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自動炒菜機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半自動仿人手掂鍋翻炒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市場已出現了以電力、電磁、微波等原理做菜的多功能炒菜機,但是趨向多應用于家用,而對于食堂、餐廳等以炒菜為主的地方還存在著技術空缺。對于菜燒的味道是否美味直接取決于翻炒中菜是否受熱均勻以及佐料是否均勻,而這恰好與掂鍋水平高低有關。而掂鍋又極大的消耗人的體力。因此市場急需一種合理、簡單、高效,具有仿人手運動的掂鍋翻炒裝置。而目前市場上的炒菜掂鍋裝置,掂鍋方式不符合現實運動,不能使菜均勻翻炒。對于不同的菜系不能有合適的掂鍋力度,效率低,炒菜效果不好。而本技術是一種半自動可調速仿人手運動的炒菜掂鍋裝置,鍋體運動符合人炒菜的動作,能使菜翻炒均勻,結構簡單,鍋具安裝方便,性能可靠,可充分的減少廚師勞動強度,同時可根據菜的色澤通過人機交互去進行菜的翻炒,可同時監控1~3臺,極大的提高做菜的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是為了提供一種半自動仿人手掂鍋翻炒裝置,以解決當前生活中人工掂鍋耗費體力,其他的炒菜掂鍋裝置式不符合現實運動,不能使菜均勻翻炒的現狀。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采用平面連桿機構,將電機動力通過動力傳輸裝置,實現平面連桿機構的輸出運動為所需的運動,實現翻炒裝置的掂鍋翻炒。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半自動仿人手掂鍋翻炒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座、翻炒裝置、動力傳輸裝置、控制器;所述的動力傳輸裝置安裝在機座的上方,所述的翻炒裝置與動力傳輸裝置相連,所述的控制器安裝在機座的左端;所述的機座包括底板、支座I、支座I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半自動仿人手掂鍋翻炒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座(1)、翻炒裝置(2)、動力傳輸裝置(3)、控制器(4);所述的動力傳輸裝置(3)安裝在機座(1)的上方,所述的翻炒裝置(2)與動力傳輸裝置(3)相連,所述的控制器(4)安裝在機座(1)的左端;所述的機座(1)包括底板(11)、支座I(12)、支座II(13)、支腿(14)、外機殼(15);所述的支座I(12)有兩個,位于在底板(11)的上方,支座I(12)包括支座底座(121)、支座體(122)、軸承座(123),所述的支座底座(121)與支座體(122)通過焊接連接,支座底座(121)螺栓連接在底板(11)上,所述的軸承座(123)安裝在支座體(122)的上端;所述的支座II(13)包括支座底座(131)、支座體(132)、鉸鏈(133),所述的支座底座(131)焊接在支座體(132)上,支座底座(131)通過螺栓連接在底板(11)上;所述的鉸鏈(133)位于支座II(13)上端;所述的支腿(14)有四個,焊接在底板(11)的下端;所述的外機殼(15)通過螺栓連接在底板(11)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半自動仿人手掂鍋翻炒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座(1)、翻炒裝置(2)、動力傳輸裝置(3)、控制器(4);所述的動力傳輸裝置(3)安裝在機座(1)的上方,所述的翻炒裝置(2)與動力傳輸裝置(3)相連,所述的控制器(4)安裝在機座(1)的左端;所述的機座(1)包括底板(11)、支座I(12)、支座II(13)、支腿(14)、外機殼(15);所述的支座I(12)有兩個,位于在底板(11)的上方,支座I(12)包括支座底座(121)、支座體(122)、軸承座(123),所述的支座底座(121)與支座體(122)通過焊接連接,支座底座(121)螺栓連接在底板(11)上,所述的軸承座(123)安裝在支座體(122)的上端;所述的支座II(13)包括支座底座(131)、支座體(132)、鉸鏈(133),所述的支座底座(131)焊接在支座體(132)上,支座底座(131)通過螺栓連接在底板(11)上;所述的鉸鏈(133)位于支座II(13)上端;所述的支腿(14)有四個,焊接在底板(11)的下端;所述的外機殼(15)通過螺栓連接在底板(11)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半自動仿人手掂鍋翻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炒裝置(2)包括滑桿(21)、滑塊(22)、鍋柄(23)、連桿(24);所述的滑桿(21)通過鉸鏈(133)連接在支座II(13)上;所述的滑塊(22)安裝在滑桿(21)上,與滑桿(21)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龔智強,孫浩,梁三金,邢剛,
申請(專利權)人:巢湖學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