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預制混凝土橋面板的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橋面板的預制生產和蒸汽養護在同一臺座上完成;橋面板的鋼模板采用底模與側模分離式;養護管道布置在橋面板底模下部,每一塊橋面板采用獨立控制,用養護罩將橋面板進行封閉;橋面板的蒸汽養護,全程使用電腦控制系統對溫度進行監控調整;橋面板模板的拆除在專用的拆模平臺上進行。采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橋面板既可以在預制廠生產也可以在施工現場預制生產,橋面板的預制生產進一步規范化、智能化、機械化,且橋面板強度增長快,外觀質量優良,施工方便、操作簡單,生產效率高,可有效加快施工進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混凝土橋面板
,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預制混凝土橋面板的生產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隨著社會的發展,建設工業化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共同追求的目標,預制裝配式橋梁結構已成為當今橋梁建設發展的趨勢。裝配式橋梁采用預制裝配施工方法可以提高機械化水平,確保工程質量,加快施工進度,降低勞動強度,有利于環境保護,體現節能環保的施工理念。由于橋梁的長度一般在幾公里以上,甚至幾十公里,這就決定了橋梁必定由大量的跨數組成。為盡量縮短施工周期,減小對周圍環境、交通的影響,達到建設工業化的目標,發展預制裝配式混凝土橋梁結構是其必由之路。我國正處于大規模交通建設時期,路面橋梁工程日益繁多,鋼—混凝土組合橋梁正在大興發展,裝配式混凝土橋梁技術的研究,是急需解決的工程實際問題。其中,橋面板如何配合鋼—混凝土組合橋梁的裝配化施工,是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鑒于此,目前函需一種能實現混凝土橋面板生產產業化、規范化、配套化、保證質量安全可靠的生產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預制混凝土橋面板的生產裝置。為了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技術采取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預制混凝土橋面板的生產裝置,包括有臺座、真空吸盤和拆模平臺,所述臺座上端面通過螺栓設置底模,所述底模上端通過螺栓設置側模機構,所述側模機構上設置橋面板,所述臺座上端面也設置蒸汽機構,所述臺座上設置養護罩和封水槽,所述養護罩卡設在封水槽內,所述養護罩與所述臺座之間形成腔體,所述底模、側模機構以及橋面板都位于所述腔體內。進一步地,所述拆模平臺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側邊設置拆模梁,所述底座側邊位于拆模梁的外側設置卷揚機,所述卷揚機的輸出端連接鋼絲繩,所述鋼絲繩的自由端連接與其相鄰處的拆模梁連接,所述拆模梁上設置掛鉤。進一步地,所述底模由兩組底模腳與底模板構成,所述底模腳與所述臺座之間通過螺栓固定,所述底模腳設置在所述底模板的下方,且所述底模腳與所述底模板之間通過螺栓固定。進一步地,所述蒸汽機構由輸汽管道和蒸汽管構成,所述蒸汽管的出氣端連有一對蒸汽支管,所述蒸汽支管上設置出氣孔,所述蒸汽管上設置電磁閥,且所述蒸汽機構位于所述兩組底模腳之間,且所述蒸汽支管位于所述橋面板的正下方。進一步地,所述側模機構由四個支側模構成,所述四個支側模呈口字型設置,所述相鄰兩支側模之間通過螺栓固定,且所述橋面板位于所述四個支側模呈口字型空間內。進一步地,所述支側模的外側設置掛鉤孔。進一步地,所述臺座為30cm厚混凝土硬化面臺座。進一步地,所述蒸汽支管(8)上每50cm設置的Φ2mm出氣孔(16)。進一步地,所述封水槽的規格為10cm*10cm。本技術的技術特點和效果為:一是將橋面板預制生產和蒸汽養護置于同一臺座上,將養護管道布置在橋面板底模下部,占用工作空間小,生產效率高。二是橋面板配有配套的鋼模板,底模和側模采用分離式,保證橋面板的規格,提高橋面板的生產效率。三是蒸汽養護全程使用電腦控制,養護過程科學化、規范化、自動化,減少人為因素影響,提高養護質量。四是每一塊橋面板獨立控制,用養護罩封閉分隔開來,各板之間的溫度互不干擾,在臺座基礎橋面板底模四周設有封水槽,養護罩卡入封水槽內,封水槽中注水,有效防止養護蒸汽外泄,提高養護控制精度,確保每一塊橋面板的養護溫度都滿足設計要求。五是橋面板在專門的脫模平臺上進行脫模,采用機械操作,脫模效率高。采用本技術,橋面板預制生產進一步規范化、配套化,蒸汽養護進一步智能化、機械化,橋面板既可以在預制廠生產也可以在施工現場預制生產,且橋面板強度增長快,不出現表面收縮裂紋,干縮裂紋等,外觀質量優良,施工方便、操作簡單、易于控制,可有效減小現場的工作量,加快施工進度。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俯視圖。