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基于數據融合的交通違法行為檢測方法和系統,將車輛在交叉口的電子警察檢測數據與其他卡口數據、車輛定位數據進行融合分析,進而檢測車輛在交叉口不按導向車道行駛、違法占用車道等違法現象,實現基于數據分析的非現場執法;基于此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提出的基于數據融合的交通違法行為檢測系統,通過接入卡口檢測系統、出租車等運營車輛監管系統的車輛運行數據,分析車輛的行駛路徑,進一步地實現違法檢測、違法數據生成、違法審核以及違法處理。該方法和系統對電子警察的硬件要求低,能夠廣泛使用于城市路網交通執法管理,為交警部門提供可靠的非現場執法檢測手段。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基于數據融合的交通違法行為檢測方法和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道路交通通行量的急劇增長,車輛違章違法事件頻發,交通管理部門面臨日益繁重的交通監管以及執法任務,為有效治理不按規定行駛的違法行為,電子警察等智能化的非現場執法系統得到推廣應用。目前的電子警察系統以交叉口車輛闖紅燈為主要檢測目標和抓拍對象,對于車輛違法變線、不按導向車道行駛等交叉口違法行為則基于電子警察設備內載的圖像處理技術,通過劃定虛擬線圈等方式實現車輛行駛行為的微觀檢測以及違法行為的識別。此類以圖像處理為核心的非現場執法手段雖然在違法行為檢測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但因為成本問題無法在路網內得到普遍應用,大多城市僅在路網關鍵交叉口、違法多發點布設此類智能化電警設備,不利于構建嚴密的非現場執法網絡。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當前的非現場執法現狀,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基于車輛過車或定位數據融合的交通違法檢測方法和系統,目的是充分利用現有的路面車輛行駛數據,通過多源數據的關聯,智能化檢測車輛不按導向車道行駛、違法占道等違法駕駛行為,實現非現場的交通違法檢測;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方法無需依賴于復雜的圖像處理算法,對路面安裝的電子警察設備沒有較高的硬件要求,僅需具備基礎的過車檢測與號牌識別功能即能滿足非現場執法檢測需求,解決當前因成本限制無法實現全路網內違法占道行駛的執法檢測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基于數據融合的交通違法行為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以信號交叉口進口道車道為檢測單位,根據各車道對應的電子警察檢測數據獲取車道過車數據,包括車道轉向、過車時刻、號牌號碼;S2、根據路網交叉口聯結以及交叉口、路段關聯映射關系,確定該交叉口進口道各轉向車道對應的下游相鄰交叉及路段;由此生成各車道的過車路徑映射數據,即號牌號碼、車道轉向、過車時刻、下游應駛路段、下游應駛交叉口;S3、以單一車輛為分析對象,對交叉口行駛車輛進行逐一分析,通過數據融合與關聯處理并分析車輛在駛出該交叉口后的行駛路徑,根據車牌號碼將過車路徑數據與過車路徑映射數據進行匹配,檢測車輛是否進入其應駛路段或交叉口,分析識別車輛的占道行駛違法行為。進一步地,步驟S3具體為:S31、處理車輛行駛數據,根據路網的交叉口、路段關聯映射關系,分析車輛行駛路徑,生成車輛過車路徑數據;S32、根據號牌號碼將車輛過車路徑映射數據與過車路徑數據進行匹配,若路徑映射數據中的下游應駛路段/交叉口與過車路徑數據中的下游過車路段/交叉口不一致,則表明未按照車道規定的方向規范行駛,存在違法占道行駛行為,否則,表明車輛按車道指向規范行駛。