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跨座式單軌U形軌道梁,其包括:兩相對設置的梁箱(1),用于作為車輛走行軌道;設置在兩梁箱(1)下方并將兩梁箱(1)底部連接的底板(2),該底板(2)與所述兩梁箱(1)在橫截面上形成U形結構,該底板(2)為箱體結構,其橫向兩側側面與對應側梁箱(1)表面平齊;設置在所述U形結構圍成的空間中并位于底板上的疏散檢修平臺(3);以及設置在底板(2)下方用于支撐所述底板(2)的橋墩(6)。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軌道梁其橫向剛度和穩定性好,同時可以為電纜以及設備提供安裝空間、提供檢修和疏散平臺,而且施工方便、景觀效果好、滿足使用功能要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鐵路軌道結構
,具體涉及一種跨座式單軌大跨雙線軌道梁系統。
技術介紹
跨座式單軌交通可作為市區內的環形路線,用作市內交通,例如我國重慶的跨座式單軌交通線路,也可以作為市區間的交通,其應用前景非常廣闊。跨座式單軌采用獨特的“抱軌”運行方式,對于跨座式單軌大跨橋梁結構,其一般采用雙線箱梁方案,梁部結構分為兩層,下層雙線箱梁為主要受力部分,其上設置兩道小軌道梁,作為車輛走形的軌道,形成“梁上梁”結構。如圖1所示,其為一種典型的跨座式單軌大跨軌道梁結構。這種雙線箱梁橋面較寬,能夠提供充足的空間進行電纜敷設以及檢修、救援逃生通道的設置,但其缺點也比較突出,首先,軌道梁作為車輛走行軌道,基本不參與結構受力,材料浪費,經濟性差;其次,軌道梁需在雙線箱梁施工完成后現澆施工,工序繁瑣,工期更長;第三,雙線箱梁與軌道梁的結構組合高度較高,景觀效果也不好。特別是其上設置救援逃生通道和/或檢修維護平臺不能滿足需求,存在安全和檢修維護不便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以上缺陷或改進需求,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跨座式單軌大跨雙線軌道梁系統,其通過在對軌道梁結構進行優化,獲得改進的雙線軌道梁結構,并在其中設置疏散檢修平臺,這種軌道梁和橫向剛度和穩定性好,同時可以為電纜以及設備提供安裝空間、提供檢修和疏散平臺,而且施工方便、景觀效果好、滿足使用功能要求。為實現上述目的,按照本技術,提供一種跨座式單軌大跨雙線軌道梁系統,其包括:兩相對設置的梁箱,用于作為車輛走行軌道;設置在兩梁箱下方并將兩梁箱底部連接的底板,該底板與所述兩梁箱在橫截面上形成U形結構,其中,所述底板為內部具有空腔的箱體結構,其軌道橫向方向上的兩側側面與對應側的梁箱外側表面平齊;設置在所述U形結構圍成的空間中并位于底板上的疏散檢修平臺;以及設置在底板下方用于支撐所述底板的橋墩。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優選,所述疏散檢修平臺頂面與車輛地板面等高。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優選,所述疏散檢修平臺為雙層結構,上層作為疏散通道,下層為檢修通道。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優選,所述疏散檢修平臺設置有預埋件或預留螺栓孔,用于安裝橋上線纜或設備。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優選,所述疏散檢修平臺上表面上設置有蓋板。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優選,該U型結構兩端對應于所述梁箱處底部設置有橋梁支座,用于使U形軌道梁支撐在橋墩上。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優選,所述軌道梁中線與線路中線保持一致。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優選,所述底板與兩端的梁箱一體澆筑成型。總體而言,通過本技術所構思的以上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術的軌道梁通過優化結構設計,彌補了傳統單線箱梁應用于跨座式單軌大跨時功能及美觀方面的不足,特別是其中的U形空間中設置有疏散檢修平臺,同時其還可以用于容置線纜和設備,該軌道梁設計施工方便快捷,投資省,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跨座式單軌交通軌道梁截面示意圖;圖2為按照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U型梁的橫截面示意圖;圖3為圖2中軌道梁系統的軌道梁橫截面示意圖;圖4為圖2中軌道梁系統的疏散檢修平臺的俯視示意圖;圖5為圖2中軌道梁系統的橋墩橫截面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術各個實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組合。