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陳光明專利>正文

    偏心齒輪齒圈式可變壓縮比發動機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5908711 閱讀: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1:37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布了偏心齒輪齒圈式可變壓縮比發動機,它包括上缸體(7)、下缸體(8)、活塞和位于底端的油底殼(9),在所述的上缸體(7)上連接有氣缸蓋(1),在所述的上缸體(7)和下缸體(8)之間設置有曲軸(2),活塞與曲軸(2)之間通過連桿(3)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3)與曲軸(2)之間通過偏心齒輪(4)相連,所述的偏心齒輪(4)由齒輪(4.1)、偏心輪(4.2)和定位孔(4.3)組成;所述的偏心輪(4.2)和齒輪(4.1)連接為一體,所述的齒輪(4.1)與所述的定位孔(4.3)同軸;它克服了現有技術中成本過高,壽命較短的缺點,具有操控容易,只要改變齒圈的旋轉角度就可達到改變壓縮比的目的優點。

    Eccentric gear ring type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engine

    \u672c\u53d1\u660e\u516c\u5e03\u4e86\u504f\u5fc3\u9f7f\u8f6e\u9f7f\u5708\u5f0f\u53ef\u53d8\u538b\u7f29\u6bd4\u53d1\u52a8\u673a\uff0c\u5b83\u5305\u62ec\u4e0a\u7f38\u4f53(7)\u3001\u4e0b\u7f38\u4f53(8)\u3001\u6d3b\u585e\u548c\u4f4d\u4e8e\u5e95\u7aef\u7684\u6cb9\u5e95\u58f3(9)\uff0c\u5728\u6240\u8ff0\u7684\u4e0a\u7f38\u4f53(7)\u4e0a\u8fde\u63a5\u6709\u6c14\u7f38\u76d6(1)\uff0c\u5728\u6240\u8ff0\u7684\u4e0a\u7f38\u4f53(7)\u548c\u4e0b\u7f38\u4f53(8)\u4e4b\u95f4\u8bbe\u7f6e\u6709\u66f2\u8f74(2)\uff0c\u6d3b\u585e\u4e0e\u66f2\u8f74(2)\u4e4b\u95f4\u901a\u8fc7\u8fde\u6746(3)\u76f8\u8fde\uff1b\u5176\u7279\u5f81\u5728\u4e8e\uff1a\u6240\u8ff0\u8fde\u6746(3)\u4e0e\u66f2\u8f74(2)\u4e4b\u95f4\u901a\u8fc7\u504f\u5fc3\u9f7f\u8f6e(4)\u76f8\u8fde\uff0c\u6240\u8ff0\u7684\u504f\u5fc3\u9f7f\u8f6e(4)\u7531\u9f7f\u8f6e(4.1)\u3001\u504f\u5fc3\u8f6e(4.2)\u548c\u5b9a\u4f4d\u5b54(4.3)\u7ec4\u6210\uff1b\u6240\u8ff0\u7684\u504f\u5fc3\u8f6e(4.2)\u548c\u9f7f\u8f6e(4.1)\u8fde\u63a5\u4e3a\u4e00\u4f53\uff0c\u6240\u8ff0\u7684\u9f7f\u8f6e(4.1)\u4e0e\u6240\u8ff0\u7684\u5b9a\u4f4d\u5b54(4.3)\u540c\u8f74\uff1b\u5b83\u514b\u670d\u4e86\u73b0\u6709\u6280\u672f\u4e2d\u6210\u672c\u8fc7\u9ad8\uff0c\u5bff\u547d\u8f83\u77ed\u7684\u7f3a\u70b9\uff0c\u5177\u6709\u64cd\u63a7\u5bb9\u6613\uff0c\u53ea\u8981\u6539\u53d8\u9f7f\u5708\u7684\u65cb\u8f6c\u89d2\u5ea6\u5c31\u53ef\u8fbe\u5230\u6539\u53d8\u538b\u7f29\u6bd4\u7684\u76ee\u7684\u4f18\u70b9\u3002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偏心齒輪齒圈式可變壓縮比發動機
