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多孔自動測斜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4921362 閱讀: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14:00
    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多孔自動測斜裝置。該裝置包括:探頭、電纜、承載體和安裝于承載體的卷筒、驅動裝置、孔口導向組件、滑輪組件和控制裝置;卷筒與承載體轉動連接,驅動裝置與卷筒相連接,驅動裝置帶動卷筒轉動;電纜依次通過孔口導向組件和滑輪組件繞設于卷筒,電纜與探頭相連接;滑輪組件與承載體的外側壁轉動連接,孔口導向組件與被測管體的管口端相連接,控制裝置控制所述驅動裝置帶動卷筒轉動,進而通過電纜帶動探頭在被測管體內向管口運動;控制裝置根據探頭檢測的傾斜角度變化和探頭的長度確定被測管體的橫向位移變化。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控制裝置控制卷筒牽引電纜通過孔口導向組件和可轉動地連接于承載體外側壁的滑輪組件,實現了多孔同時測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巖土工程監測
    ,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多孔自動測斜裝置。
    技術介紹
    傳統測斜儀是由測量探頭、傳輸電纜、數據接收器三部分組成。傳統測斜儀需要人工將測量探頭放入測斜孔(測斜管)中的指定深度,然后由工人通過提拉傳輸電纜提升測量探頭,每次提高0.5m,每間隔0.5m記錄一次數據,由于一般測斜孔較深并存在地下水,工人在提拉傳輸線纜過程中手會沾水,因而不能親自控制數據接收器,必須由另外一個人按下數據接收按鈕從而記錄相應深度的數據,兩人配合完成整個測斜過程。可以看出,傳統測斜儀存在以下缺陷:兩名工人配合下每次只能對一個測斜孔進行測量,依據測斜孔深度不同,完成一次測斜需要數小時不等,當需要完成多個測斜孔測量時,只能逐一進行,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當測斜孔較深、測孔較多時,一天時間無法完成測量,測量效率低下,這對于分析對比深部土體位移隨時間變化趨勢造成困難;數據采集依賴人工,未實現自動化。傳統測斜儀一般由一名工人提拉傳輸線纜,傳輸線纜上標注了相應的深度,當達到指定位置時,另一名工人按下數據接收按鈕記錄數據,每間隔0.5m需要進行一次這樣的配合,大量的重復提拉和按下數據接收按鈕容易導致疲憊,致使測試數據容易出現錯誤。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此,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多孔自動測斜裝置,旨在解決傳統測斜裝置測量效率低、可靠性差的問題。一個方面,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多孔自動測斜裝置,該多孔自動測斜裝置包括:探頭、電纜、承載體和安裝于所述承載體的卷筒、驅動裝置、孔口導向組件、滑輪組件和控制裝置;其中,所述卷筒與所述承載體可轉動地相連接,所述驅動裝置與所述卷筒相連接,所述驅動裝置用于帶動所述卷筒轉動;所述電纜依次通過所述孔口導向組件和所述滑輪組件繞設于所述卷筒,并且,所述電纜的第一端與置于被測管體中的探頭相連接;所述孔口導向組件與所述被測管體的管口端相連接;所述滑輪組件與所述承載體的外側壁轉動連接,所述滑輪組件用于在閑置時旋入所述承載體內,以及在工作時旋出至所述承載體外;所述控制裝置與所述驅動裝置相連接,用于控制所述驅動裝置帶動所述卷筒轉動,進而通過所述電纜帶動所述探頭在所述被測管體內向管口運動;所述探頭用于檢測所述被測管體不同深度處的傾斜角度變化;所述控制裝置還與所述電纜的第二端相連接,用于接收所述探頭檢測的傾斜角度變化,并根據所述傾斜角度變化和所述探頭的長度確定所述被測管體的橫向位移變化。進一步地,上述多孔自動測斜裝置中,所述孔口導向組件包括:第一滑輪和第一支撐體;其中,所述第一滑輪通過所述第一支撐體與所述被測管體的管口端可拆卸地連接,所述電纜還繞設于所述第一滑輪。進一步地,上述多孔自動測斜裝置中,所述第一支撐體包括:第一支撐桿和一端開口的筒體;其中,所述第一支撐桿的第一端與所述筒體的筒底端的外壁相連接,所述第一滑輪與所述第一支撐桿的第二端轉動連接;所述筒體的側壁沿軸向開設有貫穿所述側壁的側面開口,所述筒體的筒底沿徑向開設有部分貫穿所述筒底的底面開口,并且,所述側面開口與所述底面開口相連通;所述筒體套設于所述被測管體的管口端的內部,并且,所述筒體的開口端朝向所述被測管體的底部設置;所述電纜穿設于所述筒體的筒底端的底面開口。進一步地,上述多孔自動測斜裝置中,所述筒體為錐狀體,并且,錐狀體的錐底端為開口端且朝向所述被測管體的底部設置。進一步地,上述多孔自動測斜裝置中,所述承載體設置有用于所述滑輪組件旋入及旋出的開關門;所述滑輪組件旋出所述承載體時通過緊固件與所述承載體相固定。進一步地,上述多孔自動測斜裝置中,所述滑輪組件包括:第一轉軸、第二轉軸、連桿組件和第二滑輪;其中,所述連桿組件的第一端與所述承載體的外側壁轉動連接且通過緊固件相固定,所述連桿組件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轉軸和所述第二轉軸相連接;所述第一轉軸和所述第二轉軸上均安裝有位置相對應的第二滑輪;所述電纜依次繞設于所述第一轉軸和所述第二轉軸上的所述第二滑輪。