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管料輸送裝置及方法,用于將經加熱處理后的鋼管管料輸送至加厚機,使得所述管料的預定加厚部分位于所述加厚機的模膛內,以進行加厚處理,所述管料輸送裝置包括:可承載所述管料的輥道組、壓輪輸送系統、控制系統以及光電傳感組件。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管料輸送裝置和方法,能夠將加熱后的鋼管管料,快速地輸送至加厚機,以進行加厚處理,并且能夠實現管料在加厚機內的精確定位。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鋼管生產加工中的管料輸送,更具體地,是一種將鋼管管料輸送至加厚生產線進行加厚處理的管料輸送裝置及方法。
技術介紹
在鋼管生產中,鋼管加厚生產線是進行管端加厚工藝的關鍵機組。如圖I所示,對鋼管管端進行加厚操作的工藝為吊車將鋼管管料(如圖中11、12、13、14所示,為順次放置)放置在上料臺架20上,步進梁31、32、33橫移,將上料臺架上的鋼管送至第一工位-對齊輥道(圖未示),對齊輥道裝有受料開關,以確保定位過程可靠進行。當受料開關發出接收到管料的信息后,動力輥道使鋼管直線運動,直至碰到定位機構40并延時停轉。每根鋼管經定位機構40定位后,再由步進梁31、32、33橫移至第一加熱裝置51前,第一加熱裝置51沿鋼管12軸線縱向前移,將鋼管12端部裝入其中,并開始加熱,緊接著,第二加熱裝置 52以及第三加熱裝置53再繼續對鋼管進行加熱,直至對鋼管端加熱至需要的溫度。然后,加熱后的鋼管利用多個輸送輥道,被輸送到加厚主機60的模膛內進行管端加厚。通常,加厚機主機框架為H型結構,因此,利用現有的輸送工藝,鋼管管料在加熱后被輸送到加厚機模膛內的過程中,鋼管管料不能直接橫移輸送到加厚機的模膛內,并且加熱好的管料在橫移過程中熱量損耗嚴重。另外,由于加厚機模膛內無法安裝任何定位檢測裝置,因此現有的輸送工藝,無法實現對管料位置的精確定位。最后,由于加厚膛模內無法安裝輸送輥,而管料在加厚工藝中,需要送進加厚膛模2. I米左右,對于短料而言(例如2. 5米短料),此時只有一個輥輪帶動管料輸送,因此無法快速自動輸送,并且無法快速地精確定位。這些因素,均影響了對管料端部的加厚效果。因此,需要一種新的管料輸送裝置及方法,從而使加熱后的鋼管管料,尤其是短料,在輸送到加厚機膛模內的過程中,能夠快速地精確定位,并盡可能避免該過程中的熱量損耗,從而保證在后續加厚操作中對管料的加厚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其能夠快速地將加熱后的管料輸送到加厚機,以最大程度地減少熱量損耗。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其能夠在輸送過程中,實現對管料、尤其是短料的精確定位。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管料輸送裝置,用于將經加熱處理后的鋼管管料輸送至加厚機,使得所述管料的預定加厚部分位于所述加厚機的模膛內,以進行加厚處理,所述管料輸送裝置包括可承載所述管料的輥道組,所述輥道組包括多個輥道,并連接有升降驅動裝置,在所述升降驅動裝置的驅動下,所述輥道組可上升至預定位置,從而使得所述輥道組承載的管料在其軸向方向上與所述加厚機的模膛入口相對準,并且所述輥道組還連接有變頻電機驅動裝置,在該變頻電機驅動裝置的驅動下,所述輥道組中的每個輥道可旋轉運動,以輸送所述管料朝向所述模膛入口行進;壓輪輸送系統,該系統利用固定支架,固定設置于所述輥道組中最靠近所述加厚機的近端輥道的上方,其包括驅動氣缸以及與驅動氣缸輸出端相連接的壓輪,所述壓輪在所述驅動氣缸的驅動下,可當管料的端部輸送至所述壓輪下方時,與所述近端輥道一起將所述管料加緊,并且所述壓輪上設置有可與其同軸旋轉的脈沖發生器;控制系統,包括輸入單元,中央處理器、計數器以及顯示單元,所述計數器與所述脈沖發生器相連接,并且所述中央處理器通過一個變頻器與所述變頻電機驅動裝置相連接,其中所述輸入單元向所述中央處理器輸送多個參數,該多個參數包括快速行程脈沖參數,慢速行程脈沖參數、快速速度值參數以及慢速速度值參數,所述顯示單元用于對所述參數的設定進行顯示; 光電傳感組件,該光電傳感組件設置于所述加厚機和所述輥道組之間,用于觸發所述計數器進行計數。優選地,所述升降驅動裝置為驅動油缸。優選地,所述輸入單元為撥碼開關,并且所述顯示裝置為數碼管七段顯示器。優選地,所述輥道組包括三個輥道。優選地,所述中央處理器為S7-300PLC可編程控制器,所述計數器為FM350計數器。