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向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側板端板的脫模裝置,其包括獨立或組合使用的側板脫模裝置和端板脫模裝置以及控制系統(tǒng),所述側板脫模裝置和所述端板脫模裝置分別具有與所述控制系統(tǒng)相連的驅動機構,側板脫模裝置和端板脫模裝置在控制系統(tǒng)的控制下同時或順序地工作,以使側板和/或端板一次性地脫離軌道板。本發(fā)明專利技術還涉及一種利用所述脫模裝置的雙向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側板端板的脫模方法。優(yōu)選的是,所述側板脫模裝置和所述端板脫模裝置一體地設置為整體式側板和端板脫模裝置,由此可方便、高效率地順序或同時進行側板和端板的分離。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可以方便、可靠地將側板和/或端板一次性地與軌道板進行分離,既保證產品的外觀,又提高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雙向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側板端板的脫模方法和裝置,屬于高速鐵路無砟軌道板的制造工藝和設備領域。
技術介紹
目前,世界上高速鐵路主要采用日本的I型軌道板和德國的II型軌道板。日本的I型軌道板采用單塊模具后張法生產工藝進行生產,鋼棒通過螺母固定在側板上,鋼棒與側板之間使用橡膠套進行密封,脫模時松掉螺母,利用鋼棒數(shù)量少和橡膠的彈性,很容易將側板取出。該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在于:為了使封錨材料不至于在軌道板服役期間脫落,通常會在模具上錨穴的成型部分刻上環(huán)形槽,加上橡膠密封圈,脫模后在軌道板錨穴部分留下環(huán)形槽,但由于脫模時的同步性和水平度很難控制,很容易造成錨穴部分產生可見微細裂紋。德國的II型板采用單向先張工藝生產,在軌道板橫向中心截面上只有一層鋼筋,側板在鋼筋位置分為兩塊,一塊側板具有一定的拔模斜度,固定在鋼模型的底板上面,另一塊側板在混凝土終凝后取出。在此情況下,側面外觀質量很差。此外,先張板側面中,100根左右的鋼筋從側板中穿過,并且不能使用橡膠套進行密封。在混凝土振動過程中,混凝土漿體將鋼筋與側板圓孔之間例如大約Irnm的縫隙填實。凝固后,側板脫模變得十分困難,通常的作法是將側板分為幾塊,養(yǎng)護完成后,將其一塊一塊地利用錘子剔出。為此,科研人員一直進行著不懈的努力,以克服上述現(xiàn)有軌道板及其生產工藝中的缺陷。特別是,本申請的專利技術人在中國專利申請N0.200610017788.2和中國專利申請N0.201010136938.8中分別提出了一種雙向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及其制造工藝,上述兩項專利申請中的全部內容以引用的方式結合在本申請中。與現(xiàn)有技術中的常見軌道板相比,上述雙向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具有以下特征和優(yōu)點:(I)雙向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將雙向預應力鋼絲對稱布置于軌道板的截面兩偵牝可以同時承擔抗裂、抗彎和構造鋼筋的多種作用,縱向鋼筋還可以直接用于縱聯(lián),一筋多用。(2)雙向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的縱、橫向鋼絲處于高應力繃緊狀態(tài),能夠保持例如6mm的間隙,互不接觸。軌道板內不存在任何金屬閉合回路,鋼絲之間在結構布置上實現(xiàn)絕緣。(3)雙向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的預應力鋼絲布筋分散,混凝土有效預壓應力比較均勻,因而具有較高的抗裂性能。(4)由于預應力鋼絲布置在中和軸兩側,減少了預應力合力點對截面的偏心值,同時兩側布置的鋼絲對軌道板翹曲變形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而雙向先張預應力軌道板因混凝土收縮徐變或板底、板面溫差產生的翹曲變形較小。(5)由于雙向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含鋼量較低,且板內無任何金屬閉合回路存在,鋼絲分離布置具有良好絕緣,因此不需要附加任何絕緣措施,能夠滿足各種信號制式的軌道電路需求。(6)雙向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結構具有高抗裂性能,在保證混凝土配料、施工、養(yǎng)護嚴格符合耐久性混凝土要求的條件下,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的耐久性很好。(7)由于取消了普通鋼筋籠、錨墊板和后張錨具以及節(jié)省了絕緣費用等,與后張軌道板相比,雙向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的造價非常低廉。(8)雙向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不僅適用于圓形凸臺限位的單元板,也適用于縱聯(lián)限位的縱聯(lián)板。此外,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可用于單元板和縱聯(lián)板,甚至同一塊軌道板的兩端可采用不同的限位方式,這為線上軌道板的選型、布置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然而,迄今為止,關于上述雙向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側板端板的脫模技術,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廣泛的報導,且存在著改進的必要。