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帶襯片裹折熱合于一體式薄膜低壓滴灌帶成型裝置,包括薄膜輸送對輥、迷宮流道成型輪、切割輪、展平導向輪組、單層薄膜變雙層裹折板、熱合輥、熱交換冷卻裝置和輸入成品卷取機的導向對輥,迷宮流道成型輪和熱合輥的軸端帶輪由同一個電機分別通過傳動帶驅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割輪上的兩個環形切刀分別對準迷宮流道成型輪的兩端部;所述的單層薄膜變雙層裹折板內設有長方形固定襯片,熱合輥上的熱合圈觸及長方形固定襯片的右端上壁。該帶襯片裹折熱合于一體式薄膜低壓滴灌帶成型裝置,不僅結構簡單,而且避免了上下層熱合為一體的問題,提高了成品率和產品質量。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成本,有利于現場或微小企業使用。(*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薄膜低壓滴帶生產設備的改進,具體的說是一種帶襯片裹折熱合于一體式薄膜低壓滴灌帶成型裝置。
技術介紹
由于水資源的緊缺,在農業灌溉中,大力提倡節水灌溉,如大田噴灌、大棚蔬菜低壓滴灌等。其中低壓滴灌最常用的是一種薄膜低壓滴灌帶。所述的薄膜低壓滴灌帶是在薄膜管的管壁上設有一條軸向迷宮流道。目前,薄膜低壓滴灌帶的生產設備,大多采用裹折法生產設備,包括迷宮流道成型輪、大導向輪、展平導向輪組、裹折器、熱合輪、熱壓輪、熱交換冷卻裝置和輸入成品卷取機的導向對輥,單層薄膜繞輥、迷宮流道成型輪、大導向輪、展平導向輪組、裹折器、熱合輪、熱壓輪、熱交換冷卻裝置和輸入成品卷取機的導向對輥從料的輸入端至成品輸出端依次安裝在垂直架板的前面,迷宮流道成型輪、大導向輪、熱合輪由同一個電機通過傳動帶驅動,電機和傳動帶安裝在垂直架板的后面。這種裹折法生產設備所存在的不足在于:一是由于迷宮流道成型與裁邊分離、以及裹折和熱合分離,所以結構復雜,不便于現場操作,或者不便于微小型企業使用;二是由于裹折器將薄膜折成雙層,然后再卷到熱合輪上,通過熱壓輪將對折疊的邊沿熱合,由于熱合溫度不易控制,所以往往將兩層熱合在一起,導致報廢,降低了低壓滴灌帶的生產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夠提高薄膜低壓滴灌帶的生產質量、降低廢品率、適應于現場或微小企業使用的帶襯片裹折熱合于一體式薄膜低壓滴灌帶成型裝置。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帶襯片裹折熱合于一體式薄膜低壓滴灌帶成型裝置,包括薄膜輸送對輥、迷宮流道成型輪、切割輪、展平導向輪組、單層薄膜變雙層裹折板、熱合輥、熱交換冷卻裝置和輸入成品卷取機的導向對輥,迷宮流道成型輪、切割輪、單層薄膜變雙層裹折板、熱合輥和熱交換冷卻裝置從料的輸入端至成品輸出端依次安裝在垂直架板的前壁上,迷宮流道成型輪和熱合輥的軸端帶輪由同一個電機分別通過傳動帶驅動,電機安裝在垂直架板的后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割輪上的兩個環形切刀分別對準迷宮流道成型輪的兩端部;所述的單層薄膜變雙層裹折板內設有長方形固定襯片,長方形固定襯片的左端固定在垂直架板的“L”形支架上,長方形固定襯片的右端伸出單層薄膜變雙層裹折板的右端扁口,熱合輥上的熱合圈觸及長方形固定襯片的右端上壁。本技術還通過如下措施實施:所述的長方形固定襯片的前、后邊沿與單層薄膜變雙層裹折板的內壁之間留有2-5mm的間隙;所述的迷宮流道成型輪的內部結構為現有技術;所述的單層薄膜變雙層裹折板和熱合輥、熱交換冷卻裝置均為現有技術,故不多述。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與目前所使用的裹折法的生產設備相比,由于切割輪的環形切刀與迷宮流道成型輪的兩端相觸及,所以可在印制迷宮流道的同時進行裁邊,使其結構簡化;由于在單層薄膜變雙層裹折板內增加了長方形固定襯片,且熱合輥上的熱合圈觸及長方形固定襯片的右端上壁,裹折熱合于一體,所以,不僅使結構簡化,而且避免了上下層熱合為一體的問題,提高了成品率和產品質量。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成本,有利于現場或微小企業使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前視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結構俯視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結構應用狀態前視示意圖。圖中:1、薄膜輸送對輥;2、迷宮流道成型輪;3、切割輪;4、展平導向輪組;5、單層薄膜變雙層裹折板;6、熱合棍;7、熱交換冷卻裝置;8、輸入成品卷取機的導向對棍;9、垂直架板;10、電機;11、傳動帶;12、長方形固定襯片;13、“L”形支架;14、單層熱塑料薄膜;15、16、相應的導向輥;17、具有迷宮流道的單層熱塑料薄膜;18、成品薄膜低壓滴灌帶;19、轉向棍。