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海上風電基礎工程領域,尤其是一種海上風電吸力式環狀基礎。
技術介紹
海上風能作為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成為緩解全球能源緊張形勢的新方向。但是,作為海上風力發電機的重要組成部分—海上風電基礎存在建造成本高,海上施工及安裝難度大等特點。風機屬于高聳結構物,承受巨大的彎矩是海上風電基礎區別于其它常見結構基礎的重要特征。海上風電的基礎形式主要有:重力式基礎、單樁基礎、高樁承臺基礎,吸力式筒型基礎、三角架基礎等基礎形式。重力式基礎安裝成本低,但需對海床進行預處理;需重型設備移動基礎。單樁基礎生產工藝簡單,安裝經驗豐富,施工難度大,受海床和風機重量影響大。高樁承臺基礎由基樁和上部承臺組成,可在軟土地基中使用,但結構總體偏厚,自重較大。吸力式筒型基礎鋼混結構或鋼結構的吸力式圓筒,適用于砂土、粘性土或淤泥質土,安裝方便,成本低,但不適用于沖刷海床、巖性海床及可壓縮的淤泥質海床。三角架基礎由三支腿導管架構成,建造和施工方便,無需做任何海床準備,但不適于海床存在大面積巖石的地基。導管架基礎又鋼質錐臺空間框架構成,強度高,安裝噪音小,重量輕,但結構復雜;造價昂貴;海浪作用下易疲勞失效,與傳統的海洋結構物基礎相比,不僅要承受足夠的豎向荷載,還要承受大彎矩與較大的水平力作用。風機在工作的條件下是受到的不僅是靜荷載的作用,而是三維的動力作用,所以,海上風電基礎具有受力特點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這些會影響海上風電基礎的選型。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海上風電吸力式環狀基礎,該基礎結構型式簡單,易于在海上施工,降低了建造成本,分倉式結構可使該基礎在下沉過程中保持基礎水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海上風電吸力式環狀基礎,其特征在于:包括內側壁、外側壁、頂蓋和分倉板,內側壁和外側壁為同軸設置的筒狀結構,頂蓋設置于內側壁和外側壁的頂部,覆蓋內側壁和外側壁之間的空隙,在內側壁和外側壁之間等距設置分倉板將內側壁和外側壁之間分隔為至少兩個等面積的分倉,海上風電吸力式環狀基礎的高度為6~15m,內側壁的直徑為15~35m,厚度為300~400mm,外側壁的直徑為25~40m,厚度為300~400mm。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海上風電吸力式環狀基礎,其特征在于:包括內側壁、外側壁、頂蓋和分倉板,內側壁和外側壁為同軸設置的筒狀結構,頂蓋設置于內側壁和外側壁的頂部,覆蓋內側壁和外側壁之間的空隙,在內側壁和外側壁之間等距設置分倉板將內側壁和外側壁之間分隔為至少兩個等面積的分倉,海上風電吸力式環狀基礎的高度為6~15m,內側壁的直徑為15~35m,厚度為300~400mm,外側壁的直徑為25~40m,厚度為300~400mm。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海上風電吸力式環狀基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種海上風電吸力式環狀基礎為鋼結構或鋼筋混泥土結構。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海上風電吸力式環狀基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上風電吸力式環狀基礎的高度優選為8...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廣思,劉潤,練繼建,張浦陽,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