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反應釜溫度控制的液體分配器,其包括進料導管和用于控制所述進料導管進料的進料電控閥,所述進料導管的輸出端連接有盤管,所述盤管的外周側設置有若干噴孔;所述進料電控閥與設置在反應釜內的物料溫度傳感器及進料輸送泵進行聯(lián)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在盤管的外周側和底部設置兩圈噴孔,使物料形成噴霧狀,向反應釜的各個方向均勻噴灑含氫硅油,達到與反應釜內已有的物料迅速均勻混合的效果,對促進主反應的正常進行起到促進作用,并減少副反應的發(fā)生,從而提高反應的收益率。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反應釜溫度控制的液體分配器。
技術介紹
泡沫穩(wěn)定劑的合成是通過烯丙基聚醚與含氫硅油在催化劑的作用下進行接枝反應實現(xiàn)的。通常的原料投料方式不外乎兩種:一種方式是將烯丙基聚醚與含氫硅油先后加入反應釜中,攪拌混合均勻,升溫到反應溫度,加入催化劑以啟動接枝反應。另一種加料方式是先將烯丙基聚醚加入到反應釜中,升溫到反應溫度時,加入催化劑,然后加入含氫硅油開始反應。第一種投料方式的缺點是在反應開始后反應放熱太快(該反應是強放熱反應),導致物料溫度升高過快,若溫度超過一定范圍,過高的溫度可能導致催化劑破壞失活,從而影響反應的正常進行(反應不完全,副反應太多)。第二種加料方式中,如果含氫硅油的加料速度太快,也會導致反應放熱太快,物料溫升過快導致催化劑破壞失活。因此控制反應物料的溫升速率在合適范圍內對反應的成功至關重要。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用于反應釜溫度控制的液體分配器,以控制含氫硅油的加料速率,使烯丙基聚醚與含氫硅油的接枝反應達到理想的物料溫度控制效果。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反應釜溫度控制的液體分配器,其包括進料導管和用于控制所述進料導管進料的進料電控閥,所述進料導管的輸出端連接有盤管,所述盤管的外周側設置有若干噴孔;所述進料電控閥與設置在反應釜內的物料溫度傳感器及進料輸送泵進行聯(lián)控。進一步地,所述進料導管的輸出端通過多通管與所述盤管連接。進料導管與盤管之間通過多通管連接,使液體物料能夠更加均勻和快速地進入盤管內。進一步地,所述進料導管的輸出端與所述多通管的輸入端管口連接,所述盤管與所述多通管的其余管口連接。進一步地,所述多通管為十字形管。十字形管既能實現(xiàn)進料的速度和均勻度要求,又能節(jié)省本技術液體分配器的制造成本。進一步地,所述盤管的底部設置有若干噴孔,盤管的外周側和底部設置噴孔,使物料形成噴霧狀,向反應釜的各個方向均勻噴灑含氫硅油,達到與釜內已有的物料迅速均勻混合的效果。進一步地,所述盤管為圓形盤管,一方面適應反應釜的形狀,另一方面節(jié)省設備的制造成本。進一步地,所述噴孔均勻分布于所述盤管的外周側和底部,噴孔均勻分布,使反映更加迅速均勻。進一步地,所述噴孔的直徑為I?5毫米,該噴孔的孔徑尺寸保證液體在壓力下形成噴霧狀。工作原理:進料導管上裝有進料電控閥,進料電控閥與設置在反應釜內的物料溫度傳感器及進料輸送泵進行聯(lián)控。反應開始時含氫硅油通過進料輸送泵進入反應釜內,溫度開始上升。反應釜內物料溫度上升到一個預設的溫度上限時,物料溫度傳感器將信號反饋給進料電控閥及進料輸送泵,進料電控閥與進料輸送泵關閉,停止含氫硅油進料。當反應釜內含氫硅油消耗完畢,反應釜內物料逐漸降溫,達到一個設定的下限值時,物料溫度傳感器傳遞的信號重新啟動進料電控閥與進料輸送泵,含氫硅油開始再次進入反應釜內。本技術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通過在盤管的外周側和底部設置兩圈噴孔,使物料形成噴霧狀,向反應釜的各個方向均勻噴灑含氫硅油,達到與反應釜內已有的物料迅速均勻混合的效果,對主反應的正常進行起到促進作用,并減少副反應的發(fā)生,從而提尚反應的收益率。【附圖說明】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技術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制。在附圖中: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實施例中盤管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yōu)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如圖1和圖2所示,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反應釜溫度控制的液體分配器,其包括進料導管I和用于控制進料導管I進料的進料電控閥2,進料導管I的輸出端連接有盤管3,盤管3的外周側設置有若干噴孔4 ;進料電控閥2與設置在反應釜內的物料溫度傳感器5及進料輸送泵6進行聯(lián)控。