具體實施方式參照圖1、圖2、圖3制作本技術。該帶襯片裹折熱合于一體式薄膜低壓滴灌帶成型裝置,包括薄膜輸送對輥1、迷宮流道成型輪2、切割輪3、展平導向輪組4、單層薄膜變雙層裹折板5、熱合輥6、熱交換冷卻裝置7和輸入成品卷取機的導向對輥8,迷宮流道成型輪2、切割輪3、單層薄膜變雙層裹折板5、熱合輥6和熱交換冷卻裝置7從料的輸入端至成品輸出端依次安裝在垂直架板9的前壁上,迷宮流道成型輪2和熱合輥6的軸端帶輪由同一個電機10分別通過傳動帶11驅動,電機10安裝在垂直架板9的后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割輪3上的兩個環形切刀分別對準迷宮流道成型輪2的兩端部,這樣,可使單層薄膜在繞過迷宮流道成型輪2印制出迷宮流道的同時,將單層薄膜的兩邊切割整齊;所述的單層薄膜變雙層裹折板5內設有長方形固定襯片12,長方形固定襯片12的左端固定在垂直架板9的“L”形支架13上,長方形固定襯片12的右端伸出單層薄膜變雙層裹折板5的右端扁口,熱合輥6上的熱合圈觸及長方形固定襯片12的右端上壁,這樣,當印制上迷宮流道的單層薄膜進入單層薄膜變雙層裹折板5內后,隨著向右移動,印制上迷宮流道的單層薄膜兩邊逐步沿單層薄膜變雙層裹折板5的內壁向上卷,并逐步將長方形固定襯片12包在中間,最后形成扁筒狀,其疊合縫隙處在長方形固定襯片12的上側,再在拖過熱合輥6和長方形固定襯片12的右端上壁之間時,便熱合為一體,從而避免了上、下層被熱合為一體的問題。作為本技術的改進:所述的長方形固定襯片12的前、后邊沿與單層薄膜變雙層裹折板5的內壁之間留有2-5mm的間隙,以利于薄膜向上卷時通過;所述的迷宮流道成型輪2的內部結構為現有技術;所述的單層薄膜變雙層裹折板5和熱合棍6、熱交換冷卻裝置7均為現有技術,故不多述。使用本技術時,當單層熱塑料薄膜14在薄膜輸送對輥I及其相應的導向輥15、16的作用下繞過迷宮流道成型輪2后,即印制成了具有迷宮流道的單層熱塑料薄膜17,具有迷宮流道的單層熱塑料薄膜17在切割輪3的切割下切去邊料,再通過展平導向輪組4展平,送入單層薄膜變雙層裹折板5內,進行疊合,再通過熱合輥6熱合,即成為成品薄膜低壓滴灌帶18 ;成品薄膜低壓滴灌帶18通過轉向輥19穿過熱交換冷卻裝置7內,進行冷卻;冷卻后的成品薄膜低壓滴灌帶18再通過導向對輥8送入卷取機,進行卷取。權利要求1.帶襯片裹折熱合于一體式薄膜低壓滴灌帶成型裝置,包括薄膜輸送對輥(I)、迷宮流道成型輪(2)、切割輪(3)、展平導向輪組(4)、單層薄膜變雙層裹折板(5)、熱合輥(6)、熱交換冷卻裝置(7)和輸入成品卷取機的導向對輥(8),迷宮流道成型輪(2)、切割輪(3)、單層薄膜變雙層裹折板(5)、熱合輥(6)和熱交換冷卻裝置(7)從料的輸入端至成品輸出端依次安裝在垂直架板(9)的前壁上,迷宮流道成型輪(2)和熱合輥(6)的軸端帶輪由同一個電機(10)分別通過傳動帶(11)驅動,電機(10)安裝在垂直架板(9)的后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割輪(3)上的兩個環形切刀分別對準迷宮流道成型輪(2)的兩端部;所述的單層薄膜變雙層裹折板(5)內設有長方形固定襯片(12),長方形固定襯片(12)的左端固定在垂直架板(9)的“L”形支架(13)上,長方形固定襯片(12)的右端伸出單層薄膜變雙層裹折板(5)的右端扁口,熱合棍(6)上的熱合圈觸及長方形固定襯片(12)的右端上壁。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襯片裹折熱合于一體式薄膜低壓滴灌帶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長方形固定襯片(12)的前、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帶襯片裹折熱合于一體式薄膜低壓滴灌帶成型裝置,包括薄膜輸送對輥(1)、迷宮流道成型輪(2)、切割輪(3)、展平導向輪組(4)、單層薄膜變雙層裹折板(5)、熱合輥(6)、熱交換冷卻裝置(7)和輸入成品卷取機的導向對輥(8),迷宮流道成型輪(2)、切割輪(3)、單層薄膜變雙層裹折板(5)、熱合輥(6)和熱交換冷卻裝置(7)從料的輸入端至成品輸出端依次安裝在垂直架板(9)的前壁上,迷宮流道成型輪(2)和熱合輥(6)的軸端帶輪由同一個電機(10)分別通過傳動帶(11)驅動,電機(10)安裝在垂直架板(9)的后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割輪(3)上的兩個環形切刀分別對準迷宮流道成型輪(2)的兩端部;所述的單層薄膜變雙層裹折板(5)內設有長方形固定襯片(12),長方形固定襯片(12)的左端固定在垂直架板(9)的“L”形支架(13)上,長方形固定襯片(12)的右端伸出單層薄膜變雙層裹折板(5)的右端扁口,熱合輥(6)上的熱合圈觸及長方形固定襯片(12)的右端上壁。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官增,高玉華,
申請(專利權)人:陳官增,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