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曲軸平衡軸結構,所述平衡從動齒輪安裝在平衡從動齒輪軸的左端,所述平衡從動齒輪上設有平衡塊,所述平衡從動齒輪軸的右端設有軸套,所述平衡主動齒輪安裝在曲軸上,所述平衡從動齒輪軸與曲軸通過鏈條傳動連接,所述平衡主動齒輪與平衡從動齒輪相嚙合,所述曲軸的左端設有左曲軸油封,所述曲軸總成的兩側分別設有左曲軸箱體和右曲軸箱體,所述平衡從動齒輪的左側設有止推墊片,所述平衡主動齒輪的下方設有推栓固定座。該新型曲軸平衡軸結構,將平衡塊和平衡從動齒輪巧妙的連接起來,形成一體,因而變得結構非常簡單;增加平衡軸結構的目的,就是消除曲軸工作時產生的二次振動,使待發動機在工作時沒有強烈的震動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曲軸
,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曲軸平衡軸結構。
技術介紹
摩托車發動機由于體積小,轉速高。因此,內部結構都非常緊湊。國內早期的摩托車發動機受技術發展的限制,往往都是沒有平衡軸結構的發動機。排量基本上是125cc以下的。所以,早期的摩托車騎乘是非常不舒適的,震動感非常強烈。隨著我國摩托車工業的發展以及社會進步,摩托車已從人們的勞動工具逐步轉化為交通工具和休閑運動工具,在追求風馳電掣和速度感覺外。對發動機的排量,特別是舒適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平衡軸發動機孕育而生,這幾年得到了較大的發展。目前,市場上平衡軸發動機款式不少,基本上都采用的是前部外置平衡軸結構。這種結構的發動機通常需要對曲軸總成,左右曲軸箱體邊蓋專門設計和生產制造,零件結構復雜,關鍵由于各款發動機由于外形尺寸發生產化,需要專門的吊架來安裝。現在的平衡軸發動機往往是在原型機上衍生發展起來的,所以曲軸箱體邊蓋均要投入巨資重新開發模具,調整生產設備,增加工裝,使發動機和摩托車的生產成本大大增加。所以用最簡單的結構,最低的生產成本,創造出同類產品在市場上體現出更有力的競爭力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曲軸平衡軸結構,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曲軸平衡軸結構,包括平衡從動齒輪、平衡主動齒輪和曲軸總成,所述平衡從動齒輪安裝在平衡從動齒輪軸的左端,所述平衡從動齒輪上設有平衡塊,所述平衡從動齒輪軸的右端設有軸套,所述平衡主動齒輪安裝在曲軸上,所述平衡從動齒輪軸與曲軸通過鏈條傳動連接,所述平衡主動齒輪與平衡從動齒輪相嚙合,所述曲軸的左端設有左曲軸油封,所述曲軸總成的兩側分別設有左曲軸箱體和右曲軸箱體,所述平衡從動齒輪的左側設有止推墊片,所述平衡主動齒輪的下方設有推栓固定座。本技術的技術效果和優點:該新型曲軸平衡軸結構,制造成本低廉,適應性廣;將平衡塊和平衡從動齒輪巧妙的連接起來,形成一體,因而變得結構非常簡單,由于曲軸總成在發動機中的工作特性,自身帶有一定的不平衡量,在工作時產生振勸,轉速轉高,振動頻率越高,在騎乘時的震動感就越強列,雖然通過對曲軸連桿提高的優化設計,但曲軸總成在工作時的二次往復振動是無法消除的,而增加平衡軸結構的目的,就是消除曲軸工作時產生的二次振動,使待發動機在工作時沒有強烈的震動感。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平衡從動齒輪與平衡主動齒輪連接示意圖。圖中:1軸套、2平衡從動齒輪軸、3鏈條、4平衡塊、5平衡從動齒輪、6止推墊片、7左曲軸油封、8平衡主動齒輪、9推栓固定座、10左曲軸箱體、11曲軸總成、12右曲軸箱體、13曲軸。