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運輸車輛的底板結構。運輸車輛的細長底板包括連接在一起而具有第一側邊和第二側邊的多個底板片段以及與該底板的下表面成一體且從該下表面向下延伸的多個懸掛件。該底板具有通過限定網格結構的一個或多個連接板元件與下表面隔開的上表面。各懸掛件可以具有倒置的T形結構。懸掛件適于允許車底配件經由緊固件夾緊或緊固在懸掛件上。至少一個倒置的T形結構和底板的側梁的向下延伸部分適于允許車底配件夾緊在該至少一個T形結構和該向下延伸部分上。可以在至少一個倒置的T形結構和底板的側梁的向下延伸部分中包括緊固件孔以接納保持運輸車輛的車底配件的緊固件。(*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用于車輛的底板結構
本技術一般地涉及運輸車輛的底板結構,更具體地涉及運輸車輛的底板結構的下表面的懸掛元件。
技術介紹
在本領域中眾所周知的是:運輸車輛的底板結構例如包括但不限于旅客自動輸送機(APM)。現有的底板結構包括大致延伸車輛的整個長度的多個鋁制擠出件。多個鋁制擠出件形成底板結構的兩側的表面。順便提及,底板結構包括形成在多個鋁制擠出件中的多個T形溝槽。這些底板結構的主要缺點之一是車底配件必須定位在運輸車輛上的不利方式。T形溝槽需要使用者將車底配件的安裝部件插入溝槽內并沿著溝槽的槽溝滑動直到安裝部件定位在所需位置為止。鑒于上述情況,存在對運輸車輛的底板結構的需要,該底板結構與現有的底板結構相比設計簡化且制造經濟。還存在對將車底配件安裝到運輸車輛上的改進方法的需要。
技術實現思路
在一個實施例中,提供一種用于運輸車輛的底板結構。所述底板結構包括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細長底板以及與所述底板的下表面成一體并且從所述底板的所述下表面向下延伸的多個懸掛件。所述底板可以包括彼此連接以形成連續的底板表面的多個底板片段。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底板片段可以由鋁制擠出件構成。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底板可以包括至多兩種不同類型的底板片段。所述底板的所述上表面可以通過限定網格結構的一個或多個連接板元件與所述底板的所述下表面隔開。在一個實施例中,每個懸掛件可以是倒置的T形結構。所述倒置的T形結構可以適于與所述運輸車輛的車底配件連接。每個懸掛件可以包括從所述底板的所述下表面向下延伸的兩個支腳以及從所述支腳的底部向所述底板的第一側邊和第二側邊沿橫向延伸的基部。所述懸掛件的所述支腳可以在所述底板的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之間延伸。所述基部可以具有比一個支腳的厚度大的厚度。在另一個實施例中,至少一個倒置的T形結構和所述底板的側梁的向下延伸部分共面以便允許車底配件與所述至少一個T形結構和所述向下延伸部分連接。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至少一個倒置的T形結構的所述基部和所述底板的所述側梁的所述向下延伸部分可以包括適于接納緊固件的緊固件孔,所述緊固件將所述運輸車輛的所述車底配件保持在所述至少一個T形結構的所述基部和所述向下延伸部分上。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至少一個倒置的T形結構的所述基部和所述底板的所述側梁的所述向下延伸部分可以適于與夾子配合,所述夾子與所述車底配件連接以將所述車底配件保持在所述至少一個T形結構的所述基部和所述向下延伸部分上。所述車底配件也可以僅僅通過所述倒置的T形結構利用夾持或經由適當的緊固件來保持。【附圖說明】圖1是具有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的底板結構的運輸車輛的側視圖。圖2是圖1所示底板結構的獨立透視圖。圖3是圖2所示底板結構的俯視圖。圖4是圖2所示底板結構的側視圖。圖5是圖4所示底板結構的包括一個側梁的部分的側視圖。圖6是沿著圖3中的線A-A截取的剖面。圖7A和7B是根據一個實施例的圖6所示底板結構的畫圈部分的放大獨立視圖。圖8A和8B是根據另一個實施例的圖6所示底板結構的畫圈部分的放大獨立視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在下文中進行描述,本技術中的術語“上”、“下”、“右”、“左”、“豎直”、“水平”、“頂部”、“底部”、“橫向”、“縱向”及其派生詞按照在附圖中的朝向(方位)來表達含義。然而,應當理解的是:本技術具有可選(可替換)的變型和步驟順序,除非有相反的明文規定。還應當理解的是:在附圖中示出并在后面的說明書中描述的具體裝置和方法僅僅是本技術的示例性實施例。因此,與在本文中披露的實施例有關的具體尺寸和其他物理特性不應當被認為是限制性的。參照圖1,在本申請的上下文中出現的底板10設置在運輸車輛20上。運輸車輛20最好適于公路或鐵路行駛。運輸車輛20可以具有預定路徑上的自動導向或者可以具有操作者,該操作者沿著預定路徑或操作者選擇的路徑控制運輸車輛20的導向。在圖1所示的一個實施例中,運輸車輛20包括多個車輪30。每個車輪30可以與轉向架(未示出)連接以限定車輪組。多個車輪30中的每一個具有充氣輪胎40,充氣輪胎40與路面接觸并給運輸車輛20提供牽引力。在可選實施例中,多個車輪30中的每一個可以不使用充氣輪胎40而是適于在鐵路的鐵軌(未示出)上使用的凸緣車輪。多個運輸車輛20可以連接在一起。多個車輪30支撐車輛底盤50,車輛底盤50轉而支撐底板10。底板10可以支撐車身60。