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角度校正的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用薄板卷制筒體的焊接鋼瓶的設備。
技術介紹
目前對于以上校正棱角度工序多采用卷板機,或者油壓機,筒體校正的方式多采用筒體中心軸式支撐,效率不高。通過采用底部支撐方式,能高效的解決筒體縱縫棱角度超標問題,以其簡單的結構和方便的操作,滿足筒體焊接過程中對于保證縱縫錯邊量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實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提高效率及準確度的棱角度校正的設備,以解決生產線上校正筒體縱縫棱角度的瓶頸。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角度校正的設備包括多組框形支架、壓邊鍘刀、內支撐架;多組框形支架的中心線在同一直線上,所述的壓邊鍘刀穿過多組框形支架、其二端分別通過傳動軸活動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的內支撐架穿過多組框形支架、其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壓邊鍘刀與內支撐架之間有間隙,通過傳動軸使壓邊鍘刀遠離或靠近內支撐架改變間隙的大小;所述傳動軸上設有螺母舵盤限位裝置。進一步講,內支撐架包括上部用矩形空心管、中間設鋼板并設有減輕孔、底部設有厚壁無縫鋼管,支架上固定U型槽,矩形空心管、鋼板、無縫鋼管依次放在U型槽內固定。本專利技術優點在于,采用本專利技術在校正過程中,筒體的支撐方式采用內支撐(用內支撐架)。可高效的套入筒體及校正,擺脫了傳統中心軸式固定,避免了中心軸式固定過程中套入筒體時需解除支撐,套好筒體校正前需鎖緊支撐,而且校正幅度不可控需多次壓邊。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主視圖。附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左視圖。附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頂視圖。附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內支撐架的主視圖。附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內支撐架的左視圖。附圖6為本專利技術的立體圖。圖中:1支架、2壓邊鍘刀、3內支撐架、4矩形空心管、5鋼板、6無縫鋼管。具體實施方式如圖所示,一種角度校正的設備包括二組框形支架1、壓邊鍘刀2、內支撐架3;二組框形支架1的中心線在同一直線上,壓邊鍘刀2穿過二組框形支架1、其二端分別通過傳動軸活動固定在支架1上,內支撐架3穿過二組框形支架1、其一端固定在一個支架1上,壓邊鍘刀2與內支撐架3之間有間隙,通過傳動軸使壓邊鍘刀2遠離或靠近內支撐架3改變間隙的大小;傳動軸上設有螺母舵盤限位裝置;內支撐架3包括上部用矩形空心管4、中間設鋼板5并規則的設有減輕孔、底部設有厚壁無縫鋼管6,支架1上設有固定U型槽,矩形空心管4、鋼板5、無縫鋼管6依次放在U型槽內固定。工作原理:將要校正的筒體套置于內支撐架3上;調節壓邊鍘刀2一側傳動軸至合適位置后鎖緊,開啟壓邊鍘刀2另一端動力裝置,在動力作用下成鍘刀式下壓。筒體在壓邊鍘刀的壓力及內撐架的作用下校正棱角度。觀察筒體棱角度變化并用棱角度樣板尺檢驗直至達到標準要求后,暫停動力并鎖緊壓邊鍘刀2動力軸限位螺母舵盤,以便下次校正提高效率。校正到位后收起壓邊鍘刀動力軸端,抽出筒體。設有減輕孔且上下采用強度高的型鋼,一方面降低重量,一方面保證校正過程的穩定性。本例中的結構僅為對于權利要求的舉例說明和講解,以便于大眾閱讀理解,不應視為對于權利要求的限制,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記載的范圍和法定等同特征為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角度校正的設備,其特征是:所述設備包括多組框形支架(1)、壓邊鍘刀(2)、內支撐架(3);多組框形支架(1)的中心線在同一直線上,所述的壓邊鍘刀穿過多組框形支架(1)、其二端分別通過傳動軸活動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的內支撐架(3)穿過多組框形支架(1)、其一端固定在支架(1)上,壓邊鍘刀(2)與內支撐架(3)之間有間隙,通過傳動軸使壓邊鍘刀(2)遠離或靠近內支撐架(3)改變間隙的大小;所述傳動軸上設有螺母舵盤限位裝置。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棱角度校正的設備,其特征是:所述的內支撐架(3)包括上部用矩形空心管(4)、中間設鋼板(5)并設有減輕孔、底部設有厚壁無縫鋼管(6),所述的支架(1)上固定U型槽,矩形空心管(4)、鋼板(5)、無縫鋼管(6)依次放在U型槽內固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角度校正的設備,其特征是:所述設備包括多組框形支架(1)、壓邊鍘刀(2)、內支撐架(3);多組框形支架(1)的中心線在同一直線上,所述的壓邊鍘刀穿過多組框形支架(1)、其二端分別通過傳動軸活動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的內支撐架(3)穿過多組框形支架(1)、其一端固定在支架(1)上,壓邊鍘刀(2)與內支撐架(3)之間有間隙,通過傳動軸使壓邊鍘...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方飛,
申請(專利權)人:宜昌市瑞洋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