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墻導墻結構,包括位于地下的待澆筑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墻根部的一段導墻,所述導墻是相對于地下室的外側、與基礎底板澆筑為一體的臺階狀的凸體,所述導墻的厚度小于待澆筑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墻的厚度,該導墻上設有止水鋼板。所述混凝土剪力墻的厚度不小于500mm。所述導墻的厚度為待澆筑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墻的厚度減去200mm。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解決了地下室部分的剪力墻導墻的室內施工縫影響剪力墻整體觀感的技術問題。(*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新型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墻導墻結構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墻結構的導墻。
技術介紹
對于施工有地下室的剪力墻混凝土結構時,一般設計要求地下室結構外側的剪力墻要設置300?500mm高的導墻,基礎底板混凝土要與導墻混凝土同時澆筑。導墻與上部剪力墻的接茬位置,在已澆筑導墻上部墻體混凝土澆筑施工時,經常出現漏漿、爛根、錯臺等質量缺陷,影響結構混凝土的實體質量和內側觀感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墻導墻結構,解決了地下室的剪力墻導墻的室內施工縫,影響結構混凝土的實體質量和剪力墻整體觀感的技術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墻導墻結構施工方法,包括位于地下的待澆筑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墻根部的一段導墻,所述導墻是相對于地下室的外側、與基礎底板澆筑為一體的臺階狀的凸體,所述導墻的厚度小于待澆筑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墻的厚度,該導墻上設有止水鋼板。所述待澆筑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墻的厚度不小于500mm。所述導墻的厚度為混凝土剪力墻的厚度減去200mm。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本技術解決了地下室部分的剪力墻導墻的室內施工縫影響剪力墻整體觀感的技術問題,具體是將剪力墻分為兩部分進行澆筑,導墻沿地下室外側與基礎底板澆筑為一體,導墻內側與上部墻體結構整體澆筑為一體,接茬處設有止水鋼板。本技術將接茬施工縫向下移動至剪力墻的墻體根部與基礎底板交接處,優化了地下室室內墻體的裝飾美觀性,剪力墻內側面不存在墻體接茬問題,保證墻體施工質量。【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的施工方法中步驟一?四完成后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和實施例的施工方法中步驟五完成后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的施工方法中步驟六完成后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的施工方法中步驟七完成后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 一待澆筑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墻、2 —導墻、3 —基礎底板、4 一地下室、5 一止水鋼板、6 -已澆筑導墻上部墻體混凝土、7 —導墻外側模板、8 —主龍骨、9 一次龍骨、10 一保護層墊塊、11 一導墻內側模板、12 —內側模板附加龍骨、13 —固定龍骨的模板條、14 一剪力墻墻體鋼筋、15 —基礎底板鋼筋、16 —對拉螺栓、17 —導墻上部結構剪力墻模板系統。【具體實施方式】一種新型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墻導墻結構,包括位于地下的待澆筑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墻I根部的一段導墻2,所述導墻2是相對于地下室4的外側、與基礎底板3澆筑為一體的臺階狀的凸體,所述導墻2的厚度小于待澆筑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墻I的厚度,該導墻2上設有止水鋼板5。所述待澆筑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墻I的厚度不小于500_。所述導墻2的厚度為待燒筑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墻I的厚度減去200_。以待澆筑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墻I的厚度為500_為例,說明這種新型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墻導墻結構的施工方法,步驟如下:步驟一:基礎底板鋼筋15綁扎完畢后,開始剪力墻墻體鋼筋14插筋,與基礎底板鋼筋15固定牢固。步驟二:將高度為H,厚度為h=500mm的導墻,分為200mm+ (h_200) mm兩段,先澆筑的導墻2的厚度為h-200mm,后燒筑的已燒筑導墻上部墻體混凝土 6位于導墻內側的厚度為 200mm。步驟三:導墻模板支設,導墻2的模板選用15mm厚雙面覆膜木膠合板,安裝導墻外側模板7,導墻外側模板7通過主龍骨8、次龍骨9以及保護層墊塊10固定。安裝導墻內側模板11,導墻內側模板11通過主龍骨8、次龍骨9、內側模板附加龍骨12、固定龍骨的模板條13固定,具體是將次龍骨9水平向擱置在剪力墻墻體鋼筋14上,然后豎向放置主龍骨8,在次龍骨9上用鋼釘釘斜向和水平向的兩根固定龍骨的模板條13,固定龍骨的模板條13外側連接內側模板附加龍骨12,使用內側模板附加龍骨12固定導墻內側模板11。穿對拉螺栓16,對拉螺桿16設置兩道,底部設置一道,頂部設置一道,其中底部的對拉螺桿穿過導墻,頂部的對拉螺桿位于止水鋼板5之上。安裝山型卡及螺母,校核導墻模板位置及垂直度,緊固螺母。步驟四:導墻處止水鋼板5焊接固定。步驟五:澆筑基礎底板及導墻混凝土,混凝土澆筑完成I?2天后,拆除導墻的內外側模板,保留下部一道對拉螺桿,對導墻上表面及內側面進行鑿毛處理。步驟六:然后安裝導墻上部結構剪力墻模板系統17,剪力墻的內外側模板的底部均要落到基礎底板上,外側模板與導墻接茬部位設置海綿條,防止混凝土澆筑時漏漿。步驟七:澆筑上部結構墻體混凝土 6。實施例中主龍骨8選用45mmX90mm木方,豎向放置,間距600mm ;次龍骨9選用45mmX 90mm木方,水平方向設置;附加龍骨12選用45mmX 90mm木方,水平方向設置。在主龍骨上鉆直徑20mm的圓孔,便于穿對拉螺桿,對拉螺桿使用新型防水對拉螺桿。本施工方法通過對傳統施工工藝的改進,將導墻沿墻厚分成兩段施工。導墻外側那一段與基礎底板混凝土同時澆筑;導墻內側這一段與上部結構剪力墻混凝土同時澆筑。這樣剪力墻內側面不存在墻體接茬問題,美化施工縫。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墻導墻結構,包括位于地下的待澆筑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墻(1)根部的一段導墻(2),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墻(2)是相對于地下室(4)的外側、與基礎底板(3)澆筑為一體的臺階狀的凸體,所述導墻(2)的厚度小于待澆筑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墻(1)的厚度,該導墻(2)上設有止水鋼板(5)。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型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墻導墻結構,包括位于地下的待澆筑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墻(I)根部的一段導墻(2),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墻(2)是相對于地下室(4)的外側、與基礎底板(3)澆筑為一體的臺階狀的凸體,所述導墻(2)的厚度小于待澆筑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墻(I)的厚度,該導墻(2 )上設有止水鋼...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會功,溫井泉,閆曉東,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建筑土木建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