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地下井道廢棄線纜拆除施工,特別是提供了一種井道廢棄線纜拖拽裝置。
技術介紹
1、地下井道廢棄線纜拆除施工時,一般都采取人力拖拽的方式,該方式的弊端,一是需要大量的人力配合拉動,人工成本大;二是拖拽的線纜較長,需要占用較大的作業面積,給周圍行走及施工造成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井道廢棄線纜拖拽裝置,解決了人工成本大,占用作業面積較大等問題。
2、本技術將拖拽裝置放置在地下井道上方側面位置,然后將井道廢棄線纜前端綁系在拖拽裝置的軸承中部,之后兩名施工作業人員同時在相同方向上搖動兩側搖把,軸承轉動,同時帶動廢棄線纜往前拖拽,并纏繞在拖拽裝置的軸承上,直到廢棄線纜全部拖拽纏繞到軸承上為止。
3、本技術拖拽裝置包括搖把1、滑滾2、滾軸3、導向滑輪4、立柱5、斜撐6、底座7、底撐8、立桿9,組合使用,將兩個滑滾2與滾軸3組成滾動系統,兩個滑滾2間距1200mm;滾軸3在兩個滑滾2中轉動,兩個搖把1分別焊接在滾軸3的兩端;兩個立柱5上端分別與滑滾2垂直焊接;兩個立柱5下端與兩個底座7分別垂直焊接;每個立柱5兩側焊接兩個斜撐6,斜撐6底部與底座7焊接,頂部與立柱5焊接,斜撐6與底座7夾角45°;底撐8焊接在兩個底座7之間前端位置;立桿9垂直焊接在底撐8中部;導向滑輪4的組合體的連接件焊接固定在立桿9頂部。(見圖1、圖2)。
4、使用時,將拖拽裝置放置在地下井道上方側面位置,然后將井道廢棄線纜10前端綁系在拖拽裝置的滾軸3中部,
5、優點在于,組裝簡單,減少了人力的使用,極大降低了施工作業面積,方便了施工,降低了施工成本。
6、本技術的優點在于,組裝簡單,減少了人力的使用,極大降低了施工作業面積,方便了施工,降低了施工成本。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井道廢棄線纜拖拽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搖把(1)、滑滾(2)、滾軸(3)、導向滑輪(4)、立柱(5)、斜撐(6)、底座(7)、底撐(8)、立桿(9);兩個滑滾(2)與滾軸(3)組成滾動系統,兩個搖把(1)分別焊接在滾軸(3)的兩端;兩個立柱(5)上端分別與滑滾(2)垂直焊接;兩個立柱(5)下端與兩個底座(7)分別垂直焊接;每個立柱(5)兩側焊接兩個斜撐(6),斜撐(6)底部與底座(7)焊接,頂部與立柱(5)焊接,底撐(8)焊接在兩個底座(7)之間前端位置;立桿(9)垂直焊接在底撐(8)中部;導向滑輪(4)的組合體的連接件焊接固定在立桿(9)頂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井道廢棄線纜拖拽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滑滾(2)間距1200mm;斜撐(6)與底座(7)夾角4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井道廢棄線纜拖拽裝置,其特征在于,搖把(1)由直徑20mm的圓鋼加工而成,直段長200mm,折段長300mm;滑滾(2)外徑120mm,內徑80mm;滾軸(3)直徑80mm,長1200mm;導向滑輪(4)直徑150mm;立柱(5)由截面尺寸200mm*20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井道廢棄線纜拖拽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搖把(1)、滑滾(2)、滾軸(3)、導向滑輪(4)、立柱(5)、斜撐(6)、底座(7)、底撐(8)、立桿(9);兩個滑滾(2)與滾軸(3)組成滾動系統,兩個搖把(1)分別焊接在滾軸(3)的兩端;兩個立柱(5)上端分別與滑滾(2)垂直焊接;兩個立柱(5)下端與兩個底座(7)分別垂直焊接;每個立柱(5)兩側焊接兩個斜撐(6),斜撐(6)底部與底座(7)焊接,頂部與立柱(5)焊接,底撐(8)焊接在兩個底座(7)之間前端位置;立桿(9)垂直焊接在底撐(8)中部;導向滑輪(4)的組合體的連接件焊接固定在立桿(9)頂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井道廢棄線纜拖拽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滑滾(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雷艷輝,高軍,曹安植,劉珣,白盼盼,劉帥,李金林,馬家平,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首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