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UAV folding bumper and UAV, including at least the bumper and the bumper, the bumper is stacked in the outer bumper; the inner and outer ends of the bumper bumper respectively anti-collision end and a fixed end, the fixed end of the stack the bumper and the outer bumper set and can rotate relative to the level of the fixed end of the inner and outer bumper on bumper is arranged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limiting structure so that the fixed end is fixed relative rotation angle; the fixed end of the bottom of the outer bumper is connected to the UAV machine arm.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folding anti-collision rod an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provided in the utility model are designed to make the collision avoidance rod fold and save spac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無人機折疊防撞桿及無人機
本技術涉及防撞桿
,特別涉及一種無人機折疊防撞桿及無人機。
技術介紹
現有無人機螺旋翼防撞桿通常是通過拆裝定位螺絲實現拆裝,且防撞桿基本為整體單件安裝和儲存,此種拆卸及安裝方式每次需要通過拆裝定位螺絲來實現,操作不方便且占用空間大,而且存在定位螺絲丟失情況,導致防撞桿失效,無人機螺旋翼易損壞,降低用戶的產品體驗感。因此,目前市面上現有的無人機螺旋翼防撞桿,結構方式單一,均為螺絲固定方式,拆裝繁瑣,同時,無法折疊,占用運輸及儲存空間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為提供一種無人機折疊防撞桿及無人機,旨在使其防撞桿可以折疊。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無人機折疊防撞桿,至少包括內防撞桿以及外防撞桿,所述內防撞桿層疊設置于所述外防撞桿上;所述內防撞桿以及外防撞桿的兩端分別為防撞端以及固定端,所述內防撞桿與外防撞桿的固定端層疊設置且可相對水平轉動,所述內防撞桿與外防撞桿的固定端上相對設置有第一限位結構使其固定端相對轉動一定角度時固定;所述外防撞桿的固定端底部連接至無人機機臂上。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結構包括相對設置于所述內防撞桿與外防撞桿的固定端上的第一限位凸緣以及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凸緣卡入所述第一限位槽中使所述內防撞桿與外防撞桿轉動位置相對固定。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凸緣設置于所述外防撞桿的固定端上端面,所述第一限位槽設置于所述內防撞桿的固定端下端面。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凸緣設置于所述外防撞桿的固定端上端面邊緣處,所述第一限位槽設置為至少兩個,且所述內防撞桿與所述外防撞桿完全疊合時其中一個所述第一限位槽與所述第一限位凸緣卡接;所述內防撞桿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無人機折疊防撞桿,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內防撞桿以及外防撞桿,所述內防撞桿層疊設置于所述外防撞桿上;所述內防撞桿以及外防撞桿的兩端分別為防撞端以及固定端,所述內防撞桿與外防撞桿的固定端層疊設置且可相對水平轉動,所述內防撞桿與外防撞桿的固定端上相對設置有第一限位結構使其固定端相對轉動一定角度時固定;所述外防撞桿的固定端底部連接至無人機機臂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無人機折疊防撞桿,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內防撞桿以及外防撞桿,所述內防撞桿層疊設置于所述外防撞桿上;所述內防撞桿以及外防撞桿的兩端分別為防撞端以及固定端,所述內防撞桿與外防撞桿的固定端層疊設置且可相對水平轉動,所述內防撞桿與外防撞桿的固定端上相對設置有第一限位結構使其固定端相對轉動一定角度時固定;所述外防撞桿的固定端底部連接至無人機機臂上。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人機折疊防撞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結構包括相對設置于所述內防撞桿與外防撞桿的固定端上的第一限位凸緣以及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凸緣卡入所述第一限位槽中使所述內防撞桿與外防撞桿轉動位置相對固定。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人機折疊防撞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凸緣設置于所述外防撞桿的固定端上端面,所述第一限位槽設置于所述內防撞桿的固定端下端面。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無人機折疊防撞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凸緣設置于所述外防撞桿的固定端上端面邊緣處,所述第一限位槽設置為至少兩個,且所述內防撞桿與所述外防撞桿完全疊合時其中一個所述第一限位槽與所述第一限位凸緣卡接;所述內防撞桿與所述外防撞桿相對轉動完全展開時,另一個所述第一限位槽與所述第一限位凸緣卡接。5.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無人機折疊防撞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防撞桿支座,所述防撞桿支座固定于無人機機臂上,所述外...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志遠,于定管,李香飛,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白狐工業設計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