本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利用上述管料輸送裝置進行管料輸送的方法,用于將經加熱處理后的鋼管管料輸送至加厚機,使得所述管料的預定加厚部分位于所述加厚機的模膛內,以進行加厚處理,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利用所述管料輸送裝置的輸入單元,輸入多個參數至所述中央處理器,所述多個參數包括快速行程脈沖參數,慢速行程脈沖參數、快速速度值參數以及慢速速度值參數;b,當所述輥道組上的管料的端部輸送至所述壓輪下方時,對所述輥道組進行抬升,使該管料在軸向方向上與所述加厚機的模膛入口相對準,并下降所述壓輪,直至與所述近端輥道夾緊所述管料;C,當所述光電傳感組件觸發所述計數器開始計數時,所述控制系統控制所述變頻電機驅動裝置在由所述快速行程脈沖參數所確定的快速區段,以設定的快速速度值參數驅動所述輸送輥道組,并由此驅動管料朝向所述加厚機的模膛入口行進,直至該快速區段運行結束;d,根據所述多個參數,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變頻電機驅動裝置在由所述慢速行程脈沖參數所確定的慢速區段,以設定的慢速速度值參數驅動所述輸送輥道組,并由此驅動管料朝向所述加厚機的模膛入口行進,直至該管料的端部進入所述模膛的預定位置后,停止行進。優選地,所述快速區段長度為所述慢速區段長度的2-7倍。優選地,所述快速速度值為50-60米/分鐘,所述慢速慢速值為4-6米/分鐘。本專利技術的管料輸送裝置和方法,能夠將加熱后的鋼管管料,快速地輸送至加厚機,以進行加厚處理。并且能夠實現管料在加厚機內的精確定位,從而解決了管料、尤其是長度較短的短料難以快速精確地輸送至加厚機模膛內的問題,并最大程度地減少了輸送過程中熱量的損耗。附圖說明圖I為對鋼管管料進行加熱以及管端加厚操作的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管料輸送裝置的工作示意圖; 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管料輸送裝置的機械部分的示意圖;圖4為圖3中本專利技術管料輸送控制裝置的側視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管料輸送裝置的控制系統的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的管料輸送方法的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根據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的管料輸送裝置和方法的結構、步驟以及工作原理進行詳細描述。在附圖中,相同的部件利用相同的標號進行標記。如圖2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的管料輸送裝置的工作示意圖,本專利技術的管料輸送裝置,用于將經加熱處理后的鋼管管料10輸送至加厚機60,以使得管料10的預定加厚部分位于由下模61和上模62所限定的加厚機的模膛內,以進行加厚處理。具體地,管料輸送裝置包括輥道組110、壓輪輸送系統120以及控制系統(參照圖5)。更具體地,可承載管料10的輥道組110包括多個輥道,并連接有升降驅動裝置(圖未示)。本實施方式中,輥道組Iio包括3個輥道。升降驅動裝置可以是油缸驅動裝置或其他合適的驅動設備。在升降驅動裝置的驅動下,輥道組110可上升至預定位置,從而使得輥道組110承載的管料10在管料軸向方向上(即圖中的水平方向)與加厚機的模膛入口 63相對準,圖2中示出了出于該對準狀態時的情形。并且,輥道組110還連接有變頻電機驅動裝置114 (參考圖5),該變頻電機驅動裝置114通過變頻器112與本專利技術的控制系統相連接,這將在以下進行更詳細說明。在變頻電機驅動裝置114的驅動下,輥道組110中的每個輥道可旋轉運動,以輸送管料10朝向模膛入口 63行進。參考圖2-4,壓輪輸送系統120利用固定支架160固定設置于近端輥道(輥道組110中最靠近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管料輸送裝置,用于將經加熱處理后的鋼管管料輸送至加厚機,使得所述管料的預定加厚部分位于所述加厚機的模膛內,以進行加厚處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料輸送裝置包括:可承載所述管料的輥道組,所述輥道組包括多個輥道,并連接有升降驅動裝置,在所述升降驅動裝置的驅動下,所述輥道組可上升至預定位置,從而使得所述輥道組承載的管料在其軸向方向上與所述加厚機的模膛入口相對準,并且所述輥道組還連接有變頻電機驅動裝置,在該變頻電機驅動裝置的驅動下,所述輥道組中的每個輥道可旋轉運動,以輸送所述管料朝向所述模膛入口行進;壓輪輸送系統,該系統利用固定支架,固定設置于所述輥道組中最靠近所述加厚機的近端輥道的上方,其包括驅動氣缸以及與驅動氣缸輸出端相連接的壓輪,所述壓輪在所述驅動氣缸的驅動下,可當管料的端部輸送至所述壓輪下方時,與所述近端輥道一起將所述管料加緊,并且所述壓輪上設置有可與其同軸旋轉的脈沖發生器;控制系統,包括輸入單元,中央處理器、計數器以及顯示單元,所述計數器與所述脈沖發生器相連接,并且所述中央處理器通過一個變頻器與所述變頻電機驅動裝置相連接,其中所述輸入單元向所述中央處理器輸送多個參數,該多個參數包括快速行程脈沖參數,慢速行程脈沖參數、快速速度值參數以及慢速速度值參數,所述顯示單元用于對所述參數的設定進行顯示;光電傳感組件,該光電傳感組件設置于所述加厚機和所述輥道組之間,用于觸發所述計數器進行計數。...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錢惠江,
申請(專利權)人: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