圖3是本技術拆模平臺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真空吸盤的工作原理圖。圖中:1、橋面板;2、底模;3、側模機構;4、臺座;5、螺栓;6、封水槽;7、養護罩;8、蒸汽支管;9、電磁閥;10、蒸汽機構;11、腔體;12、底模腳;13、底模板;14、輸汽管道;15、蒸汽管;16、出氣孔;17、支側模;18、真空吸盤;19、拆模平臺;20、底座;21、拆模梁;22、卷揚機;23、鋼絲繩;24、掛鉤;25、掛鉤孔。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請參照圖1,本技術提供一種預制混凝土橋面板的生產裝置,包括有臺座4、真空吸盤18和拆模平臺19,臺座4上端面通過螺栓5設置底模2,底模2上端通過螺栓5設置側模機構3,側模機構3上設置橋面板1,臺座4上端面也設置蒸汽機構10,所述臺座4上設置養護罩7和封水槽6,所述養護罩7卡設在封水槽6內,所述養護罩7與所述臺座4之間形成腔體11,所述底模2、側模機構3以及橋面板1都位于所述腔體11內,由于橋面板配有配套的鋼模板,底模和側模采用分離式,保證橋面板的規格,提高橋面板的生產效率,蒸汽養護全程使用電腦控制,養護過程科學化、規范化、自動化,減少人為因素影響,提高養護質量。請參照圖3,拆模平臺19包括有底座20,底座20上端面的側邊設置拆模梁21,底座20側邊位于拆模梁21的外側設置卷揚機22,卷揚機21的輸出端連接鋼絲繩23,鋼絲繩23的自由端連接與其相鄰處的拆模梁18連接,拆模梁21上設置掛鉤24。請參照圖1,具體地,底模2由兩組底模腳12與底模板13構成,底模腳12與臺座4之間通過螺栓5固定,底模腳12設置在底模板13的下方,且底模腳12與底模板13之間通過螺栓5固定,這樣占用工作空間小,生產效率高。請參照圖1和圖2,具體地,蒸汽機構10由輸汽管道14和蒸汽管15構成,蒸汽管15的出氣端連有一對蒸汽支管8,蒸汽支管8上設置出氣孔16,蒸汽管15上設置電磁閥9,且蒸汽機構10位于兩組底模腳12之間,且蒸汽支管8位于橋面板1的正下方。請參照圖1,具體地,側模機構3由四個支側模17構成,四個支側模17呈口字型設置,相鄰兩支側模17之間通過螺栓5固定,且橋面板1位于四個支側模17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預制混凝土橋面板的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依次設置的臺座(4)、真空吸盤(18)和拆模平臺(19),所述臺座(4)上端面通過螺栓(5)設置底模(2),所述底模(2)上端通過螺栓(5)設置側模機構(3),所述側模機構(3)上設置橋面板(1),所述臺座(4)上端面也設置蒸汽機構(10),所述臺座(4)上設置養護罩(7)和封水槽(6),所述養護罩(7)卡設在封水槽(6)內,所述養護罩(7)與所述臺座(4)之間形成腔體(11),所述底模(2)、側模機構(3)以及橋面板(1)都位于所述腔體(11)內。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預制混凝土橋面板的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依次設置的臺座(4)、真空吸盤(18)和拆模平臺(19),所述臺座(4)上端面通過螺栓(5)設置底模(2),所述底模(2)上端通過螺栓(5)設置側模機構(3),所述側模機構(3)上設置橋面板(1),所述臺座(4)上端面也設置蒸汽機構(10),所述臺座(4)上設置養護罩(7)和封水槽(6),所述養護罩(7)卡設在封水槽(6)內,所述養護罩(7)與所述臺座(4)之間形成腔體(11),所述底模(2)、側模機構(3)以及橋面板(1)都位于所述腔體(11)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預制混凝土橋面板的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模平臺(19)包括有底座(20),所述底座(20)上端面的側邊設置拆模梁(21),所述底座(20)側邊位于拆模梁(21)的外側設置卷揚機(22),所述卷揚機(21)的輸出端連接鋼絲繩(23),所述鋼絲繩(23)的自由端連接與其相鄰處的拆模梁(18)連接,所述拆模梁(21)上設置掛鉤(2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預制混凝土橋面板的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2)由兩組底模腳(12)與底模板(13)構成,所述底模腳(12)與所述臺座(4)之間通過螺栓(5)固定,所述底模腳(12)設置在所述底模板(13)的下方,且所述底模腳(12)與所述底模板(1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金云,楊曉康,何東,強俊杰,陳金彪,
申請(專利權)人:中鐵二十四局集團安徽工程有限公司,中鐵二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