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生產電線、電纜的連鑄連軋機用的結晶輪(鑄輪)的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將經熱處理的結晶輪坯置于滾壓機上,用由內外槽模構成的定型模進行滾壓靜壓成型后,再放入砂箱中冷卻至常溫。使用本工藝生產的結晶輪的軸,徑向熱傳導性及抗熱疲勞性能得到顯著提高,獲得了最佳的緊密度,內部組織均勻。本工藝簡單,克服了現有鑄造鍛造工藝的缺點,產品機械加工余量小,擴大了現有滾壓機的應用范圍。(*該技術在201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生產電線、電纜的連鑄連軋機用的結晶輪(鑄輪)的制造工藝。結晶輪(鑄輪)是連鑄連軋機的關鍵部件。由于生產電線、電纜的熔融的銅(鉛)液流經并在結晶輪中成型,結晶輪長期處于高溫高熱環境下運行,極易損壞并需經常更換。而國內結晶輪的生產工藝落后,產品質量差,目前大量依賴進口,生產成本十分昂貴。國內外常見的制造工藝有鑄造和鍛造兩種。前者是采用純紫銅材料,經離心鑄造成園環形狀,再經機械加工切削成所需形狀,國內采用此方法生產結晶輪的廠家有齊齊哈爾重機廠、上海有色金屬冶煉廠等。這種方法制造的結晶輪,內部組織疏松,熱傳導性差,且在鑄造結晶輪坯件時,因紫銅純度不高、含氧量高等都較大地影響了結晶輪的質量,甚至在使用初期幾個小時內即出現熔化損壞現象,生產產品50噸內就需要換,導致生產成本很高。國外生產結晶輪通常是采用鍛造方法,即將銅合金材料經鑄造成環后,再采用普通鍛造方法鍛造,后經機械切削成型。而鍛造方法又分成軸向和徑向鍛造兩種,因而造成制造的結晶輪要么軸向熱性能很差,要么徑向熱性能差,兩者難以兼顧,可見其綜和的熱傳導性能及抗熱疲勞性能并不理想,由于上述鍛造方法工藝復雜,國內難以加工,進口十分昂貴。針對現有結晶輪制造工藝存在的缺陷,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工藝簡單,易于實現,加工成本低,結晶輪的綜和熱性能得到較大改善的結晶輪制造工藝。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制造工藝如下1、將經過熱處理且出爐時的自身溫度為840℃+10℃,其橫截面為矩形的環狀結晶輪坯出爐后立即搬運至滾壓機滾鍛位置,此時結晶輪坯的溫度不得低于820℃;2、啟動滾壓機,將轉動著的、由外槽模和內環模構成的定型模(參見圖2),輕輕接觸結晶輪坯并夾持帶動其轉動,逐漸同時加大外槽模和內環模對結晶輪坯的靜壓力,當上述內外模的滾壓工作部位完全接觸結晶輪坯時,對結晶輪坯施加最大壓力,直至滾壓到結晶輪坯的外園直徑D1時,立即將內外模退出;3、將上述滾壓成型的、溫度仍然很高的結晶輪坯放入砂箱中覆蓋熱砂,以便讓其在砂中緩慢冷卻至常溫,用以消除內應力。上述的結晶輪坯的外園直徑D1應滿足下列公式D1=D0(結晶輪工作外圓直徑)+10mm(車削加工余量)+收縮量。采用上述工藝制造的結晶輪具有以下優點1、在加工中,因內外模的作用,使結晶輪坯在滾壓變形過程中,既承受了徑向力的擠壓,也承受了軸向力的擠壓,因此內部組織在徑、軸向均獲得較好的緊密度,因易提高了結晶輪的熱傳導性能及抗熱疲勞性能,彌補了軸、徑向鍛造的缺陷。2、結晶輪坯的矩形橫截面被強行擠壓成近似“H”形的橫截面,使結晶輪的關鍵輪槽部位獲得最佳的緊密度,完全滿足了工作的需要。3、由于在滾壓過程中,對結晶輪坯始終施加了靜壓力,無沖擊過程,結晶輪內部組織均勻。4、采用本工藝制造結晶輪,工藝簡單,節省工時,機械加工余量小,同時還擴大了現有滾壓機的應用范圍。 附圖說明如下圖1、滾壓前結晶輪坯示意2、定形模及滾壓示意3、結晶輪剖視中1結晶輪坯2外槽模3內環模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具體實施例方式將1#電解銅熔化后,經凈化、去氧(含氧量應控制在200PPM以內)處理后,加入適當比例(一般在2‰)的白銀,采用硬模離心澆鑄成橫截面為矩形的環狀鑄坯(注意在上述過程中不得有氣孔、裂紋等鑄造缺陷)。