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鑄造汽缸體的去毛刺裝置,旨在提供一種不僅可以徹底去除汽缸體上的飛邊及毛刺,而且可以保證汽缸體及浮動壓削模塊不被損壞的去毛刺裝置。它包括機架,安裝平臺,位于安裝平臺上方的浮動壓削裝置,設置在機架上、用于升降安裝平臺的第一升降裝置及用于升降浮動壓削裝置的第二升降裝置。安裝平臺上設有夾緊工裝。浮動壓削裝置包括安裝座板,設置在安裝座板頂面的安裝槽,設置在安裝座板頂面的蓋板及設置在安裝槽內的浮動壓削模塊。浮動壓削模塊上設有與汽缸體外輪廓相匹配的壓削孔。安裝槽底面及蓋板上分別設有與壓削孔相對應的避讓通孔。(*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鑄造汽缸體的去毛刺裝置,旨在提供一種不僅可以徹底去除汽缸體上的飛邊及毛刺,而且可以保證汽缸體及浮動壓削模塊不被損壞的去毛刺裝置。它包括機架,安裝平臺,位于安裝平臺上方的浮動壓削裝置,設置在機架上、用于升降安裝平臺的第一升降裝置及用于升降浮動壓削裝置的第二升降裝置。安裝平臺上設有夾緊工裝。浮動壓削裝置包括安裝座板,設置在安裝座板頂面的安裝槽,設置在安裝座板頂面的蓋板及設置在安裝槽內的浮動壓削模塊。浮動壓削模塊上設有與汽缸體外輪廓相匹配的壓削孔。安裝槽底面及蓋板上分別設有與壓削孔相對應的避讓通孔?!緦@f明】一種鑄造汽缸體的去毛刺裝置
本技術涉及鑄造件去毛刺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鑄造汽缸體的去毛刺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通過普通鑄造模具鑄造成型的鑄造件,在鑄造件的合模線處通常會產生飛邊及毛刺;其原因是鑄造模具在長時間使用過程中,動、定模的分型面經過不斷的開合撞擊非常容易磨損,而分型面的磨損使得鑄造件鑄造成型后,鑄造件的合模線處會產生合模面的飛邊及毛刺。鑄造件的合模線處的飛邊及毛刺不僅影響鑄造件的加工,而且嚴重影響產品外觀質量。如圖5、圖6所示,現有的一種鑄造汽缸體,該汽缸體21的外側面上設有若干散熱翅片23,并且汽缸體的合模線22設置在汽缸體中部。當汽缸體21鑄造成型后,汽缸體合模線22處通常會產生飛邊及毛刺;并且飛邊及毛刺分布在散熱翅片23之間。目前對于鑄造件上飛邊及毛刺通常采用銼刀等工具手動去除,但手動去除飛邊及毛刺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去除飛邊及毛刺質量不佳。為了解決手動去除飛邊及毛刺的不足,目前通常采用沖模沖壓的方式代替手動去除飛邊及毛刺。沖模沖壓的方式是根據產品輪廓在沖模上設計沖壓孔;將鑄造件固定在沖床上,利用沖床的沖頭帶動沖模,并利用沖壓孔下端口作為切削刃口將產品上的飛邊及毛刺切削掉。由于鑄造汽缸體外側面上設有若干散熱翅片,并且鑄造汽缸體的飛邊及毛刺分布在散熱翅片之間;若采用現有的沖模沖壓的方式去飛邊及毛刺,其對汽缸體的工裝夾具及安裝精度具有很高的要求,否則很容易因汽缸體安裝位置偏離(沖模的沖壓孔與汽缸體偏離)而造成損壞沖模以及汽缸體的散熱翅片被沖壓破壞。另一方面,由于汽缸體的飛邊及毛刺分布在汽缸體中部,采用現有的沖模沖壓方式去飛邊及毛刺時;飛邊及毛刺容易被壓彎,難以徹底去除飛邊及毛刺。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采用技術中的沖模沖壓方式去除鑄造汽缸體上的飛邊及毛刺,不僅容易造成沖模以及汽缸體的散熱翅片被沖壓破壞,而且難以徹底去除飛邊及毛刺的問題;提供一種不僅可以徹底去除汽缸體上的飛邊及毛刺,而且可以保證汽缸體及沖模不被損壞的鑄造汽缸體的去毛刺裝置。