進一步地,上述多孔自動測斜裝置中,所述電纜為多根;所述第一轉軸和所述第二轉軸上的第二滑輪均為多個且組對設置;每根所述電纜分別依次繞設于各對所述第二滑輪。進一步地,上述多孔自動測斜裝置中,所述承載體為承載車,所述卷筒、驅動裝置和控制裝置均置于所述承載車內,所述滑輪組件置于所述承載車的車體的外壁。進一步地,上述多孔自動測斜裝置中,所述承載車的內壁設置有用于放置所述探頭、所述電纜和拆卸后的所述孔口導向組件的隔板;和/或所述承載車的內壁還設置有用于放置旋入所述承載車后的所述滑輪組件的第二隔板。進一步地,上述自動測斜裝置中,還包括:插板;其中,所述插板與所述承載車底部的外壁相連接,用于與地面相固定。本專利技術中,通過控制裝置控制卷筒牽引電纜通過孔口導向組件和可轉動地連接于承載體外側壁的滑輪組件,可以實現多孔同時測量和數據存儲的自動化,保證了測量數據的可靠性,提高了測量效率。附圖說明通過閱讀下文優選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各種其他的優點和益處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變得清楚明了。附圖僅用于示出優選實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認為是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而且在整個附圖中,用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圖中: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多孔自動測斜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多孔自動測斜裝置中,孔口導向組件的主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多孔自動測斜裝置中,孔口導向組件的側視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多孔自動測斜裝置中,孔口導向組件的俯視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多孔自動測斜裝置中,滑輪組件的俯視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多孔自動測斜裝置中,滑輪組件的側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雖然附圖中顯示了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應當理解,可以以各種形式實現本公開而不應被這里闡述的實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本公開,并且能夠將本公開的范圍完整的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參見圖1,圖中示出了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多孔自動測斜裝置的優選結構。如圖所示,該多孔自動測斜裝置包括:探頭1、電纜2、承載體3和安裝于承載體3的卷筒4、驅動裝置5、孔口導向組件7、滑輪組件8和控制裝置14。其中,卷筒4與承載體3可轉動地相連接,驅動裝置5與卷筒4相連接,驅動裝置5用于帶動卷筒4轉動。具體地,驅動裝置5可以是絞車,卷筒4可以是絞盤,絞盤可以通過連接軸與承載體3可轉動地連接。電纜2依次通過孔口導向組件7和滑輪組件8繞設于卷筒4,并且,電纜2的第一端(圖1中所示的下端)與置于被測管體6中的探頭1相連接。具體地,電纜2的一端與探頭1相連接,電纜2的另一端依次繞設于孔口導向組件7和滑輪組件8,通過滑輪組件8后與卷筒4相連接。孔口導向組件7與被測管體6的管口端相連接。具體實施時,孔口導向組件7可拆卸地連接于被測管體6的管口端,測量結束后,可將孔口導向組拆卸后放至于預設位置。滑輪組件8與承載體3的外側壁轉動連接,滑輪組件8用于在閑置時旋入承載體3內,以及在工作時旋出至承載體3外。具體實施時,滑輪組件8與承載體3的外側壁之間的角度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節。滑輪組件8可以通過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孔自動測斜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探頭(1)、電纜(2)、承載體(3)和安裝于所述承載體(3)的卷筒(4)、驅動裝置(5)、孔口導向組件(7)、滑輪組件(8)和控制裝置(14);其中,所述卷筒(4)與所述承載體(3)可轉動地相連接,所述驅動裝置(5)與所述卷筒(4)相連接,所述驅動裝置(5)用于帶動所述卷筒(4)轉動;所述電纜(2)依次通過所述孔口導向組件(7)和所述滑輪組件(8)繞設于所述卷筒(4),并且,所述電纜(2)的第一端與置于被測管體(6)中的探頭(1)相連接;所述孔口導向組件(7)與所述被測管體(6)的管口端相連接;所述滑輪組件(8)與所述承載體(3)的外側壁轉動連接,所述滑輪組件(8)用于在閑置時旋入所述承載體(3)內,以及在工作時旋出至所述承載體(3)外;所述控制裝置(14)與所述驅動裝置(5)相連接,用于控制所述驅動裝置(5)帶動所述卷筒(4)轉動,進而通過所述電纜(2)帶動所述探頭(1)在所述被測管體(6)內向管口運動;所述探頭(1)用于檢測所述被測管體(6)不同深度處的傾斜角度變化;所述控制裝置(14)還與所述電纜(2)的第二端相連接,用于接收所述探頭(1)檢測的傾斜角度變化,并根據所述傾斜角度變化和所述探頭(1)的長度確定所述被測管體(6)的橫向位移變化。...