳穿強度為≥185mN/ μ m, TD拉伸強度為彡1.10 X 105kPa,且厚度為彡17.5 Um05.如權利要求2 4中任一項所述的膜,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存在的量為<75.0重量%,且所述第二聚合物存在的量為> 25.0重量%,重量百分數都基于膜的重量。6.如權利要求2 5中任一項所述的膜,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包含第一聚乙烯,所述第二聚合物包含第二聚乙烯,且第二聚合物的量基于膜的重量在25.0重量% 45.0重量%的范圍內。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膜,其中,所述第一聚乙烯的Mw在4.0X IO5 6.0X IO5的范圍內,且MWD在3.0 10.0的范圍內。8.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膜,其中,所述第二聚乙烯的Mw在1.0 X IO6 3.0 X IO6的范圍內,且MWD在4.0 15.0的范圍內。9.如權利要求6 8中任一項所述的膜,其中,所述第一聚乙烯的末端不飽和度的量為<0.14每1.0X IO4個碳 原子,并且所述膜含有基于所述膜的重量為< 10.0重量%的無機物。10.一種電池隔膜,含有權利要求1 9中任一項所述的膜。11.一種生產微孔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I):將混合物擠出,所述混合物是稀釋劑和基于混合物的重量為<24.0重量%的聚合物的混合物,所述聚合物含有A1量的第一聚合物和A2量的第二聚合物,其中,第一聚合物的Mw < 1.0X IO6,第二聚合物的Mw彡1.0X IOfU1在55.0重量% 75.0重量%的范圍內,且A2在25.0重量% 45.0重量%的范圍內,A1和A2重量百分數都基于混合物中的聚合物重量; 步驟(2):將所述擠出物沿至少第一方向拉伸; 步驟(3):從拉伸擠出物中除去稀釋劑的至少一部分而生產膜;以及 步驟(4):以> 1.15的拉伸伸長倍數沿至少第二方向拉伸所述膜,實現膜的厚度為. 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菊池慎太郎,瀧田耕太郎,山田一博,
申請(專利權)人:東麗電池隔膜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