    本專利技術涉及到可變式壓縮比發動機
    ,更加具體來說是偏心齒輪齒圈式可變壓縮比發動機。
    技術介紹
    關于可變壓縮比的設計方案非常多,已公開的專利有上百件之多,充分證明了可變壓縮比存在的意義和開發應用價值。內燃機在中低速運轉時,由于進氣量或噴油量較少,在壓縮沖程或做功沖程的最高壓力或溫度較低,適合采用較高的壓縮比;在中高轉速運轉時,進氣量或噴油量較大,在壓縮沖程或做功沖程的最高壓力或溫度較高,適合采用較低的壓縮比,這是可變式壓縮比的由來原因。可變式壓縮比這個概念已出現較長的時間,但是市場上流通應用這種發動機的少之又少,幾乎沒有,這也說明了可變壓縮比發動機雖好,但是可行性很差,存在眾多的問題:如結構復雜、控制困難,調節量不足,重量偏重,體積偏大,成本過高,壽命較短,可實施性差,性能不穩性和檢查維修困難等諸多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技術介紹
    中的結構復雜的不足之處,而提出偏心齒輪齒圈式可變壓縮比發動機,其操控容易。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通過如下措施來實施的:偏心齒輪齒圈式可變壓縮比發動機,它包括上缸體、下缸體、活塞和位于底端的油底殼,在所述的上缸體上連接有氣缸蓋,在所述的上缸體和下缸體之間設置有曲軸,活塞與曲軸之間通過連桿相連;所述的連桿與曲軸之間通過偏心齒輪相連,所述的偏心齒輪由齒輪、偏心輪和定位孔組成;所述的偏心輪和齒輪連接為一體,所述的齒輪與所述的定位孔同軸;所述的偏心輪與所述的定位孔偏心;所述的偏心齒輪內的定位孔與所述曲軸配合;所述偏心齒輪的偏心輪的外表面與連桿的大頭孔內表面配合;所述的齒圈設置在上缸體和下缸體之間,所述的齒圈由內齒、外齒和齒圈導軌組成;所述的內齒、外齒與齒圈導軌三者同軸設置;在所述的上缸體和下缸體內設置有環形導槽,所述的齒圈導軌位于所述的導槽內并相互配合,所述的外齒由調節機構驅動旋轉;所述的內齒與所述的偏心齒輪上的齒輪嚙合并同向旋轉。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調節機構位于所述的下缸體內,所述的調節機構由蝸桿和步進電機組成,所述的蝸桿位于油底殼內;所述的蝸桿與所述齒圈的外齒嚙合并由步進電機驅動旋轉。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齒圈的外齒位于齒圈導軌的一側,所述的內齒沿所述的外齒內側環形設置。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在所述的偏心齒輪上設有連為一體的配重塊,在所述的偏心輪的一側設置有齒輪,另一側安裝有配重塊,所述的配重塊的配重方向與偏心輪的方向相反。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齒圈的內齒內徑與所述的偏心齒輪的齒輪的模數比為2倍、2.5倍、3倍、3.5倍或4倍。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技術優點:1、整體結構簡明、操控容易,只要改變齒圈的旋轉角度就可達到改變壓縮比的目的。2、相對于現有的發動機的重量變化不大,在原基礎上僅增設偏心齒輪、齒圈和調節機構約增加10千克的重量便可產生偏心效果。3、成本不高,由于增設的零部件不多,對原機改進不大,且增設的零部件易于批量生產,加工對生產的成本增加10%。4、體積基本保持不變,增設的零部件安裝在曲柄箱中,偏心齒輪套設有連桿頸上,調節機構體積小,易于安裝,曲軸箱的空間得到充分的利用。5、每個氣缸只增加一個偏心齒輪和齒圈兩個運動受力的部件,主要受力部分依然在曲軸活塞連桿上。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中的偏心齒輪的立體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中的偏心齒輪的主視圖。圖4為齒圈在環形導槽內的結構布置詳圖。