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閥門的改進結構,包括設置在可水平移動的除鐵磁物質通道底部排泄口上的軟管、設置在軟管的一側的擋塊、設置在軟管的另一側的由氣缸帶動的壓塊,擋塊隨除鐵磁物質通道移動而同步移動,其特征在于壓塊是一彈性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與已有技術相比,結構簡單;可靠性高;既容易在迅速的開關動作中準確把握開度,同時又能依據余漿的量來自動調節閥門開度的優點。(*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閥的技術。
技術介紹
:現有的在陶瓷漿料除鐵磁物質過程的余漿排放及軟磁介質清潔時,需要通過閥門來控制通道的開度,以便在余漿排放時,流量比較小,避免余漿流量過大,導致漿料流經軟磁介質的流速大,將吸附在軟磁介質上的鐵磁物質帶走而污染余漿,余漿排空后的軟磁介質清潔時,就需要通過閥門將通道的開度開到最大,以便以便清潔液體能以較快的流速沖刷軟磁介質,將軟磁介質上的鐵磁物質沖刷下來。已有技術的閥是通常的閥,結構復雜,開關過程耗時長,不容易在迅速的開關動作中掌握準確的開度。為此,本專利技術人專利技術了2012104899737的專利技術,該技術雖然容易在迅速的開關動作中準確把握閥門的開度,但是,該開度是預先設定的,而隨著余漿的排放,余漿的流速使變化不定的,這樣,預設好開度的閥門就不能適應流速變化的余漿的排放的要求,要么余漿流速過大,將吸附在軟磁介質上的鐵磁物質帶走而污染余漿,要么余漿流速過小,答復延長了軟磁介質清潔周期,降低了陶瓷漿料除鐵磁物質的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靠性高;既容易在迅速的開關動作中準確把握開度,同時又能依據余漿的量來自動調節閥門開度的閥門的改進結構。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包括設置在可水平移動的除鐵磁物質通道底部排泄口上的軟管、設置在軟管的一側的擋塊、設置在軟管的另一側的由氣缸帶動的壓塊,擋塊隨除鐵磁物質通道移動而同步移動,其特別之處在于壓塊是一彈性塊。彈性塊是彈性橡膠塊或者是由壓板、連接在壓板背面的彈簧構成或者是由壓板、連接在壓板背面的彈性塑料塊構成。工作時,除鐵磁物質通道移動到南北磁場中,氣缸動作,以一定的壓力將壓塊壓向擋塊,將軟管夾緊在壓塊與擋塊間,從而將軟管關閉;對軟磁介質進行清潔時,消除氣缸施加在壓塊上的壓力,此時,在通道內的流體的壓力的作用下,彈性塊彈性變形,軟管打開,流體以設定的流速流出,在設定的一段時間內,當流體的壓力不足以使彈性塊彈性變形使軟管逐步關閉時,通過氣缸帶動壓塊離開擋塊,使軟管處于半導通狀態,以便剩余的流體以較慢的流速排出通道外;一定?時間后,除鐵磁物質通道移動離南北磁場,由于軟管隨除鐵磁物質通道移動而遠離壓塊,這樣,軟管處于全導通狀態,以便將剩余的余漿全部排走并進行軟磁介質的清潔工作。由于利用彈性塊的彈性變形來打開閥門,這樣,閥門的開度的大小就能因應通道內的流體量的大小進行調節,從而實現在迅速的開關動作中準確把握開度,同時又能依據余漿的量來自動調節閥門開度。本技術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單;可靠性高;既容易在迅速的開關動作中準確把握開度,同時又能依據余漿的量來自動調節閥門開度的的優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工作過程原理圖。具體實施方式:現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描述:實施例1:如圖1所示,本技術包括設置在可水平移動的除鐵磁物質通道1底部排泄口2上的軟管3、設置在軟管3的一側的擋塊4、設置在軟管3的另一側的由氣缸5帶動的壓塊6,擋塊4隨除鐵磁物質通道1移動而同步移動,軟管3采用橡膠軟管或者帆布管,其特別之處在于壓塊6是一彈性塊。彈性塊6是彈性橡膠塊。實施例2: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彈性塊者是由壓板6a、連接在壓板6a背面的彈性塑料塊6c構成。實施例3: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彈性塊6是由壓板6a、連接在壓板6a背面的彈簧6b構成。在壓板6a背面設置有導柱6d,在氣缸5的活塞桿5a上固定有基座5b,導柱6d滑動連接在基座5b上,彈簧6b設置在壓板6a、基座5b間的導柱6d上。如圖4所示,工作時,除鐵磁物質通道1移動到南北磁場9中,氣缸5動作,將壓塊6壓向擋塊4,并對壓塊6施加一定的壓力,將軟管3夾緊在壓塊6與擋塊4間,從而將軟管3關閉,以便進行流體除鐵磁物質的工作;待軟磁介質7吸滿鐵磁物質后,停止流體的導入,關閉成品通道8,解除施加在壓塊6上的壓力,此時,在通道1內的流體的壓力的作用下,彈性塊6彈性變形,軟管3打開,流體以設定的流速流出,在設定的一段時間內,當流體的壓力不足以使彈性塊6彈性變形使軟管3逐步關閉時,通過氣缸5帶動壓塊6離開擋塊4,使軟管3處于半導通狀態,以便排走余漿;待余漿排干凈后,除鐵磁物質通道1移動離南北磁場9,此時,由于軟管3隨除鐵磁物質通道1移動而遠離壓塊6,這樣,軟管3處于全導通狀態便于清潔軟磁介質7。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閥門的改進結構,包括設置在可水平移動的除鐵磁物質通道底部排泄口上的軟管、設置在軟管的一側的擋塊、設置在軟管的另一側的由氣缸帶動的壓塊,擋塊隨除鐵磁物質通道移動而同步移動,其特征在于壓塊是一彈性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閥門的改進結構,包括設置在可水平移動的除鐵磁物質通道底部排泄口上的軟管、設置在軟管的一側的擋塊、設置在軟管的另一側的由氣缸帶動的壓塊,擋塊隨除鐵磁物質通道移動而同步移動,其特征在于壓塊是一彈性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閥門的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彈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澤,
申請(專利權)人:李澤,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