進一步地,步驟S31中,車輛行駛數據分為兩類:包含有號牌識別結果的卡口過車檢測數據以及車輛連續GPS定位數據,對應的過車路徑生成方法為:對于路段與交叉口布設的卡口檢測的過車數據,通過號牌對比,從該車輛所屬的交叉口進口道內各車道對應的下游相鄰各路段、交叉口布設的卡口設備檢測數據中檢索車輛號牌信息,根據檢測到車輛過車記錄的交叉口或路段生成車輛過車路徑數據:號牌號碼、下游過車時刻、下游過車路段/交叉口;對于車輛連續GPS定位數據,根據車輛定位坐標進行地圖匹配,通過軌跡匹配分析車輛在駛出當前交叉口后的行駛路段,生成過車路徑數據:號牌號碼、下游過車路段。一種基于數據融合的交通違法行為檢測系統,包括數據對接模塊、違法檢測模塊、數據審核模塊和違法處理模塊;數據對接模塊:通過接口讀取過車檢測系統中的車道過車數據,與車駕管數據庫進行對接獲取車輛基礎信息;違法檢測模塊:獲取數據對接模塊輸出的車道過車數據,基于上述任一項所述基于數據融合的交通違法行為檢測方法,對各監控點位的過車不按導向車道行駛的行為進行自動判別;根據判別結果確定占道檢測字段數據:違法或正常;對于違法數據,根據檢測分析結果對其應駛車道與實際行駛車道字段進行自動錄入;違法數據生成模塊:從違法檢測模塊輸出的數據中檢索占道檢測字段為違法的數據,生成違法檢測數據;數據審核模塊:按系統配置的審核任務分派規則向對應的數據審核人員進行違法數據分配,并根據審核人員的操作指令從違法數據生成模塊調取違法數據詳情信息,接收審核人員的審核意見;對于違法行為審核未通過的數據進行恢復,從系統數據庫中刪除;否則,將審核后的數據傳輸至違法處理模塊;違法處理模塊:對審核通過的違法數據進行管理,并與短信平臺對接,根據車駕管信息向對應車主發送違法通知以及處罰方案。進一步地,過車檢測系統包括電子警察系統、智能卡口系統或GPS檢測系統。進一步地,違法數據生成模塊中,違法檢測數據包括車牌號碼、車牌類型、車輛違法時間、車輛違法地點、車輛違法行為、車輛車駕管理登記信息、車輛交叉口通行抓拍圖片、違法判別證據;其中號牌號碼、車牌類型、車輛違法時間與地點、車輛交叉口通行抓拍圖片從數據對接模塊接入的電子警察系統過車檢測數據中讀取,車輛違法行為根據違法檢測模塊輸出的應駛車道與實際行駛車道生成,車輛車駕管理登記信息通過數據對接模塊從車駕管數據庫讀取獲得,違法判別證據根據數據類型進行相應圖片的拼合。進一步地,違法判別證據根據數據類型進行相應圖片的拼合,具體為:若基于卡口數據進行的交通違法檢測,則通過數據對接模塊提取車輛在下一卡口的過車抓拍圖片,并將兩個檢測點圖片進行拼合;若基于GPS定位數據進行的交通違法檢測,則從車輛GPS定位系統中獲取車輛在經過該路口后的地圖行駛軌跡,將過車抓拍圖片與地圖軌跡截圖進行拼合。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種基于數據融合的交通違法行為檢測方法和系統,基于路網交叉口、路段的關聯關系,根據卡口檢測數據或出租車等運營車輛的GPS數據對車輛行駛行為進行檢測,通過與電子警察過車檢測數據的融合分析,判別車輛的占道行駛行為;依據此方法,基于數據融合的交通違法行為檢測系統在數據對接的基礎上,對電子警察抓拍的過車數據逐一進行占道行駛檢測,并生成違法證據,通過人工審核后進一步進行執法處理。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方法和系統對電子警察的硬件要求低,能夠廣泛使用于城市路網交通執法管理,為交警部門提供可靠的非現場執法檢測手段。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基于數據融合的交通違法行為檢測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基于數據融合的交通違法行為檢測系統的說明框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實施例實施例的基于數據融合的交通違法行為檢測方法,以路網內卡口設備檢測的過車數據與出租車等運營車輛的實時定位數據為基礎支撐數據,分別對兩類過車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獲得車輛的行駛路徑,進一步地,將行駛路徑與交叉口電子警察過車數據融合處理,分析識別車輛的占道行駛行為;如圖1,詳細步驟為:S1、以信號交叉口進口道車道為檢測單位,根據各車道對應的電子警察檢測數據獲取車道過車數據,包括車道轉向、過車時刻、號牌號碼。S2、根據路網交叉口聯結以及交叉口、路段關聯映射關系,確定該交叉口進口道各轉向車道對應的下游相鄰交叉及路段;由此生成各車道的過車路徑映射數據,即號牌號碼、車道轉向、過車時刻、下游應駛路段、下游應駛交叉口。