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地鐵大型懸掛合鍛工裝及合鍛工藝,合鍛工裝包括結構相同的鍛模上、下模,在上、下模上均設置有卡壓型腔和終鍛型腔。通過合鍛工裝,采用兩件合鍛再鍛后鋸開,實現該類鍛件的批量模鍛生產。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積極效果是:采用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合鍛工裝和工藝生產的產品金屬流線沿產品外形分布、內部質量較好、產品性能完全滿足設計要求并提高產量,節約了原材料,降低了生產成本,極大地促進了行業的發展及科學技術的進步。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一火次、一套工裝鍛造成型,將兩件配套的左、右懸掛合并后一體化卡壓、模鍛,再鋸切分開。該方法能夠大幅度的降低生產成本及提高產品質量,同時也提高了模鍛工序的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地鐵大型懸掛鍛造
,尤其是涉及一種地鐵大型懸掛合鍛工裝及合鍛工藝。
技術介紹
目前地鐵大型懸掛件,通常采用單件鍛造,材料消耗高,生產效率低,工裝成本高,且成型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地鐵大型懸掛合鍛工裝及合鍛工藝,通過自行設計的合鍛工裝,采用兩件合鍛再鍛后鋸開,實現該類鍛件的批量模鍛生產。采用本專利技術生產的產品金屬流線沿產品外形分布、內部質量較好、產品性能完全滿足設計要求并提高產量,節約了原材料,降低了生產成本,極大地促進了行業的發展及科學技術的進步。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地鐵大型懸掛合鍛工裝,包括結構相同的鍛模上、下模,在上、下模上均設置有卡壓型腔和終鍛型腔。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地鐵大型懸掛合鍛工藝,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下料:根據懸掛要求的材質,通過三維造型截取多個截面測量兩件鍛件合并后的最大截面,選取相應的材料規格,測算下料重量、長度,然后使用帶鋸床鋸切下料;步驟二、加熱:采用具有自動控溫功能的雙室式天然氣加熱爐,將坯料加熱到始鍛溫度;步驟三、卡壓:用裝取料機將加熱到始鍛溫度的坯料從加熱爐中夾出,再將坯料對稱擺放在卡壓型腔中間,然后錘擊將坯料兩側拍扁,展寬到與終鍛型腔匹配的尺寸,當模具上下模的承擊面貼緊時即完成坯料的卡壓分料;步驟四、模鍛:將步驟三卡壓后的坯料放入終鍛型腔,使坯料在左右方向自動對中,并調整好坯料在型腔中的前后位置后開始鍛造,鍛造設備采用16t電液模鍛錘;步驟五、切邊:在切邊壓機上切邊,切邊完后返回模鍛錘熱校正,修復切邊產生的變形;步驟六、正火:按懸掛材質、性能要求,將懸掛件在熱處理料盤上平穩、整齊擺放,然后將試棒與懸掛件同爐正火熱處理;步驟七、拋丸:將熱處理后的懸掛在旋轉式拋丸機上兩面拋丸;步驟八、探傷:根據鍛件的最大截面,使用通用的8D測算法,計算鍛件的周向、縱向磁化電流,設定鍛件磁粉探傷的夾持方向,按照磁粉濕法連續法探傷工藝,在探傷機上探傷;步驟九、打磨:根據懸掛工藝要求,打磨探傷發現的缺陷及表面缺陷;步驟十、鋸切:將懸掛在鋸切面上對中劃線后,直接放在鋸切工裝平臺上,調整劃線與鋸條對齊后壓緊鍛件,開啟帶鋸床,夾緊鋸切工裝進行鋸切;鋸切完畢發往機加工工序。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積極效果是:本專利技術采用一火次、一套工裝鍛造成型。由于單個鍛件各個截面變化較大,無論從坯料的分布還是成型都比較困難,故采用兩件合鍛方案。本方案根據懸掛的結構特點,設計出兩件合鍛的工裝,將兩件配套的左、右懸掛合并后一體化卡壓、模鍛,再鋸切分開。該方法能夠大幅度的降低生廣成本及提尚廣品質量,同時也提尚了t旲鍛工序的生廣效率。經本方案生產的鍛件成型好、內部金屬致密纖維流線沿軸向分布,材料消耗低,鍛件在加工過程中加工量小。本方案產品在效提升質量、降低物耗的同時也減少了加工廠家的加工成本并極大促進產品性能的提升。【附圖說明】本專利技術將通過例子并參照附圖的方式說明,其中:圖1是本專利技術合鍛工裝的三視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一、一種地鐵大型懸掛合鍛工裝,如圖1所示,包括:鍛模上下模1、終鍛型腔2、卡壓型腔3。將卡壓型腔3設計在操作者左側,卡壓型腔上下模對稱,便于操作及控制卡壓后的坯料厚度。將終鍛型腔2設計在燕尾中心線偏右,考慮了鍛件的打擊中心及卡壓型腔3與終鍛型腔2之間的壁厚,有利于提高鍛模的壽命。