圖5為圖4的剖視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調節壓縮比前后活塞分別位于上死點與位于上缸體內的狀態詳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調節壓縮比前后活塞分別位于下死點與位于上缸體內時的狀態詳圖。圖中:氣缸蓋1、曲軸2、連桿3、偏心齒輪4、齒輪4.1、偏心輪4.2、定位孔4.3、配重塊4.4、齒圈5、齒圈導軌5.1、內齒5.2、外齒5.3、調節機構6、蝸桿6.1、上缸體7、下缸體8、油底殼9、環形導槽10。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情況,但它們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定,僅作舉例而已,同時通過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將變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參照圖1-5所示:偏心齒輪齒圈式可變壓縮比發動機,它包括上缸體7、下缸體8、活塞和位于底端的油底殼9,在所述的上缸體7上連接有氣缸蓋1,在所述的上缸體7和下缸體8之間設置有曲軸2,活塞與曲軸2之間通過連桿3相連;所述的活塞點火之后帶動連桿3向下運動,所述的連桿3的運動軌跡還受到偏心齒輪4和齒圈5的位置變化而影響。所述的連桿3與曲軸2之間通過偏心齒輪4相連,所述的偏心齒輪4由齒輪4.1、偏心輪4.2和定位孔4.3組成;所述的偏心輪4.2和齒輪4.1連接為一體,所述的齒輪4.1與所述的定位孔4.3同軸;所述的偏心輪4.2與所述的定位孔4.3偏心;所述的偏心齒輪4內的定位孔4.3與所述曲軸2配合;所述偏心齒輪4的偏心輪4.2的外表面與連桿3的大頭孔內表面配合。所述的齒圈5設置在上缸體7和下缸體8之間,所述的齒圈5由內齒5.2、外齒5.3和齒圈導軌5.1組成;所述的內齒5.2、外齒5.3與齒圈導軌5.1三者同軸設置并為一體結構,所述內齒5.2、外齒5.3位于同一個環形圈的內外表面,所述齒圈導軌5.1為位于內齒5.2、外齒5.3環形圈側面的圓環形導軌,其橫截面為矩形;在所述的上缸體7和下缸體8內設置有環形導槽10,環形導槽10形狀與齒圈導軌5.1形狀對應,所述的齒圈導軌5.1位于所述的環形導槽10內并相互配合。所述的外齒5.3由調節機構6驅動旋轉;所述的內齒5.2與所述的偏心齒輪4上的齒輪4.1嚙合并同向旋轉。所述的調節機構6位于所述的下缸體8內,所述的調節機構6由蝸桿6.1和步進電機組成,所述的蝸桿6.1位于油底殼9內;所述的蝸桿6.1與所述齒圈5的外齒5.3嚙合并由步進電機驅動旋轉。所述的齒圈5的外齒5.3位于齒圈導軌5.1的一側,所述的內齒5.2沿所述的外齒5.3內側環形設置。在所述的偏心齒輪4上設有連為一體的配重塊4.4,在所述的偏心輪4.2的一側設置有齒輪4.1,另一側安裝有配重塊4.4,所述的配重塊4.4的配重方向與偏心輪4.2的偏心方向相反。所述的齒圈5的內齒5.2齒數與所述的偏心齒輪4的齒輪4.1的齒數比為2倍、2.5倍、3倍、3.5倍或4倍。未調節壓縮比時:參照圖6-1所示,活塞位于上缸體7的上死點時,所述的齒圈5的上頂點A、所述的偏心齒輪4偏心輪4.2的上頂點B、活塞的中心點位于同一條直線上。當需要改變壓縮比時:參照圖6-2所示,先轉動調節機構6上的蝸桿6.1,所述的蝸桿6.1驅動齒圈5的外齒5.3旋轉,此時位于所述的齒圈5上的上頂點A的位置也隨之發生改變;同時所述齒圈5的內齒5.2也隨之旋轉,所述的內齒5.2帶動偏心齒輪4上的齒輪4.1的旋轉,使所述的偏心齒輪4偏心輪4.2上的上頂點B的位置也發生了變化;所述的偏心齒輪偏心輪4.2上的上頂點B、齒圈5上的上頂點A點和連桿3的中心線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此時活塞的上死點位置比未調節壓縮比時偏低,如活塞上死點位置變化線M所示,由此達到調節缸內壓縮比的效果。參照圖7-1所示:未調節壓縮比時:活塞位于上缸體7的下死點時,所述的齒圈5的下底點C點、所述的偏心齒輪4偏心輪4.2的上頂點D點、連桿3的中心線位于同一條直線上。參照圖7-2所示:當需要改變壓縮比時:先轉動調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偏心齒輪齒圈式可變壓縮比發動機

    【技術保護點】