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孔自動測斜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探頭(1)、電纜(2)、承載體(3)和安裝于所述承載體(3)的卷筒(4)、驅動裝置(5)、孔口導向組件(7)、滑輪組件(8)和控制裝置(14);其中,所述卷筒(4)與所述承載體(3)可轉動地相連接,所述驅動裝置(5)與所述卷筒(4)相連接,所述驅動裝置(5)用于帶動所述卷筒(4)轉動;所述電纜(2)依次通過所述孔口導向組件(7)和所述滑輪組件(8)繞設于所述卷筒(4),并且,所述電纜(2)的第一端與置于被測管體(6)中的探頭(1)相連接;所述孔口導向組件(7)與所述被測管體(6)的管口端相連接;所述滑輪組件(8)與所述承載體(3)的外側壁轉動連接,所述滑輪組件(8)用于在閑置時旋入所述承載體(3)內,以及在工作時旋出至所述承載體(3)外;所述控制裝置(14)與所述驅動裝置(5)相連接,用于控制所述驅動裝置(5)帶動所述卷筒(4)轉動,進而通過所述電纜(2)帶動所述探頭(1)在所述被測管體(6)內向管口運動;所述探頭(1)用于檢測所述被測管體(6)不同深度處的傾斜角度變化;所述控制裝置(14)還與所述電纜(2)的第二端相連接,用于接收所述探頭(1)檢測的傾斜角度變化,并根據所述傾斜角度變化和所述探頭(1)的長度確定所述被測管體(6)的橫向位移變化。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自動測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口導向組件(7)包括:第一滑輪(71)和第一支撐體(72);其中,所述第一滑輪(71)通過所述第一支撐體(72)與所述被測管體(6)的管口端可拆卸地連接,所述電纜(2)還繞設于所述第一滑輪(71)。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自動測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體(72)包括:第一支撐桿(721)和一端開口的筒體(722);其中,所述第一支撐桿(721)的第一端與所述筒體(722)的筒底端的外壁相連接,所述第一滑輪(71)與所述第一支撐桿(721)的第二端轉動連接;所述筒體(722)的側壁沿軸向開設有貫穿所述側壁的側面開口,所述筒體(722)的筒底沿徑向開設有部分貫穿所述筒底的底面開口,并且,所述側面開口與所述底面開口相連通;所述筒體(722)套設于所述被...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佳龍賀雷劉華清馮自霞徐熙語張琰王寶齊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乱人伦无无码视频试看|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浪潮AV|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免费蜜桃|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av无码片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不卡电影| 日韩电影无码A不卡| 亚洲av专区无码观看精品天堂|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老妇|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 色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无线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莉萝无码AV在线播放| 成人无码区免费A片视频WWW|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免费无遮挡无码视频网站|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东京热加勒比无码少妇| 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猛|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专区精东影业|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v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