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底部帶有槽道的新型混凝土橋面板,屬于橋梁施工技術領域,它包括多塊混凝土橋面板節段,混凝土橋面板節段之間通過膠接連接;混凝土橋面板節段的底部設置有多個槽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運輸、安裝方便,通過在混凝土橋面板底端設置一個與鋼梁配合的槽道可以形成一種新型自鎖鋼混連接件從而有效地解決了鋼混結合面腐蝕、混凝土開裂、后澆混凝土質量難以控制等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混凝土橋面板,屬于橋梁施工
,尤其涉及一種底部預留有凹槽的新型混凝土橋面板。
技術介紹
在橋梁建設領域,鋼混組合結構可以有效降低自身重量,提高跨越能力,應用范圍和前景廣闊。鋼混組合結構中的組合施工通常采用后澆焊釘預留孔或分塊混凝土板間接縫的方式,即將預制橋面板事先吊裝至鋼梁上方,后通過后澆混凝土實現鋼混結合。對于組合結構橋梁來說,由于鋼梁及混凝土板可以分別在工廠制造,鋼梁可作為平臺實現現場安裝而無需搭建模板,具備裝配化施工條件。但是對于普通的鋼-混凝土組合梁,會存在鋼混結合面腐蝕、混凝土開裂、后澆混凝土質量難以控制等問題,因此,需要一種新型一種有利于鋼混組合結構高效裝配化的新型連接技術和適用于該連接技術的橋面板。在中國技術專利說明書CN203741713U中公開了一種預應力混凝土橋面板,其包括混凝土橋面板和用于使混凝土橋面板沿其縱向產生預壓力的預應力裝置,預應力裝置包括分列于所述混凝土橋面板縱向兩端的兩個錨固墻和固定連接于兩錨固墻之間的預應力筋。該技術雖然結構簡單、穩固可靠且施工方便快速,但是該技術不能很好的解決鋼混結合面腐蝕、混凝土開裂、后澆混凝土質量難以控制等問題,同時,該混凝土橋面板采用一體成型,不便于運輸和安裝。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底部帶有槽道的新型混凝土橋面板,其不僅結構簡單、運輸、安裝方便,而且能夠與鋼梁配合實現一種新型自鎖鋼混連接件,從而解決了鋼混結合面腐蝕、混凝土開裂、后澆混凝土質量難以控制等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了這樣一種底部帶有槽道的新型混凝土橋面板,其包括多塊混凝土橋面板節段,所述混凝土橋面板節段之間通過膠接連接;所述混凝土橋面板節段的底部設置有多個槽道。在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槽道為表面經過粗糙化處理的預留凹槽。在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預留凹槽為鍵齒形凹槽。在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預留凹槽的表面涂抹有表面緩凝劑并通過高壓水槍沖洗。在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預留凹槽的表面設置有多個閉合的內凹幾何形狀。在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混凝土橋面板節段上設置有與所述槽道連通的漿料口。在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漿料口包括進漿口和出漿口;作為混凝土橋面板起始節段或最后一個節段上的所述混凝土橋面板節段上設置有進漿口,混凝土橋面板的其余節段上均設置有出漿口。在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混凝土橋面板節段之間設置有多個剪力鍵齒。在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混凝土橋面板節段之間通過環氧樹脂膠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結構簡單、運輸、安裝方便,通過將多塊混凝土橋面板節段利用環氧樹脂膠接形成混凝土橋面圖有效地減低了運輸以及安裝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通過在混凝土橋面板底端設置一個與鋼梁配合的槽道可以形成一種新型自鎖鋼混連接件,與傳統連接件不同,該新型連接形式是依靠高強灌漿料與橋面板預留凹槽及鋼板界面間的粘結、摩擦來滿足縱向抗剪及豎向拉拔等受力需求的,因而有效地解決了鋼混結合面腐蝕、混凝土開裂、后澆混凝土質量難以控制等問題;通過在混凝土橋面板節段之間設置剪力鍵齒提高了本技術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通過在混凝土橋面板節段上設置漿料口可以方便本技術的安裝施工。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一種底部帶有槽道的新型混凝土橋面板的混凝土橋面板節段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一種底部帶有槽道的新型混凝土橋面板的剪力鍵齒位置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一種底部帶有槽道的新型混凝土橋面板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一種底部帶有槽道的新型混凝土橋面板的漿料口的位置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實施例一種底部帶有槽道的新型混凝土橋面板安裝在預制鋼梁上形成的新型裝配式組合梁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實施例一種底部帶有槽道的新型混凝土橋面板的由混凝土橋面板構成的新型自鎖鋼混連接件示意圖;圖7是本技術實施例一種底部帶有槽道的新型混凝土橋面板的新型自鎖鋼混連接件工作原理示意圖;圖中:1-混凝土橋面板節段;2-槽道;3-漿料口;4-剪力鍵齒;3a-進漿口;3b-出漿口。