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醫療器具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氣管導管,具體的說是一種監測深部體溫的氣管導管。該監測深部體溫的氣管導管包括主導管(1),主導管(1)的上端是可接呼吸機管路的銜接管(2),主導管(1)下端是設置在主導管上的低壓高容量圓柱防漏套囊(3),防漏套囊(3)通過注氣管(4)連接到具有單向閥門的注氣接頭(5),在主導管(1)下端的壁內有溫度感應器(6),溫度感應器(6)通過走在主導管(1)壁內的導線(7),與末端的具有開關功能的溫度顯示器(8)連接。?(*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醫療器具
,涉及一種氣管導管,具體的說是一種監測深部體溫的氣管導管。
技術介紹
正常體溫不是一個具體的溫度點,而是一個溫度范圍。人體的外周組織即表層,包括皮膚、皮下組織和肌肉等的溫度稱為表層溫度。表層溫度不穩定,各部位之間的差異也不大。在環境溫度為23°C時,人體表層最外層的皮膚溫,如足皮膚溫為27°C,手皮膚溫為30°C。軀干為32°C,額部為33-34°C。四肢末稍皮膚溫最低,越近軀干、頭部,皮膚溫越高。氣溫達32°C以上時,皮膚溫的部位差將變小,在寒冷環境中,隨著氣溫下降,手、足的皮膚溫降低最顯著,但頭部皮膚溫度變動相對較小。皮膚與局部血流量有密切關系。凡是能影響皮膚血管舒縮的因素(如環境溫度變化或精神緊張等)都能改變皮膚的溫度。在寒冷環境中,由于皮膚血管收縮,皮膚血流量減少,皮膚溫隨之降低,體熱散失因此減少。相反,在炎熱環境中,皮膚血管舒張,皮膚血流量增加,皮膚溫因而上升,同時起到了增強發散體熱的作用。人情緒激動時,由于血管緊張度增加,皮膚溫、特別是手的皮膚溫便顯著降低。例如手指的皮膚溫可從30°C驟降到24°C。當然情緒激動的原因解除后,皮膚溫會逐漸恢復。此外,當發汗時由于蒸發散熱,皮膚溫也會出現波動。機體深部(心、肺、腦和腹腔內臟等處)的溫度稱為深部溫度(core temperature )。深部溫度比表層溫度高,且比較穩定,各部位之間的差異也較小。這里所說的表層與深部,不是指嚴格的解剖學結構,而是生理功能上所作的體溫分布區域。在不同環境中,深部溫度和表層溫度的分布會發生相對改變。在較寒冷的環境中,深部溫度分布區域較縮小,主要集中在頭部與胸腹內臟,而且表層與深部之間存在明顯的溫度梯度。在炎熱環境中,深部溫度可擴展到四肢。機體深部的體溫較為恒定和均勻;而體表的溫度受多種因素影響,變化和差異較大,稱表層溫度。臨床上所指的體溫是指平均深部溫度。一般以口腔、直腸和腋窩的體溫為代表,其中直腸體溫最接近深部體溫。正常值:口腔舌下溫度為37°C (范圍36.2 - 37.2°C),直腸溫度37.5°C (比口腔溫度高(0.3-0.5°C)。在麻醉手術過程中,特別是心血管手術,監測人體的深部體溫是極其重要的。直腸溫度和口腔溫度具有延遲性和誤差的特點,在麻醉手術過程中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弊端。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是解決上述溫度監測過程中存在的缺陷,為麻醉醫生和病人提供一種安全方便、簡單準確的深部體溫監測氣管導管。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監測深部體溫的氣管導管,包括主導管,連接在主導管上端的銜接管、下端是設置在主導管上的低壓圓柱防漏套囊,與套囊連接的注氣管,注氣管末端是具有單向閥門的注氣接頭,主導管下端走在導管壁內的溫度感應器,連接溫度感應器的導線,末端是具有開關功遺的溫度顯不器本監測深部體溫的氣管導管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采用上述結構后,氣管導管插入人體(成人)的深度一般在22-25CM,位于胸腔內部、兩肺之間,監測到的溫度即為人體深部體溫。本專利技術將溫度感應器及其傳輸導線走在氣管導管壁內,對氣管導管管徑截面積影響小,不增加通氣道的氣管阻力,也不會對氣管壁造成額外的壓力。開創了經氣道監測深部體溫的新技術,有明確的社會意義和醫療價值。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主視圖。