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之優點的一種榨汁機的壓料棒裝置,使榨汁效率高,出汁均勻。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含有機體,機體內設有電機,機體上部設有外蓋,外蓋中間設有杯體,杯體內設有匹配的壓料棒,壓料棒內設有配重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壓料棒空腔內的配重塊結構,便于產出不同濃度果汁,改變人工手壓操作,出汁濃度均勻,高效、省力。(*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生活用電器,特別是涉及一種用在榨汁機上的壓料棒裝置。
技術介紹
榨汁機在現代人們的生活中已得到普遍的應用,各種各樣的榨汁機也隨之出現,可以方便制取蔬菜汁、水果汁,在人食用之后,使人感到舒暢、健康。目前的榨汁機出汁率不高,而且實際使用非常麻煩,產量無法提升,另外部分原料粉碎不盡,浪費了用于榨汁的原料,影響榨汁效率。另外在商業運用中,當商鋪營業時,每天出產數百杯果汁,現有榨汁機也有配置壓料棒,但壓料棒沒有設置配重塊,需要手工操作壓料棒,不方便營業操作,操作強度大,由于疲勞還會引起出汁不均,降低榨汁機的出汁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之優點的一種榨汁機的壓料棒裝置,榨汁效率高,出汁均勻,其結構新穎、簡便實用。為達上述目的,本技術的一種榨汁機的壓料棒裝置,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一種榨汁機的壓料棒裝置,包含有機體,機體內設有電機,電機頂部設有刀盤,刀盤外側設有碗口向上的過濾網,機體上部設有外蓋,外蓋中間設有杯體,杯體內設有匹配的壓料棒,壓料棒呈中空杯狀,壓料棒內形成空腔,壓料棒的空腔內設有復數配重塊;杯體頂端設有開放的進料口,杯體內側設有凸出向內的定位塊,壓料棒側壁設有向內的定位槽,定位槽深度與杯體上的定位塊匹配。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過濾網側壁的外面設有盛汁盒,機體內側設有渣桶,渣桶位于過濾網碗口外側。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刀盤上表面上設置有復數齒刀,齒刀頂部設有刀刃,刀盤上表面的齒刀成行排列為輻射線狀的齒刀線分布。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外蓋與杯體一體化成型,杯體底端下設有刀盤,杯體底端與刀盤之間預留有間距,刀盤下面設有過濾網,過濾網底面位于刀盤下面,過濾網側壁位于刀盤上面,杯體底端與過濾網底面設有間距,杯體底端與過濾網底面的間距中設有刀盤。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杯體的進料口邊緣設有凸出向內的定位塊。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壓料棒頂端設有上蓋,上蓋滑扣于壓料棒頂端。本技術的榨汁機的出汁率高、減少浪費,壓料棒杯內的空腔內設有復數配重塊,配重塊多塊可調,便于不同蔬果壓力,便于產出不同濃度果汁,改變人工手壓操作,配重塊的穩定壓力,使榨汁機出汁均勻,使用配重塊后壓力均勻、出汁濃度也均勻,提高榨汁機的出汁率,參見附圖1、附圖2的A方向示意線;并集中自動收集果渣,參見附圖1、附圖2的B方向示意線,本技術可適用于各種榨汁機、果汁機,高效、省力。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過濾網部分的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壓料棒部分的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杯體部分的俯視示意圖。本技術附圖標記說明如下:機體101、電機102、盛汁盒103、渣桶104、外蓋105、過濾網201、刀盤202、杯體301、定位塊302、進料口 303、壓料棒401、配重塊402、定位槽403、上蓋404。具體實施方式為能進一步了解本技術的特征、技術手段以及所達到的具體目的、功能,解析本技術的優點與精神,藉由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的詳述得到進一步的了解。結構器件如附圖1所示,系為本技術之一種榨汁機的壓料棒裝置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本技術包含有機體101,機體101內設有電機102,電機102頂部設有刀盤202,刀盤202外側設有碗口向上的過濾網201。當刀盤202絞碎蔬果時,通過刀盤202旋轉的離心力作用,果渣撞擊過濾網201,在離心力作用下濾出果汁,提高榨汁機的出汁率,參見附圖1、附圖2的A方向示意線。