    偏心齒輪齒圈式可變壓縮比發動機,它包括上缸體(7)、下缸體(8)、活塞和位于底端的油底殼(9),在所述的上缸體(7)上連接有氣缸蓋(1),在所述的上缸體(7)和下缸體(8)之間設置有曲軸(2),活塞與曲軸(2)之間通過連桿(3)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桿(3)與曲軸(2)之間通過偏心齒輪(4)相連,所述的偏心齒輪(4)由齒輪(4.1)、偏心輪(4.2)和定位孔(4.3)組成;所述的偏心輪(4.2)和齒輪(4.1)連接為一體,所述的齒輪(4.1)與所述的定位孔(4.3)同軸;所述的偏心輪(4.2)與所述的定位孔(4.3)偏心;所述的偏心齒輪(4)內的定位孔(4.3)與所述曲軸(12)配合;所述偏心齒輪(4)的偏心輪(4.2)的外表面與連桿(11)的大頭孔內表面配合;所述的齒圈(5)設置在上缸體(7)和下缸體(8)之間,所述的齒圈(5)由內齒(5.2)、外齒(5.3)和齒圈導軌(5.1)組成;所述的內齒(5.2)、外齒(5.3)與齒圈導軌(5.1)三者同軸設置;在所述的上缸體(7)和下缸體(8)內設置有環形導槽(10),所述的齒圈導軌(5.1)位于所述的環形導槽(10)內并相互配合,所述的外齒(5.3)由調節機構(6)驅動旋轉;所述的內齒(5.2)與所述的偏心齒輪(4)上的齒輪(4.1)嚙合并同向旋轉。...

    【技術特征摘要】
    1.偏心齒輪齒圈式可變壓縮比發動機,它包括上缸體(7)、下缸體(8)、活塞和位于底端的油底殼(9),在所述的上缸體(7)上連接有氣缸蓋(1),在所述的上缸體(7)和下缸體(8)之間設置有曲軸(2),活塞與曲軸(2)之間通過連桿(3)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桿(3)與曲軸(2)之間通過偏心齒輪(4)相連,所述的偏心齒輪(4)由齒輪(4.1)、偏心輪(4.2)和定位孔(4.3)組成;所述的偏心輪(4.2)和齒輪(4.1)連接為一體,所述的齒輪(4.1)與所述的定位孔(4.3)同軸;所述的偏心輪(4.2)與所述的定位孔(4.3)偏心;所述的偏心齒輪(4)內的定位孔(4.3)與所述曲軸(12)配合;所述偏心齒輪(4)的偏心輪(4.2)的外表面與連桿(11)的大頭孔內表面配合;所述的齒圈(5)設置在上缸體(7)和下缸體(8)之間,所述的齒圈(5)由內齒(5.2)、外齒(5.3)和齒圈導軌(5.1)組成;所述的內齒(5.2)、外齒(5.3)與齒圈導軌(5.1)三者同軸設置;在所述的上缸體(7)和下缸體(8)內設置有環形導槽(10),所述的齒圈導軌(5.1)位于所述的環形導槽(10)內并相互配合,所述的外齒(5.3)由調節機構(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光明
    申請(專利權)人:陳光明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北,4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 变态SM天堂无码专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 天堂无码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dvd|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 无码专区天天躁天天躁在线| 成年无码av片在线| 免费无码黄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 | 自慰系列无码专区|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久久国产加勒比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寂寞少妇做spa按摩无码|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13小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免费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aⅴ激情无码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 精品无码人妻久久久久久| 中文午夜乱理片无码|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