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鋼筋混凝土支護樁及其接樁結構,包括:設置在支護樁連接端的且沿支護樁長度方向延伸的預埋型鋼,所述預埋型鋼的截面與支護樁的截面相適應,所述預埋型鋼包括預埋在支護樁內部的埋設段和露在支護樁外部的外露段,相鄰兩個支護樁之間通過兩個外露段的末端焊接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支護樁。通過上述方式,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合理,焊接時比較方便,焊接質量高,支護樁制作工藝簡單,且運至工地后,可以根據實際設計長度輕松地截掉部分外露型鋼,便于搭配,搭接強度高,滿足施工要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工程
,特別是涉及一種鋼筋混凝土支護樁及其接樁結構。
技術介紹
接樁是指由于一根樁的長度達不到設計規定的深度,所以需要將預制樁一根一根的連接起來繼續向下打,直至打入設計的深度為止,將已打入的前一根樁頂端與后一根樁的下端相連接在一塊的過程。接樁方法通常有焊接法,法蘭螺栓連接法和硫磺膠泥錨接法。焊接法是使用的比較多的一種方法。焊接法是依靠預先設置在樁體兩端的端板進行焊接連接。這種端板主要用于接樁、對預應力筋進行錨固及用以在制造混凝土樁的過程中對鋼筋籠的預應力主筋進行張拉。接樁時,將相鄰兩混凝土樁的端板貼合,再通過焊接將相互貼合的端板焊接在一起。申請人發現這種端板焊接法存在以下缺點:1、帶端板的管樁制作工藝復雜,端板的平整度不易控制,對接時,兩塊端板的端面之間可能有縫隙,增加焊接難度,導致焊接不嚴密,甚至無法焊接;2、端板對接焊接前,上下端板表面清理困難,一些填埋在孔縫中的細石難以清刷干凈,影響焊接質量;3、帶端板管樁都是在工廠預制,都有固定的規格,運至工地后,由于規格固定,根據設計長度進行搭配時比較麻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鋼筋混凝土支護樁及其接樁結構,結構簡單合理,焊接時比較方便,焊接質量高,支護樁制作工藝簡單,且運至工地后,可以根據實際設計長度輕松地截掉部分外露型鋼,便于搭配,搭接強度高,滿足施工要求。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鋼筋混凝土支護樁的接樁結構,包括:設置在支護樁連接端的且沿支護樁長度方向延伸的預埋型鋼,所述預埋型鋼的截面與支護樁的截面相適應,所述預埋型鋼包括預埋在支護樁內部的埋設段和露在支護樁外部的外露段,相鄰兩個支護樁之間通過兩個外露段的末端焊接連接。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該接樁結構還包括設置在外露段焊接處的加強鋼板,所述加強鋼板分別與兩個外露段固定連接。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支護樁包括混凝土樁體和設置在混凝土樁體內部的預應力筋、非預應力筋,所述埋設段與非預應力筋焊接固定。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加強鋼板與外露段之間焊接連接或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埋設段的長度為支護樁長度的1/8~1/10,所述外露段的長度為20~50cm。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埋設段與混凝土樁體接觸面的粗糙度為Ra30~40。本技術還公開了一種支護樁,包括:混凝土樁體和設置在混凝土樁體內部的預應力筋、非預應力筋,所述支護樁至少有一個端部設置有沿其長度方向延伸的預埋型鋼,所述預埋型鋼的截面與支護樁的截面相適應,所述預埋型鋼包括預埋在支護樁內部的埋設段和露在支護樁外部的外露段。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支護樁的截面整體呈啞鈴型,所述型鋼為工字鋼。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支護樁的截面整體呈T字型,所述型鋼的截面呈T字型。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支護樁為正方形中空樁,所述型鋼的截面呈正方形。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接樁時,兩個焊接端的平整度可以現場休整,容易控制,保證焊接質量,搭接強度高,滿足施工要求;2、搭接時,清理焊接面比較方便,保證焊接質量;3、支護樁制作工藝簡單,且運至工地后,可以根據實際設計長度輕松地截掉部分外露型鋼,便于搭配;4、支護樁在工廠預制時,采用張拉預應力筋的方式,這樣在場地允許的范圍內,可以在兩端的張拉裝置之間設置多段型鋼,這樣可以同時制備多根支護樁,提高生產效率。