如圖1所示,車身60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門洞70。每個門洞70可以包括車門80,車門80可以打開和關閉以提供受控制的向車身60的內部的進入和從車身60的內部的外出。在車身60上還可以設置有一個或多個車窗90。門洞70和車窗90可以設置在運輸車輛20的兩個側面中的一個或兩個上。參照圖2,底板10被示出為與運輸車輛20分離。底板10具有大致矩形的形狀并且由接合在一起以形成作為單一結構的底板10的多個底板片段100a -1OOc構成。相鄰的底板片段100a -1OOc可以通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知的焊接、鉚接、緊固或其他機械連接方式來接合在一起。底板片段100a -1OOc中的每一個可以使用金屬擠出工藝來形成。在可選實施例中,底板10也可以形成為單一的整體結構。如圖6所示,底板10在其中央部分中包括具有相等寬度且側邊與側邊接合在一起的多個第一底板片段100a。底板10還包括位于底板片段IOOa的相反橫向兩側的至少一個第二底板片段100b。最外面的底板片段IOOb的外側邊與第三底板片段IOOc接合在一起,第三底板片段IOOc的尺寸分別與第一底板片段IOOa的尺寸和第二底板片段IOOb的尺寸不同。每個第三底板片段IOOc的最外側邊與在下文中描述的側梁140中的一個成一體。在可選實施例中,第二底板片段IOOb可以被多個底板片段IOOa代替以便在底板10中僅僅使用兩種不同類型的底板片段。底板10具有相反的上表面110和下表面120。上表面110通過底板10的形成網格結構的一個或多個連接板元件130與下表面120隔開,連接板元件130用于增加底板10的強度而不會相應地增加重量。底板10最好由鋁、鋁合金或其他輕質材料制成。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會了解:底板10可以使用任何金屬材料、復合材料或其組合來構成。參照圖3至圖5并且繼續參照圖2,底板10包括沿著底板10的縱向長度位于底板10的橫向兩側的側梁140。每個側梁140相對于底板10的上表面110豎直地向上延伸并且/或者相對于底板10的下表面120豎直地向下延伸。另外,每個側梁140大致沿著底板10的整個長度水平地延伸。底板10限定容納多個車輪30 (圖1所示)中的每一個的輪井(未示出)的多個輪井切除部150。每個切除部150大致為矩形并且從包括位于底板10的相反兩側的一體側梁140的組裝好的底板10中被切除。在圖2中可以最好地看出,切除部150在靠近側梁140的位置貫通底板10。切除部150最好形成為靠近側梁140但是不會破壞側梁140的連續性。每個側梁140可以限定一個或多個門洞凹部160,門洞凹部160至少部分地延伸到側梁140的相對于底板10的上表面110向上延伸的豎直部分中。門洞凹部160很好地降低了側梁140相對于上表面110形成的唇邊的豎直高度以便減少或消除乘客橫穿底板10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運輸車輛的底板結構,所述底板結構包括:細長底板,其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多個懸掛件,其與所述底板的下表面成一體并且從所述底板的所述下表面向下延伸。
【技術特征摘要】
2013.02.25 US 61/768,7281.一種用于運輸車輛的底板結構,所述底板結構包括: 細長底板,其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 多個懸掛件,其與所述底板的下表面成一體并且從所述底板的所述下表面向下延伸。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由連接在一起的多個底板片段構成。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的所述上表面通過限定網格結構的一個或多個連接板元件與所述底板的所述下表面隔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結構,其特征在于, 每個懸掛件是倒置的T形結構。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底板結構,其特征在于, 每個倒置的T形結構適于允許車底配件與所述T形結構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底板結構,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個倒置的T形結構和所述底板的側梁的向下延伸部分共面以便允許所述車底配件與所述T形結構和所述向下延伸部分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底板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個倒置的T形結構和所述底板的所述側梁的所述向下延伸部分包括緊固件孔,所述緊固件孔接納緊固件以將所述運輸車輛的所述車底配件保持在所述至少一個T形結構和所述向下延伸部分上。8...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斯科特·穆爾,詹姆斯·格雷戈里·史密斯,
申請(專利權)人:勃姆巴迪爾運輸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德國;DE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