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減振連接裝置,包括車架,其特征在于:在車架上設置有襯套,待連接的發動機經過襯套與車架連接;在襯套上設置有減振套和連接塊;待連接的發動機與連接塊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減振連接裝置,使發動機傳遞到車架或其他機械結構的振動大幅度衰減,減振效果非常明顯;由于能夠大幅度減振,就能相應延長發動機以及其他部件的使用壽命,降低其使用成本;該種連接方式結構緊湊、簡單實用,特別適合在狹小位置空間的裝配。(*該技術在2016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各類動力機械、電動機械的連接結構,尤其是安裝發動 機的減振連接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眾所周知的各類熱動力機械、電動機械因發動機設計、制造、工 藝或自身的其他原因,振動在所難免,而通常各類動力機械要求沒有振動或 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對這種情況,目前并沒有十分有效的方法來解決。 而通常采用的措施是在各類動力機械的連接處加上緩沖膠、減振套;但是這 種方法能夠減少的振動十分有限,并沒有多大的效果。因為這些原因,所以 許多動力機械就直接采用螺栓與發動機連接,如果發動機本身振動較大,這 些振動會直接傳到各連接的機械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目的是提供一套減振的連接裝置, 使發動機的振動通過連接裝置處理、衰減到十分低的水平,解決目前常用的 減振方法效果不理想的缺陷。本技術的技術方案 一種減振連接裝置,包括車架,其特征在于 在車架上設置有襯套,待連接的發動機經過襯套與車架連接;更進一步的特征是在襯套上設置有減振套和連接塊;待連接的發動機 與連接塊連接。襯套上連接有連接塊,連接塊與第二襯套連接;待連接的發動機和襯套 通過螺栓和螺母連接,車架和第二襯套通過螺栓和螺母連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上述減振連接結構,發動機傳遞到車架 或其他機械結構的振動大幅度衰減,減振效果非常明顯;由于能夠大幅度減 振,就能相應延長發動機以及其他部件的使用壽命,降低其使用成本;該種 連接方式結構緊湊、簡單實用,特別適合在狹小位置空間的裝配。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第一種實施例結構圖(剖視);圖2是本技術第二種實施例結構圖(剖視);圖3是本技術在摩托車發動機上實際應用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l中,1_車架,2—襯套,3—防塵蓋,4—減振套,5—連接塊; 本技術減振連接裝置,第一種實施例結構中,本技術減振連接 裝置包括車架1 ,在車架1上設置有襯套2,襯套2上設置有減振套4和連接 塊5,減振套4能夠降低、衰減連接塊5傳遞過來的振動;在減振套4的外 面設置防塵蓋3,防止灰塵等進入;待安裝、連接的發動機通過連接塊5連 接。本技術第一種實施例結構的使用或工作原理,待安裝、連接的發動 機通過連接塊5連接, 一般是采用螺栓等將發動機與連接塊5連接;發動機產生的振動傳遞到減振套4,經過減振套4衰減后,傳遞到襯套2,最后和車 架1通過螺栓連接。如圖2中,l一車架,2—襯套,6—螺栓,7—第二襯套,9—連接塊,10 一螺母,ll一待連接的發動機;本技術減振連接裝置的第二種實施例結構中,本技術減振連接 裝置包括車架l,車架1上設置有襯套2,襯套2上連接有連接塊9;待連接 的發動機11和襯套2通過螺栓6和螺母10連接,車架1和第二襯套7通過 螺栓6和螺母IO連接。本技術第二種實施例結構的使用或工作原理,待連接的發動機11和 襯套2通過螺栓6和螺母10連接,待連接的發動機11的振動通過襯套2衰 減后,傳遞到連接塊9,連接塊9將振動傳遞到第二襯套7上進一步衰減, 最后到達車架l,待連接的發動機ll的振動通過襯套2、第二襯套7的衰減, 其傳遞到車架1的振動已經大大衰減、降低了。如圖3, 12—第一種實施例連接裝置,14一車架底管,15—下連接塊, 16—后連接塊,17—車架后管;本技術第一種、第二種實施例結構在摩托車發動機上的實際應用; 所述的車架包括車架底管14和車架后管17,待連接的發動機11經第一種實 施例連接裝置12、下連接塊15、后連接塊16等,安裝固定在車架底管14和 /或車架后管17上,能起到良好的減振作用。權利要求1、一種減振連接裝置,包括車架(1),其特征在于在車架(1)上設置有襯套(2),待連接的發動機經過襯套(2)與車架(1)連接。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振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襯套(2)上 設置有減振套(4)和連接塊(5);待連接的發動機與連接塊(5)連接。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振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襯套(2)上連接有連接塊(5),連接塊(5)與第二襯套(7)連接;待連接的發動機和襯 套(2)通過螺栓(6)和螺母(10)連接,車架(1)和第二襯套(7)通過 螺栓(6)和螺母(10)連接。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減振連接裝置,包括車架,其特征在于在車架上設置有襯套,待連接的發動機經過襯套與車架連接;在襯套上設置有減振套和連接塊;待連接的發動機與連接塊連接。本技術的減振連接裝置,使發動機傳遞到車架或其他機械結構的振動大幅度衰減,減振效果非常明顯;由于能夠大幅度減振,就能相應延長發動機以及其他部件的使用壽命,降低其使用成本;該種連接方式結構緊湊、簡單實用,特別適合在狹小位置空間的裝配。文檔編號F16F15/04GK201053470SQ200620111899公開日2008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06年12月8日 優先權日2006年12月8日專利技術者林 劉 申請人:林 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減振連接裝置,包括車架(1),其特征在于:在車架(1)上設置有襯套(2),待連接的發動機經過襯套(2)與車架(1)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林,
申請(專利權)人:劉林,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85[中國|重慶]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