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由圖1至圖4所示的本技術一種底部帶有槽道的新型混凝土橋面板的示意圖可知,本技術包括多塊混凝土橋面板節段1,混凝土橋面板節段1之間通過環氧樹脂膠接;其中,混凝土橋面板節段1的制造方法主要是在工廠內采用匹配預制工藝生產,即在預制臺座先澆筑起始節段,后以固定端模為基準,并將起始節段推至匹配位置,調整好平面位置及標高作為匹配節段,逐榀澆筑下一節段。澆注時,待澆節段兩側設相對固定的側模(只側向開合而不移動),前端設固定端模,后端則為已澆好的前一節段(匹配梁)的前端面,并以兩者之間形成的匹配接縫來確保相鄰節段的拼接精度。其具體的步驟包括:(1)模板安裝,包括固定端模、可移動底模、側模等,其中底模考慮橋面板下緣預留凹槽的成型;(2)鋼筋在加工廠精確下料后,運輸到鋼筋綁扎胎座上,人工綁扎成型,由龍門吊整體吊運至預制底模上;(3)安裝預應力管道、橋面板進漿口和出漿口預埋管;(4)采用吊斗方式進行混凝土澆筑,表面初凝后進行拉毛處理;采用噴灑恒溫、保濕狀態養護;(5)安裝吊具,利用龍門吊吊裝至修整區,進行預留凹槽粗糙化處理;(6)進行標識,最后吊至堆存區進行分區存放。混凝土橋面板節段1的底部設置有多個用于形成新型自鎖鋼混連接件的槽道2,槽道2為表面經過粗糙化處理的預留凹槽,其中槽道界面粗糙化處理的方法包括涂刷藥劑、水槍沖洗鑿毛、噴砂等。其中兩種主要的做法是:(1)表面緩凝劑+高壓水槍沖洗:在預留凹槽底模上涂表面緩凝劑,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30%時,拆除預留凹槽處底模,及時用高壓水沖洗水泥漿,使表面露出石子,達到鑿毛效果。(2)預留凹槽底模采用專用粗糙化模板,包括模板和網狀物,網狀物可拆卸固定在模板表面,網狀物與模板的表面大小相同,網格的幾何形狀在預留槽道界面的表面形成閉合的內凹幾何形狀。混凝土橋面板節段1上設置有與槽道2連通的漿料口3,漿料口3包括進漿口3a和出漿口3b;作為混凝土橋面板起始節段或最后一個節段上的混凝土橋面板節段1上設置有進漿口3a,混凝土橋面板的其余節段上均設置有出漿口3b,如圖4所示。為了提高本技術混凝土橋面板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混凝土橋面板節段1之間設置有多個剪力鍵齒4。由圖5和圖6可知,本技術通過在混凝土橋面板的底端設置表面經過粗糙化處理的槽道,并將其安裝在帶有花紋開孔肋板和橡膠封條的鋼梁上形成一密封的灌漿通道(預制橋面板利用自身重量應將橡膠條完全壓縮,以保證灌漿通道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底部帶有槽道的新型混凝土橋面板,包括多塊混凝土橋面板節段(1),所述混凝土橋面板節段(1)之間通過膠接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橋面板節段(1)的底部設置有多個槽道(2)。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底部帶有槽道的新型混凝土橋面板,包括多塊混凝土橋
面板節段(1),所述混凝土橋面板節段(1)之間通過膠接連接;其
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橋面板節段(1)的底部設置有多個槽道(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底部帶有槽道的新型混凝土橋面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道(2)為表面經過粗糙化處理的預留凹槽。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底部帶有槽道的新型混凝土橋面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預留凹槽為鍵齒形凹槽。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底部帶有槽道的新型混凝土橋面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預留凹槽的表面涂抹有表面緩凝劑并通過高壓水槍
沖洗。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底部帶有槽道的新型混凝土橋面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預留凹槽的表面設置有多個閉合的內凹幾何形狀。
6.如權利要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永濤,游新鵬,王敏,鄭和暉,黃躍,巫興發,陳少林,彭成明,黃燦,
申請(專利權)人: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公路長大橋建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