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汽車側碰試驗裝置,旨在提供一種可提高汽車側面碰撞試驗對乘員受到的撞擊情況的檢測數據的精確性,同時還可以改善汽車側面碰撞試驗的模擬效果的汽車側碰試驗裝置。它包括基座,基座上設有導軌,導軌上可滑動的設有一滑座,所述基座上設有用于限制滑座位移的限位裝置;基座上位于導軌一端還設有車門支撐架。(*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汽車被動安全試驗領域,具體涉及ー種汽車側碰試驗的試驗裝置。
技術介紹
汽車側面碰撞事故約占事故總數的3 O %,僅次于正面碰撞;而與正面碰撞相比,側面碰撞對乘員造成的傷害更大,因此進行汽車側面碰撞試驗,改善汽車安全性能勢在必行。目前,汽車的側面碰撞試驗一般都是通過外部設備撞擊車門,通過檢測車門的變形情況,來研究汽車在側碰過程中的安全性能。這類側面碰撞試驗雖然能夠檢測出側碰后車門 的變形情況,但對于汽車側碰過程中乘員受到的撞擊情況的檢測數據的精確性較差。例如,中國專利公開號CN201688959U,公開日2010年12月29日,專利技術創造的名稱為可調速汽車側碰裝置,該申請案公開了ー種可調速汽車側碰裝置,該裝置包括轉軸;轉軸上固定有主擺鉸鏈,主擺一端固定于主擺鉸鏈上;實驗時將主擺提到初始角度位置;再使主擺自由下擺進行側撞實驗。該申請案的側碰裝置能夠提供不同的撞擊力,進而檢測側碰后車門的變形情況,但其對于汽車側碰過程中乘員受到的撞擊情況的檢測數據的精確性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汽車側面碰撞試驗對乘員受到的撞擊情況的檢測數據的精確性較差的問題,提供一種可提高汽車側面碰撞試驗對乘員受到的撞擊情況的檢測數據的精確性,同時還可以改善汽車側面碰撞試驗的模擬效果的汽車側碰試驗裝置。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ー種汽車側碰試驗裝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設有導軌,導軌上可滑動的設有一滑座,所述基座上設有用于限制滑座位移的限位裝置;基座上位于導軌一端還設有車門支撐架。本方案的側碰試驗裝置在試驗時,將基座固定在臺車上;將車門固定在車門支撐架上;將座椅固定在滑座上并將假人固定在座椅上;通過臺車移動時滑座、座椅及假人在慣性作用下撞擊車門;通過座椅及假人對車門的撞擊,進而反饋出假人受到的撞擊情況,座椅的位移情況以及車門的變形情況。由于在側碰過程中是由假人主動撞擊車門,因此能夠更好的反饋出乘員受到的撞擊情況。同時,本方案的側碰試驗裝置可以適用于各種不同型號的車門和汽車座椅進行試驗。作為優選,導軌設有兩條且平行設置,所述滑座底面位于兩導軌之間設有ー限位塊;所述限位裝置包括設置在限位塊前后兩側的前擋塊和后擋塊。通過限位裝置在側碰試驗過程中可以對滑座進行限位,進而對座椅和假人進行限位,提高試驗的模擬效果。作為優選,前擋塊上與限位塊相對的一側上設有前橡膠減震塊,后擋塊上與限位塊相對的一側上也設有后橡膠減震塊。在側碰試驗過程中,當滑座與限位裝置發生碰撞時,通過橡膠減震塊可以對滑座進行緩沖,進而在側碰過程中對座椅和假人進行緩沖,避免剛對剛的碰撞,不僅可以提高試驗裝置的使用壽命,還可以提高實驗的數據的準確性。作為優選,前橡膠減震塊的厚度小于后橡膠減震塊的厚度。在側碰試驗過程中后橡膠減震塊受到的沖擊カ較大,通過加大橡膠減震塊的厚度來増加緩沖行程。作為優選,車門支撐架包括設置在基座上的支撐立柱,所述支撐立柱上由下往上并排的設有若干支撐橫梁,支撐橫梁上設有若干通孔。通過該方案結構,可以對不同型號的側門進行固定。作為優選,支撐立柱與基座之間設有支撐桿,支撐立柱、支撐桿與基座之間構成三角形結構。通過該方案結構,可以增強車門支撐架的支撐強度。作為優選,支撐橫梁與導軌相互垂直。可以提高側碰試驗的模擬效果。作為優選,基座前部大致呈II字形,其包括兩根平行的エ字鋼;上述導軌設于エ字鋼上方并與エ字鋼相平行;基座后部大致呈三角形狀,上述車門支撐架設于基座中部。作為優選,車門支撐架上部還設有用于固定試驗牌號的固定板。便于對試驗進行管理。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可提高汽車側面碰撞試驗對乘員受到的撞擊情況的檢測數據的精確性,同時還可以改善汽車側面碰撞試驗的模擬效果。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俯視圖。圖3是圖I的右視圖。圖4是本技術的汽車側碰試驗裝置在試驗時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中基座I、導軌2、滑座3、車門支撐架4、支撐立柱5、支撐橫梁6、限位裝置7、前橡膠減震塊8、后橡膠減震塊9、限位塊10、基座前部11、基座后部12、支撐桿13、固定板14、通孔15、車門16、臺車17、座椅18。