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鑄造汽缸體的去毛刺裝置,包括機架,安裝平臺,位于安裝平臺上方的浮動壓削裝置,設置在機架上、用于升降安裝平臺的第一升降裝置及設置在機架上、用于升降浮動壓削裝置的第二升降裝置,所述安裝平臺上設有用于夾緊汽缸體的夾緊工裝;所述浮動壓削裝置包括安裝座板,設置在安裝座板頂面的安裝槽,設置在安裝座板頂面的蓋板及設置在安裝槽內的浮動壓削模塊,所述浮動壓削模塊上設有與汽缸體外輪廓相匹配的壓削孔,所述安裝槽底面及蓋板上分別設有與壓削孔相對應的避讓通孔;浮動壓削模塊通過模塊分型面分割成左、右兩浮動壓削模塊,壓削孔位于左、右浮動壓削模塊之間,且壓削孔的左半部分位于左浮動壓削模塊上,壓削孔的右半部分位于右浮動壓削模塊上;所述安裝槽內的四個側面中有一側面為基準面,且該基準面與模塊分型面相垂直,安裝槽內與基準面相對的側面上、位于模塊分型面左右兩側分別設有與第一導向孔,且第一導向孔與模塊分型面相平行,兩第一導向孔內分別可滑動的設有第一頂桿,且第一頂桿端部設有第一頂壓塊,兩第一頂桿上分別設有第一預應力彈簧,第一預應力彈簧的一端抵靠在安裝槽內側面上,另一端抵靠在第一頂壓塊上;兩第一頂壓塊中的一第一頂壓塊抵靠在左浮動壓削模塊側面上,并使左浮動壓削模塊抵靠在基準面上,另一第一頂壓塊抵靠在右浮動壓削模塊側面上,并使右浮動壓削模塊抵靠在基準面上;安裝槽內與基準面相鄰的兩側面上分別設有至少一個第二導向孔,且第二導向孔與模塊分型面相垂直,各第二導向孔內分別可滑動的設有第二頂桿,且第二頂桿端部設有第二頂壓塊,各第二頂桿上分別設有第二預應力彈簧,第二預應力彈簧的一端抵靠在安裝槽內側面上,另一端抵靠在第二頂壓塊上;各第二頂壓塊中靠左浮動壓削模塊一側的第二頂壓塊抵靠在左浮動壓削模塊側面上,靠右浮動壓削模塊一側的第二頂壓塊抵靠在右浮動壓削模塊側面上;所述浮動壓削模塊上、位于壓削孔下端口邊緣設有倒角,且該倒角在壓削孔下端口處形成截面積由下往上逐漸減小的汽缸體導入口;所述壓削孔內、靠其上端口的內側面與浮動壓削模塊上表面相垂直,且壓削孔上端口邊緣形成用于去毛刺的切削刃口。本方案利用反向思維將壓削孔下端口設計成汽缸體導入口,壓削孔上端口設計呈切削刃口。在實際加工時,通過汽缸體上升來適應浮動壓削模塊,汽缸體上部通過壓削孔下端部的汽缸體導入口導入到壓削孔內,直至汽缸體中部的合模線由汽缸體導入口逐漸往上穿過壓削孔的上端口為止,使汽缸體中部的合模線位于壓削孔上端口的上方;在這個過程中左、右兩浮動壓削模塊可以獨立的進行前后左右浮動,這樣不僅可以極大的降低汽缸體的安裝精度要求,便于實際操作;而且由于左、右兩浮動壓削模塊可以相互獨立的浮動,這樣還可以通過左、右兩浮動壓削模塊的相對移動來適應鑄造汽缸體本身鑄造結構的誤差,使汽缸體可以順利穿過壓削孔;從而保證汽缸體及浮動壓削模塊不被損壞。當汽缸體中部的合模線穿過壓削孔后,汽缸體合模線處的飛邊及毛刺中的一部分被壓削脫落,另一部分飛邊及毛刺將往下折彎;接著第二升降裝置帶動帶動浮動壓削裝置往上移動,并通過壓削孔上端口邊緣的切削刃口將汽缸體合模線處的往下折彎的飛邊及毛刺徹底壓削去除。作為優選,左、右浮動壓削模塊上的壓削孔內側面上具有若干與汽缸體外側面上的散熱翅片一一對應的翅片切口,且各翅片切口貫穿浮動壓削模塊上、下表面;各翅片切口的下端口邊緣設有倒角,且該倒角在翅片切口的下端口處形成截面積由下往上逐漸減小的翅片導入口 ;各翅片切口的上端口邊緣形成用于去毛刺的切削刃口。