1、左側為卡壓型腔3,前后左右上下對稱設計,卡壓時能將坯料兩側拍扁,展寬到與終鍛型腔匹配的尺寸;2、中間為終鍛型腔2,卡壓后的坯料能在左右方向自動對中,只需稍稍調整坯料在型腔中的前后位置即可鍛造;二、鍛造后的合鍛鍛件產品為左右合二為一,通過鍛件上的Z(左)、Y(右)標記予以區分;三、設計制作鋸切工裝,將該鍛件直接放在鋸切平臺上,通過劃線對中,然后與鋸條對齊后壓緊鍛件即可鋸切,將合鍛鍛件鋸切后,根據鍛件上的Ζ、Υ標記,分別加工成左懸掛及右懸掛成品。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地鐵大型懸掛合鍛工藝,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下料:根據本懸掛要求的材質,通過三維造型截取多個截面測量兩件鍛件合并后的最大截面,選取合適的材料規格,測算下料重量、長度,然后使用帶鋸床鋸切下料;步驟二、加熱:使用能自動控溫的雙室式天然氣加熱爐,按坯料材質要求的始鍛溫度設定加熱爐的加熱溫度值,通過加熱爐自動控制加熱過程而將坯料加熱到始鍛溫度;步驟三、卡壓:當坯料加熱到始鍛溫度后,用裝取料機將從加熱爐中夾出,再將坯料對稱擺放在卡壓型腔中間,然后錘擊,當模具上下模承擊面貼緊時即可完成坯料的卡壓分料;步驟四、模鍛:模鍛設備采用16t電液模鍛錘。鍛模設計為卡壓型腔及終鍛型腔,其中卡壓型腔用于坯料的分料、終鍛型腔用于鍛件的最終成型。工藝為兩件合鍛,降低了單件鍛造的難度,節約了鍛造用原材料及工裝費用,提高了生產效率。步驟五、切邊:在配套的切邊壓機上切邊,切邊完后返回模鍛錘熱校正,修復切邊產生的變形;步驟六、正火:按懸掛材質、性能要求,將懸掛件在熱處理料盤上平穩、整齊擺放,然后將試棒與懸掛件同爐正火熱處理;步驟七、拋丸:將熱處理后的懸掛在旋轉式拋丸機上兩面拋丸;步驟八、探傷:根據鍛件的最大截面,使用通用的8D測算法,計算鍛件的周向、縱向磁化電流,設定鍛件磁粉探傷的夾持方向,編制本鍛件單獨的磁粉濕法連續法探傷工藝,選擇在CEW6000型探傷機上探傷;步驟九、打磨:根據懸掛工藝要求,打磨探傷發現的缺陷及表面缺陷;步驟十、鋸切:針對本懸掛兩件合鍛結合處的結構特點,其鋸縫寬度、鋸切面的垂直度要求都較高,再考慮到帶鋸床夾持鍛件的能力,因而專門設計、制作出鋸切專用工裝。本工裝不僅能將鍛件放置水平,還能有利于帶鋸床的夾持。操作者只需通過在鋸切面上簡單的對中劃線,然后將本懸掛直接放在鋸切工裝平臺上,調整劃線與鋸條對齊后壓緊鍛件,開啟帶鋸床,夾緊鋸切工裝即可鋸切;鋸切完畢即可發往機加工工序。【主權項】1.一種地鐵大型懸掛合鍛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結構相同的鍛模上、下模,在上、下模上均設置有卡壓型腔和終鍛型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鐵大型懸掛合鍛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壓型腔設置在左側,終鍛型腔設置在燕尾中心線偏右位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鐵大型懸掛合鍛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壓型腔為前后、左右和上下對稱。4.一種地鐵大型懸掛合鍛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下料: 根據懸掛要求的材質,通過三維造型截取多個截面測量兩件鍛件合并后的最大截面,選取相應的材料規格,測算下料重量、長度,然后使用帶鋸床鋸切下料; 步驟二、加熱: 采用具有自動控溫功能的雙室式天然氣加熱爐,將坯料加熱到始鍛溫度; 步驟三、卡壓: 用裝取料機將加熱到始鍛溫度的坯料從加熱爐中夾出,再將坯料對稱擺放在卡壓型腔中間,然后錘擊將坯料兩側拍扁,展寬到與終鍛型腔匹配的尺寸,當模具上下模的承擊面貼緊時即完成坯料的卡壓分料; 步驟四、模鍛: 將步驟三卡壓后的坯料放入終鍛型腔,使坯料在左右方向自動對中,并調整好坯料在型腔中的前后位置后開始模鍛,鍛造設備采用16t電液模鍛錘; 步驟五、切邊: 在切邊壓機上切邊,切邊完后返回模鍛錘熱校正,修復切邊產生的變形; 步驟六、正火: 按懸掛材質、性能要求,將懸掛件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地鐵大型懸掛合鍛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結構相同的鍛模上、下模,在上、下模上均設置有卡壓型腔和終鍛型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駱建榮,
申請(專利權)人:南車資陽機車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