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復方左盤龍治過敏疾病的中草藥組合物、制備方法及應用,包括:左盤龍10份,鳳仙0~1份,或配合歡0~1.5份,或配地耳0~1份。或為:左盤龍10份,鳳仙0.8~1份;合歡1.2~1.5份;或為:左盤龍10份,鳳仙0.8~1份;地耳0.1~1份;或為:左盤龍10份,鳳仙0.8~1份;合歡1.2~1.5份,地耳0.1~1份。除鳳仙外,其余各藥材均先單獨炒制,然后將炒制后的各中草藥藥材按比例與鳳仙一起混合、粉碎,最終得到細粉;制為口服的成品散劑或液劑;或制為口服的膠囊;或制為供患者吸服用的粉劑制品。主要用于治療呼吸道過敏性疾病,包括支氣管哮喘、咳嗽變異性哮喘和過敏性鼻炎;或治療皮膚過敏性疾病,包括蕁麻疹、過敏性紫癜和皮膚癢疹。其可根治以上疾病。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中西醫結合領域,其涉及一種可治療過敏性疾病或緩解過敏癥狀的復方左盤龍中草藥組合物、制備方法及應用。
技術介紹
由柯新橋、張敏主編的《支氣管哮喘》(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2008年3月第一版)一書中提到“哮喘治療目標是達到并維持哮喘臨床控制”(參見第3頁和第502頁),并提出“哮喘臨床控制定義為:1.無(或≤2次/周)日間癥狀;2.無日常活動和運動受限;3.無夜間癥狀或因哮喘發作夜間憋醒;4.無需(或≤2次/周)接受緩解藥物治療;5.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6.無哮喘急性加重”。該書從理論闡釋到具體用藥都體現中西醫結合典范,其水平可代表現有技術。且也表明:到目前為止,對支氣管哮喘病癥尚無根治辦法。本專利技術中藥的來源及應用現狀如下:左盤龍,即鴿子的屎,被李時珍美稱為【左盤龍】,曾有人報道:左盤龍被試用熱敷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參見《中原醫刊》1976年01期,《左盤龍熱敷治療風濕性關節炎》,作者:張長富趙書慶)。民間也有左盤龍追風散的驗方,主治破傷風。鳳仙(學名:Impatiensbalsamina),草本植物,藥材基源:鳳仙花的功效祛風除濕,活血止痛,解毒殺蟲。主治風濕肢體痿廢,腰脅疼痛,婦女閉經腹痛,產后瘀血未盡,跌打損傷,骨折,癰疽瘡毒,毒蛇咬傷,白帶,鵝掌風,灰指甲。已經知道的各家論述中,該鳳仙花的功效是:1.《滇南本草》:治小兒膿耳。2.《綱目》:活血消積。治蛇傷,腰脅引痛;3.《本草求原》:治偏廢。4.《天寶本草》:治鼻血不止。5.《西藏常用中草藥》:通經活血,利尿,治經閉腹痛,產后瘀血不盡,下死胎,小便不利,疔毒癰疽。6.《本草匯言》:鳳仙花,活血氣,利筋脈之藥也。李氏方治腰脅引痛不可忍,因瘀血為患者宜用之。合歡(拉丁學名:AlbiziajulibrissinDurazz.),落葉喬木,樹皮及花可供藥用,有安神解郁、活血止痛、開胃利氣之功效,提取的浸膏外用治骨折、癰疽、腫痛等癥。合歡皮指落葉樹木“合歡”的樹皮,花、樹皮均可入藥,合歡花又叫做“夜合花”;合歡皮:寧心安神,主治失眠、神經衰弱。但最好配伍酸棗仁、柏籽仁和茯苓皮一起入藥。地耳(又名地木耳、地見皮、地踏菜),本草綱目中載明:地耳,氣味甘,寒,無毒。主治:明目益氣,令人有子。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復方左盤龍治過敏疾病的中草藥組合物,通過選擇合適的藥材及其重量配比,可以達到消炎抗過敏和平喘止咳的功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取以下設計方案:一種復方左盤龍治過敏疾病的中草藥組合物,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藥藥材:左盤龍10份;還配伍有鳳仙0~1份,或配伍有合歡0~1.5份,或配伍有地耳0~1份。所述復方左盤龍治過敏疾病的中草藥組合物中,其具有如下特征:1)所述配伍的鳳仙為0.1~1份;2)所述配伍的合歡為0.2~1.5份;3)所述配伍的地耳為0.1~1份。進一步優選的方案是:所述配伍的鳳仙為0.8~1份;所述配伍的合歡為1.2~1.5份,所述配伍的地耳0.1~1份。一種復方左盤龍治過敏疾病的中草藥組合物,其還可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藥材組成:左盤龍10份,鳳仙0.8~1份;還配伍有合歡1.2~1.5份;或配伍有地耳0.1~1份;或同時配伍有:合歡1.2~1.5份,地耳0.1~1份。所述復方左盤龍治過敏疾病的中草藥組合物中,其至少具有如下特征中的一種:1)所述鳳仙采用其全草,或為根、莖、葉和花中的一種以上的組合;2)所述合歡采用其木皮部分,且為干木皮;3)所述地耳采用的是干地耳。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復方左盤龍治過敏疾病的中草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取以下設計方案:一種復方左盤龍治過敏疾病的中草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制備方法如下:a)按照上述各方案中任一項所述中草藥組合物的配方備料;b)除鳳仙外,其余各中草藥藥材均先單獨炒制,然后將完成炒制后的各中草藥藥材按比例與鳳仙一起混合、粉碎、篩除藥渣,最終得到細粉;細粉的重量為原藥重量的40%左右。