圖2:為本技術截面圖。 附圖中:1-主導管,2-銜接管,3-低壓圓柱防漏套囊,4-套囊連接的注氣管,5-單向閥門注氣接頭,6-溫度感應器,7-導線,8-具有開關功能的溫度顯示器具體實施方式為進一步公開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通過實施例做詳細說明。由附圖所示,該監測深部體溫的氣管導管包括主導管(1),主導管(I)的上端是可接呼吸機管路的銜接管(2),主導管(I)下端是設置在主導管上的低壓高容量圓柱防漏套囊(3),防漏套囊(3)通過注氣管(4)連接到具有單向閥門的注氣接頭(5),在主導管(I)下端的壁內有溫度感應器(6),溫度感應器(6)通過走在主導管(I)壁內的導線(7),與末端的具有開關功能的溫度顯示器(8)連接。本技術采用的低壓高容量圓柱防漏套囊(3),注氣后于氣管粘膜接觸面積大,壓力小,防漏效果好,且不會損傷氣管粘膜。有單向閥門的注氣接頭(5)在注射器插入時活瓣打開,移除時自動關閉。溫度感應器(6)走在主導管(I)的壁內,對氣管導管管徑截面積影響小,不增加通氣道的氣管阻力,也不會對氣管壁造成額外的壓力和傷害。溫度顯示器(8 )開關打開時,溫度感應器(6 )直接輸出能夠被溫度顯示器(8 )內部集成的電路識別的數字信號,然后溫度顯示器(8)顯示以數字形式的溫度,能記錄、讀取被測溫度的最高值。權利要求1.監測深部體溫的氣管導管包括主導管(1),主導管(I)的上端是可接呼吸機管路的銜接管(2),主導管(I)下端是設置在主導管上的低壓高容量圓柱防漏套囊(3),防漏套囊(3)通過注氣管(4)連接到具有單向閥門的注氣接頭(5),在主導管(I)下端的壁內有溫度感應器(6),溫度感應器(6)通過走在主導管(I)壁內的導線(7),與末端的具有開關功能的溫度顯示器(8)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監測深部體溫的氣管導管,其特征是所述的防漏氣囊(3)的材料為高彈性、柔軟、具有良好伸縮力的橡膠材料。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監測深部體溫的氣管導管,其特征是所述的單向閥門的注氣接頭(5)在注射器插入時活瓣打開,移除時自動關閉。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監測深部體溫的氣管導管,其特征是所述的溫度感應器(6)、導線(7)走行于在主導管(I)的管壁內。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監測深部體溫的氣管導管,其特征是所述的導線(7)穿出主導管(I)管壁后與具有 開關功能的溫度顯示器(8)連接。專利摘要本技術屬于醫療器具
,涉及一種氣管導管,具體的說是一種監測深部體溫的氣管導管。該監測深部體溫的氣管導管包括主導管(1),主導管(1)的上端是可接呼吸機管路的銜接管(2),主導管(1)下端是設置在主導管上的低壓高容量圓柱防漏套囊(3),防漏套囊(3)通過注氣管(4)連接到具有單向閥門的注氣接頭(5),在主導管(1)下端的壁內有溫度感應器(6),溫度感應器(6)通過走在主導管(1)壁內的導線(7),與末端的具有開關功能的溫度顯示器(8)連接。文檔編號A61M16/04GK203090163SQ20132009486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4日專利技術者王大龍, 張海山, 葛維鵬, 鄭觀榮, 徐偉民, 程穎 申請人:王大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監測深部體溫的氣管導管包括主導管(1),主導管(1)的上端是可接呼吸機管路的銜接管(2),主導管(1)下端是設置在主導管上的低壓高容量圓柱防漏套囊(3),防漏套囊(3)通過注氣管(4)連接到具有單向閥門的注氣接頭(5),在主導管(1)下端的壁內有溫度感應器(6),溫度感應器(6)通過走在主導管(1)壁內的導線(7),與末端的具有開關功能的溫度顯示器(8)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大龍,張海山,葛維鵬,鄭觀榮,徐偉民,程穎,
申請(專利權)人:王大龍,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