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鑒于以上背景,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雙向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側板端板的脫模方法和裝置,其可以方便、可靠地將側板和/或端板一次性地與軌道板進行分離,既保證產品的外觀,又提高生產效率。本專利技術的基本設計思路如下:本專利技術意圖在控制系統(tǒng)的控制下借助于驅動機構分別致動側板脫模裝置和端板脫模裝置,由此在控制系統(tǒng)的控制下一次性同時或順序地將軌道板側板和/或端板與軌道板分離。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的一種設計方案,利用性能可靠、動作迅速的PLC(即可編程控制器)作為控制中樞,并利用方便快捷的壓力流體驅動機構作為動作源(其中PLC可控制例如液壓油缸的換向電磁閥的工作線圈通電與否來控制液壓油缸的動作方向),由此在控制系統(tǒng)的控制下一次性同時或順序地將軌道板側板和/或端板與軌道板分離。為此,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面,提出一種雙向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側板端板的脫模裝置,該脫模裝置包括獨立或組合使用的側板脫模裝置和端板脫模裝置以及控制系統(tǒng),所述側板脫模裝置和所述端板脫模裝置分別具有與所述控制系統(tǒng)相連的驅動機構,所述側板脫模裝置和所述端板脫模裝置在控制系統(tǒng)的控制下同時或順序地工作,以使雙向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的側板和/或端板一次性地脫離軌道板。有利的是,所述驅動機構為壓力流體驅動機構,其包括與流體泵站相連的液壓油缸,所述流體泵站與所述控制系統(tǒng)相連。當然,根據(jù)實際需要,所述驅動機構也可以選擇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任何其它類型的機構,例如電動驅動機構、機械驅動機構等。有利的是,所述側板脫模裝置和所述端板脫模裝置分離地設置。有利的是,所述側板脫模裝置包括機架、端梁、端梁升降機構、端梁定位機構、橫梁、橫梁推進機構、橫梁連接機構和頂推液壓油缸,所述端梁升降機構、所述橫梁、所述橫梁推進機構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所述端梁升降機構和所述橫梁推進機構分別與所述流體泵站連通,所述端梁能夠借助于所述端梁升降機構進行升降運動,并在到達預定位置后通過所述端梁定位機構定位,以與軌道板端板保持相對固定,所述橫梁能夠借助于所述橫梁推進機構進行水平運動,并在到達預定位置后通過所述橫梁連接機構與軌道板側板連接在一起,所述頂推液壓油缸設置在所述端梁上并與所述流體泵站連通,其能夠帶動所述橫梁與軌道板側板一起沿水平方向運動,以使所述軌道板側板一次性地與軌道板分離。有利的是,所述端梁升降機構包括端梁升降液壓油缸和與之相連的傳動機構,所述端梁升降液壓油缸通過所述傳動機構帶動所述端梁進行升降運動。有利的是,所述端梁定位機構包括設置于所述端梁上的定位銷,其與軌道板端板中的對應定位孔配合。有利的是,所述橫梁推進機構包括橫梁推進液壓油缸,其帶動所述橫梁進行水平運動。有利的是,所述橫梁連接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橫梁上并與所述流體泵站連通的穿銷汽缸、設置在所述橫梁上的多個掛鉤孔以及由所述穿銷汽缸驅動的多個銷子,所述多個銷子能夠在所述穿銷汽缸的帶動下穿過所述多個掛鉤孔和所述軌道板側板上設置的多個對應筋板孔,從而將所述橫梁與所述軌道板側板固定連接。有利的是,所述端板脫模裝置包括機架、端梁、端梁升降機構、端梁推進機構、端梁連接機構、橫梁、橫梁推進機構、橫梁連接機構和頂推液壓油缸,所述橫梁、所述端梁升降機構、所述端梁推進機構、所述橫梁推進機構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所述端梁升降機構、所述端梁推進機構、所述橫梁推進機構分別與所述流體泵站連通,所述端梁能夠借助于所述端梁升降機構進行升降運動,并在到達預定位置后通過所述端梁推進機構進行水平運動,然后通過所述端梁連接機構與軌道板端板相連,所述橫梁能夠借助于所述橫梁推進機構進行水平運動,并在到達預定位置處后通過所述橫梁連接機構與軌道板連接在一起,所述頂推液壓油缸設置在所述橫梁上并與所述流體泵站連通,其能夠帶動所述端梁與軌道板端板一起沿水平方向運動,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向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側板端板的脫模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脫模裝置包括獨立或組合使用的側板脫模裝置和端板脫模裝置以及控制系統(tǒng),所述側板脫模裝置和所述端板脫模裝置分別具有與所述控制系統(tǒng)相連的驅動機構,所述側板脫模裝置和所述端板脫模裝置在控制系統(tǒng)的控制下同時或順序地工作,以使雙向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的側板和/或端板一次性地脫離軌道板。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向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側板端板的脫模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脫模裝置包括獨立或組合使用的側板脫模裝置和端板脫模裝置以及控制系統(tǒng),所述側板脫模裝置和所述端板脫模裝置分別具有與所述控制系統(tǒng)相連的驅動機構,所述側板脫模裝置和所述端板脫模裝置在控制系統(tǒng)的控制下同時或順序地工作,以使雙向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的側板和/或端板一次性地脫離軌道板。