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的的是一種船舶結構,具體地說是一種船舶甲板支撐結構。
技術介紹
客船、游船上寬敞甲板下經常以支柱支撐的型式,來滿足甲板結構強度和變形的要求。但隨之而來的是,采用的支柱為旅客大廳的布置帶來了不便,同時視覺上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完美。圖1中給出了已有技術中的甲板支撐結構。其主要組成包括甲板板1、甲板縱梁2、甲板縱桁3、橫艙壁4、艙內支柱5和甲板強橫梁6。甲板承受外來載荷,甲板靠縱梁2支撐,縱梁2靠甲板強橫梁6支撐。為了同時滿足規范強度和變形要求,必須增加支柱5,以減小甲板強橫梁6的跨距。但是在旅客艙中布置支柱5勢必影響了艙內布置及視覺美觀。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設計時可以考慮增大梁高的方案,但這樣又增加了結構重量,同時又犧牲了寶貴的船上空間。對于一些客船、游船等渡船來說,船舶的上層甲板是旅客休閑觀光的重要部位,對視野與空間的要求更高,現有的甲板支撐結構并不能滿足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既能增加視覺舒適感,又有利于艙內布置的斜拉鋼索船舶甲板結構。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由甲板板1,布設于甲板板I下部的甲板縱梁2、甲板縱桁3和甲板強橫梁6組成甲板;所述甲板上連接若干斜拉鋼索8,各斜拉鋼索8的另一端與船舶的桅桿柱7相連。本專利技術還可以包括:1、斜拉鋼索8與桅桿柱7和甲板I之間分別用眼板10和連接件9連接。2、甲板下設置橫艙壁。本專利技術為類似車客渡船的船舶上層甲板提供了一種簡單實用的斜拉鋼索支撐結構型式,以代替旅客艙內支柱結構,增加視覺舒適感,并有利于艙內布置。為減小大跨度結構構件尺寸,通常需要增加中間支撐,如支柱、艙壁等,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斜拉鋼索船舶甲板結構,由甲板板(1),布設于甲板板(1)下部的甲板縱梁(2)、甲板縱桁(3)和甲板強橫梁(6)組成甲板;其特征是:所述甲板上連接若干斜拉鋼索(8),各斜拉鋼索(8)的另一端與船舶的桅桿柱(7)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良田,劉瀛昊,高佳音,王巍,陸嶼,
申請(專利權)人:哈爾濱工程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