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混凝土施工技術領域,提出一種改進結構的混凝土施工用模板。提出的一種改進結構的混凝土施工用模板包括有主模板(4)和附加模板(3);設置有用以調整主模板高度的調整螺栓Ⅰ(1)和螺母Ⅰ(5);附加模板(3)與主模板(4)平行設置并位于主模板的下部;設置有用以調整附加模板高度的調整螺栓Ⅱ(2)、螺母Ⅱ(6)和螺母Ⅲ(8);螺母Ⅲ(8)與螺母Ⅱ(6)螺紋旋向相反;對應所述的附加模板(3)設置有頂緊螺栓(7)和螺母Ⅳ(9)。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主模板與附加模板組合而成,附加模板下端的截面形狀與所需混凝土的截面形狀吻配,附加模板和主模板的高度均可調節,適應了混凝土截面形狀的變化,達到了不漏漿的目的。(*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混凝土施工
,主要提出一種改進結構的混凝土施工用模板。
技術介紹
在進行多曲面混凝土施工時,由于混凝土的外形有多處轉折,經常要遇到截面變化的問題,而這些變化經常是不規則的特殊尺寸,如客專橋面系防護墻的施工,轉折處采用弧形變化或三角形變化或其它形狀變化,這些轉折處的截面形狀的變化加大了現場施工的難度,同時因為原結構表面不一定規則,造成在混凝土施工時,因漏漿等不能達到設計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改進結構的混凝土施工用模板。本技術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改進結構的混凝土施工用模板,所述的模板為兩個,每個所述的模板包括有主模板和附加模板;所述的主模板設置有用以調整主模板高度的調整螺栓I和螺母I ;其中,所述螺母I固定在主模板的立架上,所述調整螺栓I與所述螺母I螺紋配合,且所述調整螺栓I的下端頂在地面上,構成所述主模板可通過調整螺栓1、螺母I調整高度的結構;所述的附加模板與所述主模板平行設置并位于所述主模板的下部;所述附加模板下端的截面形狀與所需混凝土的截面形狀吻配;設置有用以調整附加模板高度的調整螺栓I1、螺母II和螺母III ;所述的螺母II固定在主模板的立架上,所述的螺母III位于所述附加模板上;所述的調整螺栓II與螺母I1、螺 母III為螺紋配合且所述螺母III的螺紋旋向與螺母II的螺紋旋向相反,構成所述附加模板可通過調整螺栓I1、螺母I1、螺母III調整上下位置和與所述主模板相對位置的結構;對應所述的附加模板設置有頂緊螺栓和螺母IV。所述的螺母IV固定在主模板的立架上,所述的頂緊螺栓與螺母IV螺紋配合,所述的頂緊螺栓頂緊在附加模板上。本技術提出的一種改進結構的混凝土施工用模板,采用主模板與附加模板組合而成的模板,因附加模板下端的截面形狀與所需混凝土的截面形狀吻配,附加模板和主模板的高度均可調節,適應了混凝土截面形狀的變化,達到了不漏漿的目的。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中一個模板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左視圖。圖3為圖1的右視圖。圖4為本技術另一種結構的左視圖。圖5為本技術另一種結構的右視圖。圖中:1、調整螺栓I,2、調整螺栓11,3、附加模板,4、主模板,5、螺母I,6、螺母II,7、頂緊螺栓,8、螺母III,9、螺母IV。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加以說明:一種改進結構的混凝土施工用模板,所述的模板為兩個,兩個模板的結構相同;如圖1所示,并參照圖2、圖3,每個所述的模板包括有主模板4和附加模板3 ;所述的主模板4設置有用以調整主模板高度的調整螺栓I I和螺母I 5;其中所述螺母I 5固定在主模板4的立架上,所述調整螺栓I I與所述螺母I 5螺紋配合,且所述調整螺栓I I的下端頂在地面(為混凝土地面)上,通過調整螺栓I 1、螺母I 5可調整所述主模板4的高度;所述的附加模板3與所述主模板4平行設置并位于所述主模板4的下部;所述附加模板3下端的截面形狀與所需混凝土的截面形狀吻配;設置有用以調整附加模板高度的調整螺栓II 2、螺母II 6和螺母III 8 ;所述的螺母II 6固定在主模板4的立架上,所述的螺母III 8位于附加模板3上;所述螺母III 8的螺紋旋向與螺母II 6的螺紋旋向相反;所述的調整螺栓II 2與螺母II 6、螺母III8均為螺紋配合,通過調整螺栓II 2、螺母II 6、螺母III 8可調整附加模板3的上下位置和附加模板3與主模板4的相對位置;對應所述的附加模板3設置有頂緊螺栓7和螺母IV 9 ;所述的螺母IV 9固定在主模板4的立架上,所述的頂緊螺栓7與螺母IV 9螺紋配合,所述的頂緊螺栓7頂緊在附加模板3上。