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本技術提供了如圖1-2所示的一種新型曲軸平衡軸結構,包括平衡從動齒輪5、平衡主動齒輪8和曲軸總成11,所述平衡從動齒輪5安裝在平衡從動齒輪軸2的左端,所述平衡從動齒輪5上設有平衡塊4,所述平衡從動齒輪5的左側設有止推墊片6,所述平衡從動齒輪軸2的右端設有軸套1,所述平衡主動齒輪8安裝在曲軸13上,所述平衡主動齒輪8的下方設有推栓固定座9,所述平衡從動齒輪軸2與曲軸13通過鏈條3傳動連接,所述平衡主動齒輪8與平衡從動齒輪5相嚙合,所述曲軸13的左端設有左曲軸油封7,所述曲軸總成11的兩側分別設有左曲軸箱體10和右曲軸箱體12。特點:結構簡單:利用目前市場上最大量的CG發動機箱體的結構和空間,巧妙地將平衡塊與平衡軸齒輪安裝在左曲軸箱體的凸輪腔室內,產生了一款新型的帶平衡軸的頂置凸輪發動機,為現有的摩托車家族增加了一款新型的發動機系列。開發制造成本低廉:由于原CG發動機的曲軸總成,左右曲軸箱體等稍加改進即可利用;因此,節約了大量的模具開發費用;同時,原有的生產線無需調整;因此,使得制造成本大大降低,在市場上更容易形成競爭力。簡單的平衡塊結構:以往的平衡軸結構的關鍵零件平衡軸是典型的軸類零件;特殊的結構對加工設備要求很高,需大噸位鍛壓設備以及精密的機加設備,而此款平衡軸已簡化為片狀的半圓形平衡塊,節約了大量的原材料,而且無需采用高精密設備加工,將平衡塊和平衡從動齒輪巧妙的連接起來,形成一體,因而變得結構非常簡單;因此既簡化了結構又節約了大量的成本。較大的拓展性:該款平衡軸結構有較強的適用性,由于結構簡單,對平衡塊的平衡量稍做調整,即可適用于125cc-200cc多種排量的發動機,大大的減少了開發不同排量發動機的周期和費用。最小的功率損失:發動機采用了平衡軸結構,通常情況下,輸出功率會有一部分損失;目前,市場上的平衡軸發動機都采平衡軸雙滾動軸承支承傳動。而本款平衡軸采用滑動軸承傳動,相比較而言,功率損失小很多,將結構造成的功率損失降到最低。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曲軸平衡軸結構,包括平衡從動齒輪(5)、平衡主動齒輪(8)和曲軸總成(1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從動齒輪(5)安裝在平衡從動齒輪軸(2)的左端,所述平衡從動齒輪(5)上設有平衡塊(4),所述平衡從動齒輪軸(2)的右端設有軸套(1),所述平衡主動齒輪(8)安裝在曲軸(13)上,所述平衡從動齒輪軸(2)與曲軸(13)通過鏈條(3)傳動連接,所述平衡主動齒輪(8)與平衡從動齒輪(5)相嚙合,所述曲軸(13)的左端設有左曲軸油封(7),所述曲軸總成(11)的兩側分別設有左曲軸箱體(10)和右曲軸箱體(12),所述平衡從動齒輪(5)的左側設有止推墊片(6),所述平衡主動齒輪(8)的下方設有推栓固定座(9)。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型曲軸平衡軸結構,包括平衡從動齒輪(5)、平衡主動齒輪(8)和曲軸總成(1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從動齒輪(5)安裝在平衡從動齒輪軸(2)的左端,所述平衡從動齒輪(5)上設有平衡塊(4),所述平衡從動齒輪軸(2)的右端設有軸套(1),所述平衡主動齒輪(8)安裝在曲軸(13)上,所述平衡從動齒輪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柳學建,杜國雄,
申請(專利權)人:柳學建,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