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ー步詳細描述如圖I、圖2所示,ー種汽車側碰試驗裝置,包括基座I,基座前部11大致呈II字形,其包括兩根平行的エ字鋼;基座后部12大致呈三角形狀。基座I上設有導軌2,導軌2設有兩條且平行設置。導軌2設于基座前部的エ字鋼上方并與エ字鋼相平行。導軌2上可滑動的設有一滑座3。如圖2所示,基座I上設有用于限制滑座3位移的限位裝置7。所述滑座3底面位于兩導軌2之間設有一限位塊10。限位裝置7包括設置在限位塊10前后兩側的前擋塊和后擋塊。前擋塊上與限位塊相對的一側上設有前橡膠減震塊8,后擋塊上與限位塊相對的一側上也設有后橡膠減震塊9。前橡膠減震塊8的厚度小于后橡膠減震塊9的厚度。如圖I、圖3所示,基座I上位于導2軌一端還設有車門支撐架4,車門支撐架設于基座中部。車門支撐架I包括設置在基座上的支撐立柱5,所述支撐立柱5上由下往上并排的設有若干支撐橫梁6。所述支撐立柱和支撐橫梁由エ字鋼組成。支撐橫梁6上設有若干通孔15。通孔15配合螺栓進行固定車門。支撐立柱5與基座I之間設有支撐桿13,支撐立柱5、支撐桿13與基座I之間構成三角形結構。支撐橫梁6與導軌2相互垂直。車門支撐架4上部還設有用于固定試驗牌號的固定板14。如圖4所示,在需要進行側碰試驗時;首先,將基座I固定在臺車17上;將車門16 固定在車門支撐架4的支撐橫梁6上;將座椅18固定在滑座3上并將假人固定在座椅18上。接著,通過臺車17移動時,滑座3、座椅18及假人在慣性作用下撞擊車門16 ;通過座椅及假人對車門的撞擊,進而反饋出假人受到的撞擊情況,座椅的位移情況以及車門的變形情況。權利要求1.ー種汽車側碰試驗裝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是,基座上設有導軌(2),導軌上可滑動的設有一滑座(3),所述基座上設有用于限制滑座(3)位移的限位裝置(7);基座上位于導軌一端還設有車門支撐架(4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汽車側碰試驗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導軌(2)設有兩條且平行設置,所述滑座(3)底面位于兩導軌之間設有ー限位塊(10);所述限位裝置包括設置在限位塊前后兩側的前擋塊和后擋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ー種汽車側碰試驗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前擋塊上與限位塊相対的一側上設有前橡膠減震塊(8),后擋塊上與限位塊相對的一側上也設有后橡膠減震塊(9)。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ー種汽車側碰試驗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前橡膠減震塊的厚度小于后橡膠減震塊的厚度。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汽車側碰試驗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車門支撐架(4)包括設置在基座上的支撐立柱(5),所述支撐立柱上由下往上并排的設有若干支撐橫梁(6),支撐橫梁上設有若干通孔(15)。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ー種汽車側碰試驗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撐立柱(5)與基座(I)之間設有支撐桿(13),支撐立柱、支撐桿與基座之間構成三角形結構。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ー種汽車側碰試驗裝置,其特征是,支撐橫梁與導軌相互垂直。8.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ー種汽車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汽車側碰試驗裝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是,基座上設有導軌(2),導軌上可滑動的設有一滑座(3),所述基座上設有用于限制滑座(3)位移的限位裝置(7);基座上位于導軌一端還設有車門支撐架(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欒朋,胡捷,王琛,李月明,韓剛,劉衛國,趙福全,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