·本技術在使用時,兩個模板同時使用,在兩個模板之間澆注混凝土。如圖4、圖5所示,為本技術的另一種結構示意,該實施例中,所述附加模板3下端的截面形狀為斜面。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結構的混凝土施工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板為兩個,每個所述的模板包括有主模板(4)和附加模板(3);所述的主模板(4)設置有用以調整主模板高度的調整螺栓I (I)和螺母I (5);其中所述螺母I (5)固定在主模板(4)的立架上,所述調整螺栓I (I)與所述螺母I (5)螺紋配合,且所述調整螺栓I (I)的下端頂在地面上,構成所述主模板可通過調整螺栓I (I)、螺母I (5)調整高度的結構;所述的附加模板(3)與所述主模板(4)平行設置并位于所述主模板的下部;所述附加模板下端的截面形狀與所需混凝土的截面形狀吻配;設置有用以調整附加模板(3)高度的調整螺栓II (2)、螺母II (6)和螺母111(8);所述的螺母II (6)固定在主模板的立架上,所述的螺母111(8)位于附加模板(3)上;所述螺母111(8)的螺紋旋向與螺母II (6)的螺紋旋向相反;所述調整螺栓II (2)與螺母II(6)、螺母111(8)為螺紋配合,構成所述附加模板可通過調整螺栓II (2)、螺母II (6)、螺母III (8)調整上下位置和與主模板(4)相對位置的結構;對應所述的附加模板(3)設置有頂緊螺栓(7)和螺母IV (9)。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進結構的混凝土施工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母IV (9)固定在主模板(4)的立架上,所述的頂緊螺栓(7)與螺母IV(9)螺紋配合,所述頂緊螺栓(7 )頂緊在附加模板(3 )上。專利摘要本技術屬于混凝土施工
,提出一種改進結構的混凝土施工用模板。提出的一種改進結構的混凝土施工用模板包括有主模板(4)和附加模板(3);設置有用以調整主模板高度的調整螺栓Ⅰ(1)和螺母Ⅰ(5);附加模板(3)與主模板(4)平行設置并位于主模板的下部;設置有用以調整附加模板高度的調整螺栓Ⅱ(2)、螺母Ⅱ(6)和螺母Ⅲ(8);螺母Ⅲ(8)與螺母Ⅱ(6)螺紋旋向相反;對應所述的附加模板(3)設置有頂緊螺栓(7)和螺母Ⅳ(9)。本技術采用主模板與附加模板組合而成,附加模板下端的截面形狀與所需混凝土的截面形狀吻配,附加模板和主模板的高度均可調節,適應了混凝土截面形狀的變化,達到了不漏漿的目的。文檔編號E04G17/00GK203129016SQ20132001217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0日專利技術者王令振, 渠述鋒, 張曉偉, 張占森, 白庚偉, 楊淑麗, 楊青原, 羅享軍, 劉昌盛 申請人: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改進結構的混凝土施工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板為兩個,每個所述的模板包括有主模板(4)和附加模板(3);所述的主模板(4)設置有用以調整主模板高度的調整螺栓Ⅰ(1)和螺母Ⅰ(5);其中所述螺母Ⅰ(5)固定在主模板(4)的立架上,所述調整螺栓Ⅰ(1)與所述螺母Ⅰ(5)螺紋配合,且所述調整螺栓Ⅰ(1)的下端頂在地面上,構成所述主模板可通過調整螺栓Ⅰ(1)、螺母Ⅰ(5)調整高度的結構;所述的附加模板(3)與所述主模板(4)平行設置并位于所述主模板的下部;所述附加模板下端的截面形狀與所需混凝土的截面形狀吻配;設置有用以調整附加模板(3)高度的調整螺栓Ⅱ(2)、螺母Ⅱ(6)和螺母Ⅲ(8);所述的螺母Ⅱ(6)固定在主模板的立架上,所述的螺母Ⅲ(8)位于附加模板(3)上;所述螺母Ⅲ(8)的螺紋旋向與螺母Ⅱ(6)的螺紋旋向相反;所述調整螺栓Ⅱ(2)與螺母Ⅱ(6)、螺母Ⅲ(8)為螺紋配合,構成所述附加模板可通過調整螺栓Ⅱ(2)、螺母Ⅱ(6)、螺母Ⅲ(8)調整上下位置和與主模板(4)相對位置的結構;對應所述的附加模板(3)設置有頂緊螺栓(7)和螺母Ⅳ(9)。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令振,渠述鋒,張曉偉,張占森,白庚偉,楊淑麗,楊青原,羅享軍,劉昌盛,
申請(專利權)人: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