按照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跨座式單軌U形軌道梁,如圖2所示,包括兩梁箱1,其相對設置,設置距離為車輛車輪寬度,兩梁箱1作為U形軌道梁的腹板,以分別作為車輛行走的軌道。如圖2和3所示,兩梁箱1底部通過一個底板2連為一體,兩梁箱1和該底板2組合形成U形結構。底板2與兩梁箱1優選通過澆注一體成型,也可以分開澆注成型,優選混凝土澆筑。底板2為箱體結構,其內部中空,底板2在軌道橫向上的兩側側面與對應側的兩項1的外側表面基本平齊。這種結構布置使得該雙線軌道梁結構緊湊,體量較小,同時又使得其施工簡單,結構美觀。本方案中,U型結構的軌道梁,其U形圍成的空間很大,其中設置有用于作為安全通道和維修檢修通道的疏散檢修平臺3。如圖3和4所示,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疏散檢修通道3為雙層結構,上層作為疏散通道,下層為檢修通道。疏散檢修通道3的上層頂面與車輛地板面基本等高,優選地,疏散檢修平臺3頂面上設置蓋板4,用于遮蓋上下層之間的樓梯通道。在一個實施例中,疏散檢修平臺3設置有預埋件或預留螺栓孔,用于安裝橋上線纜或設備。本方案的軌道梁,其中設置有檢修疏散平臺,可以用于作為安全疏散通道和檢修維護通道,同時該檢修疏散平臺兩側還可以用于容納橋梁電纜、各種設備,而無需在橋梁外額外架設支撐電纜或設備的支架,安全美觀。如圖2和5所示,底板2通過橋墩支撐,在一個實施例中,優選是通過普通橋梁支座3支撐在橋墩6上,無需使用特殊的拉力支座支撐。在一個實施例中,底板2優選上表面為平面狀,其使得U形結構的內部底面為平面,方便各種電纜、設備或設施的安裝,當然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置為各種形狀。本技術的輪廓截面為U形的軌道梁,其兩個腹板作為走行軌道,橫向剛度較大,U型梁每端設置兩個橋梁普通支座3,曲梁曲做,梁中線與線路中線始終保持一致。其設計施工簡便、結構型式合理、經濟性好、景觀效果好等優點,相比傳統跨座式單軌,增加了橫向整體剛度,且采用一般橋梁支座即可;底板可作為管道,疏散和檢修通道,標準梁跨度也比傳統跨座式單軌大,更具有經濟效益。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容易理解,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跨座式單軌大跨雙線軌道梁,其包括:兩相對設置的梁箱(1),用于作為車輛走行軌道;設置在兩梁箱(1)下方并將兩梁箱(1)底部連接的底板(2),該底板(2)與所述兩梁箱(1)在橫截面上形成U形結構;其中,所述底板(2)為內部具有空腔的箱體結構,其軌道橫向方向上的兩側側面與對應側的梁箱(1)外側表面平齊;設置在所述U形結構圍成的空間中并位于底板上的疏散檢修平臺(3);以及設置在底板(2)下方用于支撐所述底板(2)的橋墩(6)。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跨座式單軌大跨雙線軌道梁,其包括:兩相對設置的梁箱(1),用于作為車輛走行軌道;設置在兩梁箱(1)下方并將兩梁箱(1)底部連接的底板(2),該底板(2)與所述兩梁箱(1)在橫截面上形成U形結構;其中,所述底板(2)為內部具有空腔的箱體結構,其軌道橫向方向上的兩側側面與對應側的梁箱(1)外側表面平齊;設置在所述U形結構圍成的空間中并位于底板上的疏散檢修平臺(3);以及設置在底板(2)下方用于支撐所述底板(2)的橋墩(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跨座式單軌大跨雙線軌道梁,其中,所述疏散檢修平臺(3)頂面與車輛地板面等高。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跨座式單軌U形軌道梁系統,其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華春,彭文成,周勝鋼,林文泉,趙志軍,張憲國,劉陽明,杜振華,聶明皓,宋子威,彭小林,
申請(專利權)人: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