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屈曲約束支撐與混凝土梁柱角鋼板式錨固連接節點,包括錨固于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柱節點處的節點板,所述節點板具有錨固于所述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柱內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柱外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正反表面對稱焊接有多個角鋼組,所述角鋼組包括位于所述混凝土梁內的第一角鋼組和位于所述混凝土柱內的第二角鋼組,所述第一角鋼組具有四個第一角鋼圍繞,相鄰的所述第一角鋼呈軸對稱設置,所述第二角鋼組具有兩個第二角鋼排成一列,兩個所述第二角鋼呈中心對稱設置,所述第二部分設有供屈曲約束支撐固定連接的螺紋孔。上述角鋼的排布方式可以使節點板均勻的傳力給混凝土梁柱,保證節點板受力穩定性,提高節點抗震性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結構件,特別是涉及一種屈曲約束約束支撐與混凝土梁柱角鋼板式錨固連接節點。
技術介紹
帶屈曲約束支撐混凝土框架結構因具有抗震性能、施工簡便和節約原材料等優越性能正在建筑領域推廣應用。其中屈曲約束支撐與混凝土框架的連接節點在整個結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需要具有足夠的強度,適當的剛度,足夠的轉動能力,能夠合理的傳遞剪力和彎矩,同時還要容易制作和施工簡便,好的節點要符合“強節點,弱構件”的設計原則。為了滿足上述要求,技術人員對此做了研究,如中國專利CN104563304A所公開的一種屈曲約束支撐與混凝土梁和柱的連接節點,由錨固在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柱中的錨固件和置于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柱外部的節點板構成,錨固件由三根相互間隔的H型鋼構成,H型鋼與錨板焊接成一體,節點板與位于混凝土梁上部和混凝土主內側的錨板焊接成一體,在節點板上加工出供屈曲約束支撐固定連接的螺栓孔。上述采用H型鋼錨固在混凝土梁柱內的結構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強梁柱的強度,能在一定程度上約束梁柱的塑性變形,但是H型鋼在混凝土內的接觸面積大,會把混凝土梁柱節點按H型鋼的個數分成較多的區域,導致混凝土梁柱節點的混凝土協同工作能力降低,使與H型鋼接觸處的混凝土出現明顯的應力集中,且H型鋼占用混凝土梁柱內較大面積,很可能影響原砼梁柱內箍筋和縱筋的布置,進而影響混凝土澆筑和鋼筋施工。且H型鋼型號較少,對部分結構不能使用,只能采用格構式,即用三塊鋼板焊接而成,加工工序多,操作復雜。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更好的屈曲約束支撐與混凝土梁柱的連接節點,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角鋼尺寸較小,預埋混凝土梁柱節點對混凝土協同工作能力影響較小,不影響原砼梁柱內箍筋和縱筋的布置,且角鋼可任意選擇截面尺寸,保證錨固性能的屈曲約束支撐與混凝土梁柱角鋼板式錨固連接節點。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屈曲約束支撐與混凝土梁柱角鋼板式錨固連接節點,包括錨固于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柱節點處的節點板,所述節點板具有錨固于所述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柱內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柱外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正反表面對稱焊接有多個角鋼組,所述角鋼組包括位于所述混凝土梁內的第一角鋼組和位于所述混凝土柱內的第二角鋼組,所述第一角鋼組具有四個第一角鋼圍繞,相鄰的所述第一角鋼呈軸對稱設置,所述第二角鋼組具有兩個第二角鋼排成一列,兩個所述第二角鋼呈中心對稱設置,所述第二部分設有供屈曲約束支撐固定連接的螺紋孔。進一步,所述第一角鋼排成兩排兩列,每個所述第一角鋼相對于與其相鄰的所述第一角鋼在所述節點板平面內旋轉90°,四個所述第一角鋼共同圍成口形。進一步,四個所述第一角鋼彼此之間存在間隔。進一步,兩個所述第二角鋼面向彼此,其中一個所述第二角鋼是另一個所述第二角鋼在所述節點板平面內旋轉180°形成。進一步,所述第一角鋼及所述第二角鋼塞焊于所述節點板上。進一步,所述第一角鋼和所述第二角鋼的結構相同。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第一部分的正反表面對稱焊接有多個角鋼組,采用角鋼進行錨固,由于角鋼的尺寸較小,預埋混凝土梁柱節點對混凝土協同工作能力影響較小,角鋼與角鋼之間存在間距,使該連接節點不影響梁柱箍筋和縱筋的布置,方便施工,且直角角鋼的型號多,可選擇任意截面尺寸的角鋼,而不需將多塊鋼板焊接,操作簡便。且角鋼組包括位于混凝土梁內的第一角鋼組和位于混凝土柱內的第二角鋼組,第一角鋼組具有四個第一角鋼圍繞,相鄰的第一角鋼呈軸對稱設置,第二角鋼組具有兩個第二角鋼排成一列,兩個第二角鋼呈中心對稱設置,這種布置方式可以使節點板均勻的傳力給混凝土梁柱,增強各個角鋼組的協同工作能力,保證節點板受力穩定性,充分發揮節點在拉壓荷載下的抗震性能,保證屈曲約束支撐在地震發生時工作的穩定性。