將上述鑄坯車床加工至結晶輪坯1尺寸,其具體尺寸可按下列公式確定結晶輪坯中徑=結晶輪工作時中徑÷1.3 結晶輪厚度=結晶輪工作時厚度+10mm(車加工余量),在車削加工后,結晶輪坯不得留有嚴重氧化的表皮。將上述結晶輪坯裝入加熱爐內,爐內溫度不得超過250°溫度,保溫30分鐘后,從250℃逐漸將爐溫升至860℃,該升溫過程不得少于150分鐘,在860℃溫度下再保溫30分鐘。然后將上述結晶輪坯出爐,此時,其自身溫度應在840℃+10℃,迅速搬運到滾壓機的滾鍛位置,此時結晶輪坯的溫度不得低于820℃,開動滾壓機,讓轉動的、外槽模2和內環模3構成的定形模輕輕接觸結晶輪坯,并帶動其轉動,逐漸加大定型模對結晶輪坯的靜壓力,當內外模的工作部位完全接觸結晶輪時(結晶輪槽狀已滾壓成形),施加最大壓力,一直滾壓到結晶輪坯件外圓直徑D1,立即將內外模退出。然后迅速將滾壓成型的結晶輪坯從滾壓機上搬下,此時坯件之余溫仍在760℃左右,裝入已準備好的砂箱中覆蓋熱砂,讓其在砂中緩慢冷卻至常溫,同以消除內應力,最后對上述結晶輪進行表面車削處理、修正。從而完成整個結晶輪的制造工藝。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生產電線、電纜的連鑄連軋機用的結晶輪(鑄輪)的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a、先將經過熱處理且出爐時的自身溫度為840℃+10℃、其橫截面為矩形的環狀結晶輪坯1出爐后立即搬運至滾壓機的滾鍛位置,此時結晶輪坯的溫度不得低于820℃;b、啟動滾壓機,將轉動著的、由外槽模2和內環模3構成的定形模輕輕接觸結晶輪并夾持帶動其轉動,逐漸同時加大外槽模和內環模對結晶輪的靜壓力,當內外模的滾壓工作部位完全接觸結晶輪時,對結晶輪坯施加最大壓力,直至滾壓到結晶輪坯的外圓直徑D1時,立即將內外模退出;c、將上述已滾壓成型的結晶輪坯迅速從滾壓機上卸下,并放入砂箱中覆蓋熱砂,讓其緩慢冷卻至常溫。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晶輪的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外圓直徑D1=D0(結晶輪工作外圓直徑)+10mm(車削加工余量)+收縮量全文摘要一種生產電線、電纜的連鑄連軋機用的結晶輪(鑄輪)的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將經熱處理的結晶輪坯置于滾壓機上,用由內外槽模構成的定型模進行滾壓靜壓成型后,再放入砂箱中冷卻至常溫。使用本工藝生產的結晶輪的軸,徑向熱傳導性及抗熱疲勞性能得到顯著提高,獲得了最佳的緊密度,內部組織均勻。本工藝簡單,克服了現有鑄造鍛造工藝的缺點,產品機械加工余量小,擴大了現有滾壓機的應用范圍。文檔編號B21C3/12GK1089202SQ93110809公開日1994年7月13日 申請日期1993年1月3日 優先權日1993年1月3日專利技術者楊嘉欽 申請人:楊嘉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生產電線、電纜的連鑄連軋機用的結晶輪(鑄輪)的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 a、先將經過熱處理且出爐時的自身溫度為840℃+10℃、其橫截面為矩形的環狀結晶輪坯1出爐后立即搬運至滾壓機的滾鍛位置,此時結晶輪坯的溫度不得低于820℃; b、啟動滾壓機,將轉動著的、由外槽模2和內環模3構成的定形模輕輕接觸結晶輪并夾持帶動其轉動,逐漸同時加大外槽模和內環模對結晶輪的靜壓力,當內外模的滾壓工作部位完全接觸結晶輪時,對結晶輪坯施加最大壓力,直至滾壓到結晶輪坯的外圓直徑D↓[1]時,立即將內外模退出; c、將上述已滾壓成型的結晶輪坯迅速從滾壓機上卸下,并放入砂箱中覆蓋熱砂,讓其緩慢冷卻至常溫。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嘉欽,
申請(專利權)人:楊嘉欽,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51[中國|四川]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