進料導管I的輸出端通過十字形管與盤管3連接。進料導管I與盤管3之間通過十字形管7連接,使液體物料能夠更加均勻和快速的進入盤管2內。十字形管7既能實現(xiàn)進料的速度和均勻度要求,又能節(jié)省本技術液體分配器的制造成本。進料導管I的輸出端與十字形管7的輸入端管口連接,盤管與十字形管7的其余管口連接。在本實施例中,盤管2的外周側和底部設置噴孔4,使物料形成噴霧狀,向反應釜的各個方向均勻噴灑含氫硅油,達到與反應釜內已有的物料迅速均勻混合的效果。在本實施例中,盤管2為圓形盤管,一方面適應反應釜的形狀,另一方面節(jié)省設備的制造成本。在本實施例中,噴孔4均勻分布于盤管3的外周側和底部,噴孔4均勻分布,使反應更加迅速均勻。在本實施例中,噴孔4的直徑為I?5毫米,該噴孔4的孔徑尺寸保證液體在壓力下形成噴霧狀。工作原理:進料導管I上裝有進料電控閥2,進料電控閥2與設置在反應釜內的物料溫度傳感器5及進料輸送泵6進行聯(lián)控。反應開始時含氫硅油通過進料輸送泵6進入反應釜內,溫度開始上升。反應釜內物料溫度上升到一個預設的溫度上限時,物料溫度傳感器5將信號反饋給進料電控閥2及進料輸送泵6,進料電控閥2與進料輸送泵6關閉,停止含氫硅油進料。當反應釜內含氫硅油消耗完畢,反應釜內物料逐漸降溫,達到一個預設的下限值時,物料溫度傳感器5傳遞的信號重新啟動進料電控閥2與進料輸送泵,含氫硅油開始再次進入反應釜內。本技術通過在盤管的外周側和底部設置兩圈噴孔,使物料形成噴霧狀,向反應釜的各個方向均勻噴灑含氫硅油,達到與反應釜內已有的物料迅速均勻混合的效果,對促進主反應的正常進行起到促進作用,并減少副反應的發(fā)生,從而提高反應的收益率。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用于反應釜溫度控制的液體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進料導管和用于控制所述進料導管進料的進料電控閥,所述進料導管的輸出端連接有盤管,所述盤管的外周側設置有若干噴孔;所述進料電控閥與設置在反應釜內的物料溫度傳感器及進料輸送泵進行聯(lián)控。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反應釜溫度控制的液體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導管的輸出端通過多通管與所述盤管連接。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反應釜溫度控制的液體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導管的輸出端與所述多通管的輸入端管口連接,所述盤管與所述多通管的其余管口連接。4.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反應釜溫度控制的液體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管為十字形管。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反應釜溫度控制的液體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盤管的底部設置有若干噴孔。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反應釜溫度控制的液體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盤管為圓形盤管。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反應釜溫度控制的液體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孔均勻分布于所述盤管的外周側和底部。8.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7所述的用于反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反應釜溫度控制的液體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進料導管和用于控制所述進料導管進料的進料電控閥,所述進料導管的輸出端連接有盤管,所述盤管的外周側設置有若干噴孔;所述進料電控閥與設置在反應釜內的物料溫度傳感器及進料輸送泵進行聯(lián)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王孝年,林斌,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思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