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建筑隔震支座更換用插入梁式頂升裝置,旨在提供一種使用方便且可有效降低建筑隔震支座更換難度的裝置。它包括使用時從兩側分別插入襯板孔內的第一插板、第二插板,固定連接于第一插板一端的第一支撐塊,固定連接于第二插板一端的第二支撐塊;所述第一支撐塊上設置有供第二插板端部伸入的第一孔且設置有固定第二插板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二支撐塊上設置有供第一插板端部伸入的第二孔且設置有固定第一插板的第二螺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分體形式的頂升裝置,不僅結構簡單,易于制造,而且裝拆方便,能有效提高隔震支座更換的效率,降低更換難度并有效降低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隔震支座
,尤其是涉及一種建筑隔震支座更換用插入梁式頂升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的隔震支座安裝于地腳基礎與建筑物支承之間,當需要更換時,必須向上方頂升,使其產生一個間隙并拆除上下連接螺栓,才能將隔震支座橫向移出。在隔震支座頂升產生間隙時,對于龐大的建筑來說是很困難的,其難度在于:通常更換的是若干柱中的一個,受力是設計正常值的數倍,靠柱周圍梁和樓板的變形而獲得間隙。故柱上的受力點設置、上下頂升點設計都是關鍵因素。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便于隔震支座更換的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可有效降低更換難度的建筑隔震支座更換用的頂升裝置。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種建筑隔震支座更換用插入梁式頂升裝置,用于上承座和下承座的頂升,所述上承座及下承座上設置有對應的襯板孔;其包括使用時從兩側分別插入襯板孔內的第一插板、第二插板,固定連接于第一插板一端的第一支撐塊,固定連接于第二插板一端的第二支撐塊;所述第一支撐塊上設置有供第二插板端部伸入的第一孔且設置有固定第二插板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二支撐塊上設置有供第一插板端部伸入的第二孔且設置有固定第一插板的第二螺栓。優選的是,所述第一螺栓為四個。優選的是,所述第二螺栓為四個。優選的是,所述第一支撐塊為矩形塊且側面設置有減重槽。優選的是,所述第二支撐塊為矩形塊且側面設置有減重槽。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優點:本技術采用分體形式的頂升裝置,不僅結構簡單,易于制造,而且裝拆方便,能有效提高隔震支座更換的效率,降低更換難度并有效降低成本?!靖綀D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隔震支座安裝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用于隔震支座更換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地腳螺栓,2-下承座,21-襯板孔,31-第一插板,32-第二插板,33-第一孔,34-第二孔,35-第一支撐塊,36-第二支撐塊,37-第一螺栓,38-第二螺栓,4-千斤頂,5-隔震支座,6-上承座。【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炯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付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圖1所示為隔震支座安裝時的結構示意圖,圖中,隔震支座5安裝于上承座6和下承座2之間,下承座2通過地腳螺栓I安裝于地面,上承座6和下承座2均設置有襯板孔21,隔震支座5更換時需要將上承座6和下承座2頂升分離。圖2所示建筑隔震支座更換用插入梁式頂升裝置,用于上承座6和下承座2的頂升,所述上承座6及下承座2上設置有對應的襯板孔21 ;所述頂升裝置包括使用時從兩側分別插入襯板孔21內的第一插板31、第二插板32,固定連接于第一插板31左端的第一支撐塊35,固定連接于第二插板32右端的第二支撐塊36 ;所述第一支撐塊35上設置有供第二插板32左端伸入的第一孔33,同時設置有固定第二插板32的第一螺栓37,所述第二支撐塊36上設置有供第一插板31右端伸入的第二孔34,同時設置有固定第一插板31的第二螺栓38。其中,所述第一螺栓37為四個,第二螺栓38也為四個。所述第一支撐塊35及第二支撐塊36均為矩形塊且側面設置有減重槽,在保證有效支撐的同時降低重量。圖3所示為本技術用于隔震支座更換時的結構示意圖,頂升作業前,將兩套成對的第一插板31、第二插板32分別組合在下承座2和上承座6上,通過第一螺栓37和第二螺栓38將第一插板31、第二插板32連成一體。頂升作業時,在下承座2與上承座6之間的兩個第一支撐塊35之間,以及下承座2與上承座6之間的兩個第二支撐塊36之間分別放入兩個千斤頂4,并將隔震支座5上下的兩組連接螺栓拆除,即可進行頂升作業,以方便更換隔震支座5。本技術采用分體形式的頂升裝置,不僅結構簡單,易于制造,而且裝拆方便,能有效提高隔震支座更換的效率,降低更換難度并有效降低成本。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局鳈囗棥?.一種建筑隔震支座更換用插入梁式頂升裝置,用于上承座和下承座的頂升,所述上承座及下承座上設置有對應的襯板孔;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時從兩側分別插入襯板孔內的第一插板、第二插板,固定連接于第一插板一端的第一支撐塊,固定連接于第二插板一端的第二支撐塊;所述第一支撐塊上設置有供第二插板端部伸入的第一孔且設置有固定第二插板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二支撐塊上設置有供第一插板端部伸入的第二孔且設置有固定第一插板的第二螺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建筑隔震支座更換用插入梁式頂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為四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建筑隔震支座更換用插入梁式頂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栓為四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建筑隔震支座更換用插入梁式頂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塊為矩形塊且側面設置有減重槽。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建筑隔震支座更換用插入梁式頂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撐塊為矩形塊且側面設置有減重槽。【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建筑隔震支座更換用插入梁式頂升裝置,旨在提供一種使用方便且可有效降低建筑隔震支座更換難度的裝置。它包括使用時從兩側分別插入襯板孔內的第一插板、第二插板,固定連接于第一插板一端的第一支撐塊,固定連接于第二插板一端的第二支撐塊;所述第一支撐塊上設置有供第二插板端部伸入的第一孔且設置有固定第二插板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二支撐塊上設置有供第一插板端部伸入的第二孔且設置有固定第一插板的第二螺栓。本技術采用分體形式的頂升裝置,不僅結構簡單,易于制造,而且裝拆方便,能有效提高隔震支座更換的效率,降低更換難度并有效降低成本?!綢PC分類】E04G23/02【公開號】CN204876622【申請號】CN201520432691【專利技術人】單慶斌, 王念, 趙翠翠 【申請人】云南昆鋼鋼結構有限公司【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申請日】2015年6月23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建筑隔震支座更換用插入梁式頂升裝置,用于上承座和下承座的頂升,所述上承座及下承座上設置有對應的襯板孔;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時從兩側分別插入襯板孔內的第一插板、第二插板,固定連接于第一插板一端的第一支撐塊,固定連接于第二插板一端的第二支撐塊;所述第一支撐塊上設置有供第二插板端部伸入的第一孔且設置有固定第二插板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二支撐塊上設置有供第一插板端部伸入的第二孔且設置有固定第一插板的第二螺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單慶斌,王念,趙翠翠,
申請(專利權)人:云南昆鋼鋼結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云南;5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