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屈曲約束支撐與混凝土梁柱角鋼板式錨固連接節點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屈曲約束支撐與混凝土梁柱角鋼板式錨固連接節點的俯視圖;圖3為本技術角鋼焊接于節點板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混凝土梁、2—混凝土柱、3—節點板、31—第一部分、32—第二部分、4—第一角鋼組、41—第一角鋼、5—第二角鋼組、51—第二角鋼、6—螺栓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需要說明,本技術實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后……)僅用于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運動情況等,如果該特定姿態發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另外,在本技術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其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另外,各個實施例之間的技術方案可以相互結合,但是必須是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基礎,當技術方案的結合出現相互矛盾或無法實現時應當認為這種技術方案的結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術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如圖1及圖2,本技術提供一種屈曲約束支撐與混凝土梁柱角鋼板式錨固連接節點,包括錨固于混凝土梁1和混凝土柱2節點處的節點板3,節點板3具有錨固于混凝土梁1和混凝土柱2內的第一部分31和位于混凝土梁1和混凝土柱2外的第二部分32,第一部分31的正反表面對稱焊接有多個角鋼組,第二部分32設有供屈曲約束支撐固定連接的螺紋孔6。梁柱中預埋了角鋼組及節點板3,增加了節點區域的含鋼率,因此節點的強度和剛度都得到了提升,且節點板3一定程度上約束梁柱的塑性變形,使梁可能出現塑性絞的位置由梁端向梁跨中轉移,非常有利于“強節點,弱桿件”的設計原則。如圖1及圖3,角鋼組包括位于混凝土梁1內的第一角鋼組4和位于混凝土柱2內的第二角鋼組5,第一角鋼組4具有四個第一角鋼41排成兩排兩列,并圍繞成“口”字形,且四個第一角鋼41彼此之間存在間隔,使第一角鋼41的設置不會影響混凝土梁1內鋼筋的排設。相鄰的第一角鋼41呈軸對稱設置,即每個第一角鋼41相對于與其相鄰的第一角鋼41在節點板3平面內旋轉了90°,這種排布方式可以使節點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屈曲約束支撐與混凝土梁柱角鋼板式錨固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包括:錨固于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柱節點處的節點板,所述節點板具有錨固于所述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柱內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柱外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正反表面對稱焊接有多個角鋼組,所述角鋼組包括位于所述混凝土梁內的第一角鋼組和位于所述混凝土柱內的第二角鋼組,所述第一角鋼組具有四個第一角鋼圍繞,相鄰的所述第一角鋼呈軸對稱設置,所述第二角鋼組具有兩個第二角鋼排成一列,兩個所述第二角鋼呈中心對稱設置,所述第二部分設有供屈曲約束支撐固定連接的螺紋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屈曲約束支撐與混凝土梁柱角鋼板式錨固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包括:錨固于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柱節點處的節點板,所述節點板具有錨固于所述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柱內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柱外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正反表面對稱焊接有多個角鋼組,所述角鋼組包括位于所述混凝土梁內的第一角鋼組和位于所述混凝土柱內的第二角鋼組,所述第一角鋼組具有四個第一角鋼圍繞,相鄰的所述第一角鋼呈軸對稱設置,所述第二角鋼組具有兩個第二角鋼排成一列,兩個所述第二角鋼呈中心對稱設置,所述第二部分設有供屈曲約束支撐固定連接的螺紋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屈曲約束支撐與混凝土梁柱角鋼板式錨固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鋼排成兩排兩列,每個所述第一角鋼相對于與其相鄰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幗昌,李文明,楊志堅,
申請(專利權)人:沈陽建筑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遼寧;2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