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向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側板端板的脫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為壓力流體驅動機構,其包括與流體泵站相連的液壓油缸,所述流體泵站與所述控制系統(tǒng)相連。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向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側板端板的脫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板脫模裝置和所述端板脫模裝置分離地設置。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向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側板端板的脫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板脫模裝置包括機架、端梁、端梁升降機構、端梁定位機構、橫梁、橫梁推進機構、橫梁連接機構和頂推液壓油缸,所述端梁升降機構、所述橫梁、所述橫梁推進機構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所述端梁升降機構和所述橫梁推進機構分別與所述流體泵站連通,所述端梁能夠借助于所述端梁升降機構進行升降運動,并在到達預定位置后通過所述端梁定位機構定位,以與軌道板端板保持相對固定,所述橫梁能夠借助于所述橫梁推進機構進行水平運動,并在到達預定位置后通過所述橫梁連接機構與軌道板側板連接在一起,所述頂推液壓油缸設置在所述端梁上并與所述流體泵站連通,其能夠帶動所述橫梁與軌道板側板一起沿水平方向運動,以使所述軌道板側板一次性地與軌道板分離。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向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側板端板的脫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梁升降機構包括端梁升降液壓油缸和與之相連的傳動機構,所述端梁升降液壓油缸通過所述傳動機構帶動所述端梁進行升降運動。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向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側板端板的脫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梁定位機構包括設置于所述端梁上的定位銷,其與軌道板端板中的對應定位孔配合。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向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側板端板的脫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推進機構包括橫梁推進液壓油缸,其帶動所述橫梁進行水平運動。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向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側板端板的脫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連接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橫梁上并與所述流體泵站連通的穿銷汽缸、設置在所述橫梁上的多個掛鉤孔以及由所述穿銷汽缸驅動的多個銷子,所述多個銷子能夠在所述穿銷汽缸的帶動下穿過所述多個掛鉤孔和所述軌道板側板上設置的多個對應筋板孔,從而將所述橫梁與所述軌道板側板固定連接。9.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向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側板端板的脫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梁和所述橫梁分別成對地設置在軌道板的兩側。10.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向先張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側板端板的脫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脫模裝置包括機架、端梁、端梁升降機構、端梁推進機構、端梁連接機構、橫梁、橫梁推進機構、橫梁連接機構和頂推液壓油缸,所述橫梁、所述端梁升降機構、所述端梁推進機構、所述橫梁推進機構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所述端梁升降機構、所述端梁推進機構、所述橫梁推進機構分別與所述流體泵站連通,所述端梁能夠借助于所述端梁升降機構進行升降運動,并在到達預定位置后通過所述端梁推進機構進行水平運動,然后通過所述端梁連接機構與軌道板端板相連,所述橫梁能夠借助于所述橫梁推進機構進行水平運動,并在到達預定位置處后通過所述橫梁連接機構與軌道板連接在一起,所述頂推液壓油缸設置在所述橫梁上并與所述流體泵站連通,其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歐陽炎,
申請(專利權)人:歐陽炎,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