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汽車零部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輔助流道組件的汽車擋泥板模具,該模具包括下模、設于下模上的下模模仁、及設于下模上的輔助流道組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汽車擋泥板模具在擋泥板容易出現缺料的區域對應位置上設置了輔助流道組件,具有解決缺料、縮短注塑周期等優點,使用中產品無缺料缺陷,其使用功能和使用壽命,簡化模具結構,節約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汽車零部件
,具體涉及一種具有輔助流道組件的汽車擋泥板模具。
技術介紹
汽車塑料擋泥板是安裝在車輪內框架里面的弧形結構,通常采用純PP料生產,由于產品無太高強度要求產品料厚一般為1.5~2.0mm左右,且產品面積較大,生產時周期通常很長且極容易缺料,造成生產周期和質量成本的浪費,如圖1所示的汽車擋泥板100的A區域易出現缺料,A區域位于汽車擋泥板100的底部邊緣第一弧形區域101附近。鑒于此,克服以上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新的具有輔助流道組件的汽車擋泥板模具成為本領域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具有輔助流道組件的汽車擋泥板模具。本技術的目的可通過以下的技術措施來實現:一種具有輔助流道組件的汽車擋泥板模具,汽車擋泥板底部邊緣具有一第一弧形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不同之處在于,該模具包括下模、設于下模上的下模模仁、及設于下模上的輔助流道組件,該下模模仁底部邊緣處具有與第一弧形結構對應的第二弧形結構,第二弧形結構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該輔助流道組件位于下模模仁與第二弧形結構的邊緣處,該輔助流道組件連通第二弧形結構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該輔助流道組件包括:從第二弧形結構第一端延伸出的第一流道、與第一流道連接的第二流道、與第二流道連通并向第二弧形結構第二端方向延伸的第三流道、和分別與第三流道和第二弧形結構第二端連接的連接流道。優選地,所述第二流道依次包括:與第一流道連接的第一段、從第一段末端垂直向下延伸的第二段、及與第二段末端連接的第三段。優選地,所述第三流道依次包括:與第二流道第三段末端連接的第一段、從第一段末端垂直向下延伸的第二段、及與第二段末端連接的第三段。本技術的汽車擋泥板模具在擋泥板容易出現缺料的區域對應位置上設置了輔助流道組件,具有解決缺料、縮短注塑周期等優點,使用中產品無缺料缺陷,其使用功能和使用壽命,簡化模具結構,節約生產成本。附圖說明圖1是汽車擋泥板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的模具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的模具中輔助流道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所示流道組件局部放大圖。圖5是用本技術的模具注塑所得的汽車擋泥板成品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在下文中,將參考附圖來更好地理解本技術的許多方面。附圖中的部件未必按照比例繪制。替代地,重點在于清楚地說明本技術的部件。此外,在附圖中的若干視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指示相對應零件。如本文所用的詞語“示例性”或“說明性”表示用作示例、例子或說明。在本文中描述為“示例性”或“說明性”的任何實施方式未必理解為相對于其它實施方式是優選的或有利的。下文所描述的所有實施方式是示例性實施方式,提供這些示例性實施方式是為了使得本領域技術人員做出和使用本公開的實施例并且預期并不限制本公開的范圍,本公開的范圍由權利要求限定。在其它實施方式中,詳細地描述了熟知的特征和方法以便不混淆本技術。出于本文描述的目的,術語“上”、“下”、“左”、“右”、“前”、“后”、“豎直”、“水平”和其衍生詞將與如圖1定向的技術有關。而且,并無意圖受到前文的
、
技術介紹
、
技術實現思路
或下文的詳細描述中給出的任何明示或暗示的理論限制。還應了解在附圖中示出和在下文的說明書中描述的具體裝置和過程是在所附權利要求中限定的技術構思的簡單示例性實施例。因此,與本文所公開的實施例相關的具體尺寸和其他物理特征不應被理解為限制性的,除非權利要求書另作明確地陳述。圖1示出了汽車擋泥板100,其底部邊緣處具有第一弧形結構101,第一弧形結構101從第一端101a延伸至第二端102a,位于該第一弧形結構101附近的區域A容易出現產品缺料問題。圖2至4示出了用于注塑生產圖1的汽車擋泥板100的模具200,該模具200包括下模201、位于下模201上的下模模仁202、設于下模201上的輔助流道組件203,該下模模仁202底部邊緣處具有與第一弧形結構101對應的第二弧形結構(圖未示),圖2中被設于下模模仁202上的汽車擋泥板100擋住,其形狀及位置與第一弧形結構101對應),第二弧形結構具有第一端204a和第二端204b,該輔助流道組件203位于下模模仁202的第二弧形結構的邊緣處,該輔助流道組件203連通第二弧形結構的第一端204a和第二端204b,該輔助流道組件203包括:從第二弧形結構第一端204a延伸出的第一流道2031、與第一流道2031連接的第二流道2032、與第二流道2032連通并向第二弧形結構第二端204b方向延伸的第三流道2033、和分別與第三流道2033和第二弧形結構第二端204b連接的連接流道2034。在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第二流道2032依次包括:與第一流道2031連接的第一段321、從第一段321末端垂直向下延伸的第二段322、及與第二段322末端連接的第三段323。第三流道2033依次包括:與第二流道2032第三段323末端連接的第一段331、從第一段331末端垂直向下延伸的第二段332、及與第二段332末端連接的第三段333。圖5所示為用本技術實施例的模具200注塑所得的汽車擋泥板成品100’結構圖,其中,汽車擋泥板成品100’具有與輔助流道組件203對應的流道組件注塑件203’。本技術的汽車擋泥板模具在擋泥板容易出現缺料的區域對應位置上設置了輔助流道組件,具有解決缺料、縮短注塑周期等優點,使用中產品無缺料缺陷,其使用功能和使用壽命,簡化模具結構,節約生產成本。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輔助流道組件的汽車擋泥板模具,汽車擋泥板底部邊緣具有一第一弧形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模具包括下模、設于下模上的下模模仁、及設于下模上的輔助流道組件,該下模模仁底部邊緣處具有與第一弧形結構對應的第二弧形結構,第二弧形結構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該輔助流道組件位于下模模仁與第二弧形結構的邊緣處,該輔助流道組件連通第二弧形結構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該輔助流道組件包括:從第二弧形結構第一端延伸出的第一流道、與第一流道連接的第二流道、與第二流道連通并向第二弧形結構第二端方向延伸的第三流道、和分別與第三流道和第二弧形結構第二端連接的連接流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輔助流道組件的汽車擋泥板模具,汽車擋泥板底部邊緣具有一第一弧形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模具包括下模、設于下模上的下模模仁、及設于下模上的輔助流道組件,該下模模仁底部邊緣處具有與第一弧形結構對應的第二弧形結構,第二弧形結構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該輔助流道組件位于下模模仁與第二弧形結構的邊緣處,該輔助流道組件連通第二弧形結構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該輔助流道組件包括:從第二弧形結構第一端延伸出的第一流道、與第一流道連接的第二流道、與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繼武,李志偉,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嘉華汽車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