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管道內壁涂裝施工,特別是提供了一種管道旋轉涂裝驅動裝置。
技術介紹
1、管道內壁涂裝施工時,對于大口徑(大于1000mm)管道一般都是采取人工在管道內進行涂裝作業的方式,該方式的弊端,一是內壁人工涂裝需要耗用大量的人力,施工成本較高;二是人工涂裝作業時容易被涂料熏傷,造成人身傷害。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管道旋轉涂裝驅動裝置,解決了
2、本技術將煤氣管道放在胎具上,之后將旋轉涂裝驅動裝置放在煤氣管道端口前面,并使兩個涂刷能夠伸進管道內,然后向外擰動兩端邊桿,直到邊桿上的涂刷抵到管道內壁,并向涂刷內注入涂料,之后操作手柄擰動滾軸,滾軸在滑滾內轉動,同時帶動兩個涂刷旋轉,并將涂料涂在管道內壁,當向前涂裝時,只需挪動底座即可。
3、本技術旋轉涂裝驅動裝置包括底座1、立柱2、滑滾3、滾軸4、手柄5、中桿6、絲扣套管7、邊桿8、涂刷9,組合使用,將兩個立柱2垂直焊接在底座1上,兩個立柱2間距800mm;兩個滑滾3和一個滾軸4組成一個滾動系統,滾軸4在滑滾3中能夠轉動;兩個滑滾3間距800mm;兩個滑滾3分別焊接在兩個立柱2頂端;滾軸4一端焊接中桿6,另一端焊接手柄5;中桿6兩端套絲扣;兩個絲扣套管7分別從中桿6兩端擰入;兩個邊桿8兩端套絲扣,其中一端分別擰入絲扣套管7,另一端固定涂刷9。
4、其中,底座1由30mm厚鋼板加工而成,尺寸為(長*寬)1000mm*500mm;立柱2由直徑80mm的圓管加工而成,長1200mm;滑滾
5、使用時,將煤氣管道11放在胎具10上,之后將旋轉涂裝驅動裝置放在煤氣管道11端口前面,并使兩個涂刷9能夠伸進管道11內,然后向外擰動兩端邊桿8,直到邊桿8上的涂刷9抵到管道11內壁,并向涂刷9內注入涂料,之后操作手柄5擰動滾軸4,滾軸4在滑滾3內轉動,同時帶動兩個涂刷9旋轉,并將涂料涂在管道11內壁,當向前涂裝時,只需挪動底座1即可(圖3、圖4)。
6、本技術的優點在于,組裝簡單,操作方便,既節省了人工,又減少了涂料熏傷造成的人身傷害,降低了施工成本。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管道旋轉涂裝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立柱(2)、滑滾(3)、滾軸(4)、手柄(5)、中桿(6)、絲扣套管(7)、邊桿(8)、涂刷(9);兩個立柱(2)垂直焊接在底座(1)上,兩個立柱(2)間距800mm;兩個滑滾(3)和一個滾軸(4)組成一個滾動系統,兩個滑滾(3)間距800mm;兩個滑滾(3)分別焊接在兩個立柱(2)頂端;滾軸(4)一端焊接中桿(6),另一端焊接手柄(5);中桿(6)兩端套絲扣;兩個絲扣套管(7)分別從中桿(6)兩端擰入;兩個邊桿(8)兩端套絲扣,其中一端分別擰入絲扣套管(7),另一端固定涂刷(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旋轉涂裝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底座(1)由30mm厚鋼板加工而成,尺寸長*寬為1000mm*500mm;立柱(2)由直徑80mm的圓管加工而成,長1200mm;滑滾(3)外徑100mm,內徑50mm;滾軸(4)直徑50mm,長3000mm;手柄(5)由直徑20mm的圓管加工而成,直段長200mm,折段長300mm;中桿(6)由直徑40mm的圓管加工而成,長600mm;絲扣套管(7)由內徑40mm的圓管加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管道旋轉涂裝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立柱(2)、滑滾(3)、滾軸(4)、手柄(5)、中桿(6)、絲扣套管(7)、邊桿(8)、涂刷(9);兩個立柱(2)垂直焊接在底座(1)上,兩個立柱(2)間距800mm;兩個滑滾(3)和一個滾軸(4)組成一個滾動系統,兩個滑滾(3)間距800mm;兩個滑滾(3)分別焊接在兩個立柱(2)頂端;滾軸(4)一端焊接中桿(6),另一端焊接手柄(5);中桿(6)兩端套絲扣;兩個絲扣套管(7)分別從中桿(6)兩端擰入;兩個邊桿(8)兩端套絲扣,其中一端分別擰入絲扣套管(7),另一端固定涂刷(9)。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潘宏宇,王偉林,程廣,李坤濤,韓兵,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首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