作為優選,安裝槽內與基準面相對的側面上若干第一限位擋桿,第一限位擋桿與模塊分型面相平行,且第一限位擋桿端部與浮動壓削模塊之間的設有間隙;安裝槽內與基準面相鄰的兩側面上分別設有兩根第二限位擋桿,第二限位擋桿與模塊分型面相垂直,且同一側面上的兩第二限位擋桿位于第二頂壓塊的相對兩側,第二限位擋桿與浮動壓削模塊之間的也設有間隙。本方案結構通過限位擋桿來限位左、右浮動壓削模塊的移動間距,保證浮動壓削模塊的工作穩定性。作為優選,夾緊工裝包括設置在安裝平臺頂面上鎖緊裝置及定位塊;鎖緊裝置包括固定設置在安裝平臺頂面上的凸塊,設置在凸塊上的螺孔及設置在螺孔內的鎖緊螺桿,鎖緊螺桿上朝向定位塊的一端設有壓緊塊;所述定位塊上朝向壓緊塊的一側面上設有定位銷。作為優選,安裝平臺底面上設有豎直導桿,所述機架上、位于安裝平臺下方設有與豎直導桿適配的豎直導套;所述第一升降裝置為升降氣缸。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不僅可以徹底去除汽缸體上的飛邊及毛刺,而且可以保證鑄造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鑄造汽缸體的去毛刺裝置,其特征是,包括機架(1),安裝平臺(2),位于安裝平臺上方的浮動壓削裝置(3),設置在機架上、用于升降安裝平臺的第一升降裝置(11)及設置在機架上、用于升降浮動壓削裝置的第二升降裝置(6),所述安裝平臺上設有用于夾緊汽缸體的夾緊工裝;所述浮動壓削裝置包括安裝座板(31),設置在安裝座板頂面的安裝槽(34),設置在安裝座板頂面的蓋板(32)及設置在安裝槽內的浮動壓削模塊(33),所述浮動壓削模塊上設有與汽缸體外輪廓相匹配的壓削孔(36),所述安裝槽底面及蓋板上分別設有與壓削孔相對應的避讓通孔(4);浮動壓削模塊通過模塊分型面(35)分割成左、右兩浮動壓削模塊(33a、33b),壓削孔位于左、右浮動壓削模塊之間,且壓削孔的左半部分位于左浮動壓削模塊上,壓削孔的右半部分位于右浮動壓削模塊上;所述安裝槽(34)內的四個側面中有一側面為基準面(34a),且該基準面與模塊分型面相垂直,安裝槽內與基準面相對的側面上、位于模塊分型面左右兩側分別設有與第一導向孔,且第一導向孔與模塊分型面相平行,兩第一導向孔內分別可滑動的設有第一頂桿(13),且第一頂桿端部設有第一頂壓塊(14),兩第一頂桿上分別設有第一預應力彈簧(12),第一預應力彈簧的一端抵靠在安裝槽內側面上,另一端抵靠在第一頂壓塊上;兩第一頂壓塊中的一第一頂壓塊抵靠在左浮動壓削模塊側面上,并使左浮動壓削模塊抵靠在基準面上,另一第一頂壓塊抵靠在右浮動壓削模塊側面上,并使右浮動壓削模塊抵靠在基準面上;安裝槽內(34)與基準面(34a)相鄰的兩側面上分別設有至少一個第二導向孔,且第二導向孔與模塊分型面相垂直,各第二導向孔內分別可滑動的設有第二頂桿(19),且第二頂桿端部設有第二頂壓塊(17),各第二頂桿上分別設有第二預應力彈簧(18),第二預應力彈簧的一端抵靠在安裝槽內側面上,另一端抵靠在第二頂壓塊上;各第二頂壓塊中靠左浮動壓削模塊一側的第二頂壓塊抵靠在左浮動壓削模塊側面上,靠右浮動壓削模塊一側的第二頂壓塊抵靠在右浮動壓削模塊側面上;所述浮動壓削模塊上、位于壓削孔(36)下端口邊緣設有倒角,且該倒角在壓削孔下端口處形成截面積由下往上逐漸減小的汽缸體導入口;所述壓削孔內、靠其上端口的內側面與浮動壓削模塊上表面相垂直,且壓削孔上端口邊緣形成用于去毛刺的切削刃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海波,盛世文,陳金鶴,劉海茅,許偉豐,陳偉文,
申請(專利權)人:瑞安市銳波汽缸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