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向剖視圖;圖3是圖1的B-B向剖視圖;圖4是圖1的C-C向剖視圖;圖5是本技術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混凝土樁體,2、預應力筋,3、非預應力筋,4、預埋型鋼,41、埋設段,42、外露段,5、加強鋼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至圖6,本技術實施例包括:實施例一: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支護樁,包括:混凝土樁體1和設置在混凝土樁體內部的預應力筋2、非預應力筋3、箍筋,所述支護樁至少有一個端部設置有沿其長度方向延伸的預埋型鋼4,所述預埋型鋼的截面與支護樁的截面相匹配適應,形狀大致相同,所述預埋型鋼4包括預埋在支護樁內部的埋設段41和露在支護樁外部的外露段42,使用時支護樁運至工地后,可以根據樁深的實際設計長度,采用常見的火焰切割、水切割等方法輕松地截掉部分外露型鋼,便于搭配,相對精確的搭配出總長度,比較方便;且切割下來的型鋼可以直接用作他途,或者直接回收利用,相較對現有的支護樁采用截樁的方法,即切割工藝簡單,又不會造成建筑垃圾。本實施例中的支護樁在工廠預制時,采用張拉預應力筋的方式,這樣在場地允許的范圍內,可以在兩端的張拉裝置之間設置多段型鋼,該型鋼的長度為上述預埋型鋼長度的兩倍,搭好模板,澆筑混凝土,養護達到設計強度后,對預應力筋和型鋼進行切割處理,這樣就可以在一對張拉裝置之間同時制備多根支護樁,提高生產效率。本實施例中所述支護樁的截面整體呈啞鈴型,所述型鋼為工字鋼。本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鋼筋混凝土支護樁的接樁結構,包括:相鄰兩個支護樁的連接端之間通過兩個外露段的末端焊接連接,焊接時先對外露段的末端焊接處進行平整度休整和清理,保證較高的焊接質量。優選的,該接樁結構還包括設置在外露段焊接處的加強鋼板5,所述加強鋼板5分別與兩個外露段固定連接,所述加強鋼板與外露段之間焊接連接或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加強鋼板5進一步提升了搭接強度,增強了外露段焊接處的抗剪性能,保證施工要求;加強鋼板可以覆蓋所有的外露段焊接處,也可以只覆蓋局部,視具體情況而定。優選的,所述埋設段41與非預應力筋焊接固定,使得預埋型鋼與混凝土樁體連接更加緊密,提升了支護樁的整體性能。優選的,所述埋設段的長度為支護樁長度的1/8~1/10,所述外露段的長度為20~50cm。優選的,所述埋設段與混凝土樁體接觸面的粗糙度為Ra30~40,預埋段表面比較粗糙,提升了預埋型鋼與混凝土樁體的連接穩定性。實施例二: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的結構與實施例一大致相同,主要區別在于,所述支護樁的截面整體呈T字型,所述型鋼的截面呈T字型。實施例三: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中的結構與實施例一大致相同,主要區別在于,所述支護樁為正方形中空樁,所述型鋼的截面呈正方形。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接樁時,兩個焊接端的平整度可以現場休整,容易控制,保證焊接質量,搭接強度高,滿足施工要求;2、搭接時,清理焊接面比較方便,保證焊接質量;3、支護樁制作工藝簡單,且運至工地后,可以根據實際設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鋼筋混凝土支護樁的接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支護樁連接端的且沿支護樁長度方向延伸的預埋型鋼,所述預埋型鋼的截面與支護樁的截面相適應,所述預埋型鋼包括預埋在支護樁內部的埋設段和露在支護樁外部的外露段,相鄰兩個支護樁之間通過兩個外露段的末端焊接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鋼筋混凝土支護樁的接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支護樁連接端的且沿支護樁長度方向延伸的預埋型鋼,所述預埋型鋼的截面與支護樁的截面相適應,所述預埋型鋼包括預埋在支護樁內部的埋設段和露在支護樁外部的外露段,相鄰兩個支護樁之間通過兩個外露段的末端焊接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筋混凝土支護樁的接樁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接樁結構還包括設置在外露段焊接處的加強鋼板,所述加強鋼板分別與兩個外露段固定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筋混凝土支護樁的接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護樁包括混凝土樁體和設置在混凝土樁體內部的預應力筋、非預應力筋,所述埋設段與非預應力筋焊接固定。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鋼筋混凝土支護樁的接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鋼板與外露段之間焊接連接或通過螺栓固定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筋混凝土支護樁的接樁結構,其特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滕坤,徐漢東,任生元,董春幼,張國露,徐躍,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鼎達建筑新技術有限公司,常州市建筑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