S3、以單一車輛為分析對象,對車道行駛車輛進行逐一分析,處理并分析該車輛在駛出該交叉口后的行駛路徑,根據車牌號碼將過車路徑數據與過車路徑映射數據進行匹配,檢測車輛是否進入其應駛路段或交叉口;具體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數據融合的交通違法行為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1、以信號交叉口進口道車道為檢測單位,根據各車道對應的電子警察檢測數據獲取車道過車數據,包括車道轉向、過車時刻、號牌號碼;S2、根據路網交叉口聯結以及交叉口、路段關聯映射關系,確定該交叉口進口道各轉向車道對應的下游相鄰交叉及路段;由此生成各車道的過車路徑映射數據,即號牌號碼、車道轉向、過車時刻、下游應駛路段、下游應駛交叉口;S3、以單一車輛為分析對象,對交叉口行駛車輛進行逐一分析,通過數據融合與關聯處理并分析車輛在駛出該交叉口后的行駛路徑,根據車牌號碼將過車路徑數據與過車路徑映射數據進行匹配,檢測車輛是否進入其應駛路段或交叉口,分析識別車輛的占道行駛違法行為。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數據融合的交通違法行為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1、以信號交叉口進口道車道為檢測單位,根據各車道對應的電子警察檢測數據獲取車道過車數據,包括車道轉向、過車時刻、號牌號碼;S2、根據路網交叉口聯結以及交叉口、路段關聯映射關系,確定該交叉口進口道各轉向車道對應的下游相鄰交叉及路段;由此生成各車道的過車路徑映射數據,即號牌號碼、車道轉向、過車時刻、下游應駛路段、下游應駛交叉口;S3、以單一車輛為分析對象,對交叉口行駛車輛進行逐一分析,通過數據融合與關聯處理并分析車輛在駛出該交叉口后的行駛路徑,根據車牌號碼將過車路徑數據與過車路徑映射數據進行匹配,檢測車輛是否進入其應駛路段或交叉口,分析識別車輛的占道行駛違法行為。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數據融合的交通違法行為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具體為:S31、處理車輛行駛數據,根據路網的交叉口、路段關聯映射關系,分析車輛行駛路徑,生成車輛過車路徑數據;S32、根據號牌號碼將車輛過車路徑映射數據與過車路徑數據進行匹配,若路徑映射數據中的下游應駛路段/交叉口與過車路徑數據中的下游過車路段/交叉口不一致,則表明未按照車道規定的方向規范行駛,存在違法占道行駛行為,否則,表明車輛按車道指向規范行駛。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數據融合的交通違法行為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1中,車輛行駛數據分為兩類:包含有號牌識別結果的卡口過車檢測數據以及車輛連續GPS定位數據,對應的過車路徑生成方法為:對于路段與交叉口布設的卡口檢測的過車數據,通過號牌對比,從該車輛所屬的交叉口進口道內各車道對應的下游相鄰各路段、交叉口布設的卡口設備檢測數據中檢索車輛號牌信息,根據檢測到車輛過車記錄的交叉口或路段生成車輛過車路徑數據:號牌號碼、下游過車時刻、下游過車路段/交叉口;對于車輛連續GPS定位數據,根據車輛定位坐標進行地圖匹配,通過軌跡匹配分析車輛在駛出當前交叉口后的行駛路段,生成過車路徑數據:號牌號碼、下游過車路段。4.一種基于數據融合的交通違法行為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數據對接模塊、違法檢測模塊、數據審核模塊和違法處理模塊;數據對接模塊:通過接口讀取過車檢測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金志榮,羅四維,俎振山,莊斌,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市吳江區公安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