c)制為口服的成品散劑、液劑或湯藥;或制為口服的膠囊;或制為供患者吸服用的粉劑制品。所述的制備方法中,其特征還在于:d)上述步驟b中,若采用手工炒制,則:I.將左盤龍與大豆或玉米一同用小火炒制,炒至大豆或玉米大部分(至少過半)爆裂即可終止,離火放涼后,將大豆或玉米分離出來,單獨剩下左盤龍。本獲得左盤龍成品中藥材的制作方法是將大豆或玉米作為參照物,以掌握左盤龍最佳的熟制狀態。II.將干地耳和白芝麻一同用小火炒制,炒至有響聲持續響起至無聲,且白芝麻被炒制近于焦色,即可終止炒制,離火放涼后,將地耳分離出來;本獲得地耳成品中藥材的制作方法是將白芝麻作為參照物,以掌握地耳最佳的熟制狀態。III.將合歡和生面豆一同用小火炒制,炒至面豆顏色焦黃,即可終止炒制,離火放涼后,將合歡分離出來;本獲得合歡成品中藥材的制作方法是將生面豆作為參照物,以掌握合歡最佳的熟制狀態。所述的小火設定為燃氣灶旋鈕中檔以下的火力;炒制中應炒到各藥材應有的色澤和氣味,要炒透,但不能碳化。e)上述步驟b中,用低溫設備粉碎后的中藥材經羅篩后得到細粉。所述得到的細粉應在200目以上為佳。可以制為湯劑口服。本專利技術的再一目的是提供復方左盤龍治過敏疾病的中草藥組合物的應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取以下設計方案:一種復方左盤龍治過敏疾病的中草藥組合物的應用,其具有上述的治療過敏性疾病的中草藥組合物,其主要用于治療呼吸道過敏性疾病,包括支氣管哮喘、咳嗽變異性哮喘和過敏性鼻炎;或治療皮膚過敏性疾病,包括蕁麻疹、過敏性紫癜和皮膚癢疹等。所述復方左盤龍治過敏疾病的中草藥組合物的應用中,其具有如下特征之一:1)在所述的治療過敏性疾病的中草藥組合物中,僅按劑量使用單味左盤龍中藥,用于短期治療過敏性疾病的病癥,可以在3~5天內見效,但半年左右有復發者;2)在所述的治療過敏性疾病的中草藥組合物中,按所述配比配用左盤龍與鳳仙兩種中草藥的組合物,用以快速治療過敏性疾病,可以在1~2天內見效,且療效維持在1年以上;3)在所述的復方左盤龍治過敏疾病的中草藥組合物中,按配比配用左盤龍與合歡、或左盤龍與地耳中草藥的組合物,用于治療呼吸道過敏性疾病的病癥,其療效維持在6年以上;4)在所述的復方左盤龍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復方左盤龍治過敏疾病的中草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藥藥材:左盤龍10份;還配伍有鳳仙0~1份,或配伍有合歡0~1.5份,或配伍有地耳0~1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復方左盤龍治過敏疾病的中草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
下重量份的中草藥藥材:左盤龍10份;
還配伍有鳳仙0~1份,或配伍有合歡0~1.5份,或配伍有地耳0~1
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方左盤龍治過敏疾病的中草藥組合物,其特
征在于:
1)所述配伍的鳳仙為0.1~1份;
2)所述配伍的合歡為0.2~1.5份;
3)所述配伍的地耳為0.1~1份。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復方左盤龍治過敏疾病的中草藥組合物,其特
征在于:所述配伍的鳳仙為0.8~1份;所述配伍的合歡為1.2~1.5份,
所述配伍的地耳0.1~1份。
4.一種復方左盤龍治過敏疾病的中草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
下重量份的藥材組成:左盤龍10份,鳳仙0.8~1份;
還配伍有合歡1.2~1.5份;
或配伍有地耳0.1~1份;
或同時配伍有:合歡1.2~1.5份,地耳0.1~1份。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復方左盤龍治過敏疾病的中草藥
組合物,其至少具有如下特征中的一種:
1)所述鳳仙采用其全草,或為根、莖、葉和花中的一種以上的組合;
2)所述合歡采用其木皮部分,且為干木皮;
3)所述地耳采用的是干地耳。
6.一種復方左盤龍治過敏疾病的中草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
于方法如下:
a)按照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中草藥組合物的配方備料;
b)除鳳仙外,其余各中草藥藥材均先單獨炒制,然后將完成炒制后的
各中草藥藥材按比例與鳳仙一起混合、粉碎,最終得到細粉;
c)制為口服的成品散劑、液劑或湯藥;或制為口服的膠囊;或制為供
患者吸服用的粉劑制品。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d)所述步驟b中,若采用手工炒制,則:
I.將左盤龍與大豆或玉米一同用小火炒制,炒至大豆或玉米至少要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鴻猷,寧潛英,
申請(專利權)人:梁鴻猷,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