果渣主要集中在過濾網201的底層,通過離心力把果渣拋出過濾網201碗口上端,參見附圖1、附圖2的B方向示意線,提高果渣拋離時(處)的出汁效果;過濾網201側壁的外面設有盛汁盒103,盛汁盒103用于收集從過濾網201的濾孔拋出的果汁;機體101內側設有渣桶104,渣桶104位于過濾網201碗口外側,刀盤202削切蔬果產生的果渣,通過離心力拋出過濾網201碗口的落入渣桶104內。機體101上部設有外蓋105,外蓋105中間設有杯體301,外蓋105與杯體301 —體化成型,杯體301底端下設有刀盤202,杯體301底端與刀盤202之間預留有間距,刀盤202下面設有過濾網201,過濾網201底面位于刀盤202下面,過濾網201側壁位于刀盤202上面,杯體301底端與過濾網201底面也設有間距,杯體301底端與過濾網201底面的間距中設有刀盤202。刀盤202上表面上設置有復數齒刀,齒刀頂部設有刀刃,刀盤202上表面的齒刀成行排列為輻射線狀的齒刀線分布。杯體301頂端設有開放的進料口 303,杯體301的進料口 303邊緣設有凸出向內的定位塊302,杯體301內放置蔬果碎粒,杯體301內設有匹配的壓料棒401,壓料棒401呈中空杯狀,壓料棒401內形成空腔,壓料棒401杯內的空腔內設有復數配重塊402,配重塊402多塊可調,便于不同蔬果壓力,便于產出不同濃度果汁,改變人工手壓操作,配重塊402的穩定壓力,使榨汁機出汁均勻,使用配重塊402后壓力均勻、出汁濃度也均勻,當商鋪營業時、每天出產數百杯果汁,方便營業操作,不需要手工操作壓料棒401。現有壓料棒沒有設置配重塊,需手工操作壓料棒,操作強度大,由于疲勞還會引起出汁不均。壓料棒401側壁設有向內的定位槽403,定位槽403深度與杯體301上的定位塊302匹配,當刀盤202旋轉絞碎蔬果時,對壓料棒401也有傳動力,定位槽403與定位塊302的配合,使壓料棒401穩定在杯體301中,不會轉動,保持對杯體301中蔬果碎粒的恒壓,維持均勻的出汁率,壓料棒401頂端設有上蓋404,上蓋404滑扣于壓料棒401頂端,上蓋404便于快捷提取壓料棒401,并且不至于壓料棒401完全滑落到刀盤202上,當上蓋404落到杯體301的進料口 303上時,讓壓料棒401底端不接觸到刀盤202,壓料棒401底端與刀盤202之間留有I毫米空間,保證壓料棒401的正常使用。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技術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技術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因此,本技術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榨汁機的壓料棒裝置,包含有:機體(101),所述機體(101)內設有電機(102),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102)頂部設有刀盤(202),所述刀盤(202)外側設有碗口向上的過濾網(201),所述機體(101)上部設有外蓋(105),所述外蓋(105)中間設有杯體(301),所述杯體(301)內設有匹配的壓料棒(401),所述壓料棒(401)呈中空杯狀,所述壓料棒(401)內形成空腔,所述壓料棒(401)的空腔內設有復數配重塊(402);所述杯體(301)頂端設有開放的進料口(303),所述杯體(301)內側設有凸出向內的定位塊(302),所述壓料棒(401)側壁設有向內的定位槽(403),所述定位槽(403)深度與杯體(301)上的所述定位塊(302)匹配。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榨汁機的壓料棒裝置,包含有:機體(101),所述機體(101)內設有電機(102),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102)頂部設有刀盤(202),所述刀盤(202)外側設有碗口向上的過濾網(201),所述機體(101)上部設有外蓋(105 ),所述外蓋(105 )中間設有杯體(301),所述杯體(301)內設有匹配的壓料棒(401),所述壓料棒(401)呈中空杯狀,所述壓料棒(401)內形成空腔,所述壓料棒(401)的空腔內設有復數配重塊(402); 所述杯體(301)頂端設有開放的進料口(303),所述杯體(301)內側設有凸出向內的定位塊(302 ),所述壓料棒(401)側壁設有向內的定位槽(403 ),所述定位槽(403 )深度與杯體(301)上的所述定位塊(302)匹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榨汁機的壓料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網(201)側壁的外面設有盛汁盒(103),所述機體(101)內側設有渣桶(104),所述渣桶(104)位于所述過濾網(201)碗口外側。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榨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文焌,
申請(專利權)人:楊文焌,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