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金屬材料在鍛造前的加熱裝置。金屬材料在鍛造前需要加熱到1150~1250℃的高溫。金屬材料加熱既可在電爐,也可在燃料爐中進行。加熱過程中,金屬表面會生成氧化皮,這在后一方法中尤其嚴重。金屬氧化燒損不僅浪費了材料、能源,也嚴重影響模具壽命和鍛件質量,是熱加工工藝力圖避免的。采用電爐加熱,因電力緊張和電費昂貴,實際生產中僅占很少比例(約5%)。而在普通燃料爐中,金屬材料因直接與高溫煙氣接觸,氧化燒損是不可避免的。通常每次加熱的金屬氧化率(重量百分比)為2~4%。為了避免這個問題,有采用不完全燃燒方法的(即用遠低于理論燃燒需要量的空氣,使爐內形成還原性氣氛而減少氧化燒損),鑒于各種原因,至今為止,用此方法尚未有形成批量生產的。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連續式燃液體、氣體或煤的鍛造加熱爐,它能有效地減少金屬氧化和明顯的節約燃料。上述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推料機將工件推入爐內并排放置的陶瓷管中并從預熱區送往加熱區,加熱后的工件依次被推出爐外。在爐內架空的陶瓷管被高溫燃燒煙氣加熱,管內的工件則通過陶瓷管的傳導和輻射而被均勻地加熱。由于避免了工件和高溫煙氣的直接接觸而有效地減少了金屬的氧化燒損。本技術提供的是一個完全密閉型的間接加熱爐。工件氧化燒損在0.3%(重量百分比)以下,熱能利用率在45%以上。與普通火焰直接加熱的鍛造爐相比,具有如下特點1.由于間接加熱的方式,大幅度地減少了工件氧化燒損,僅為原來的10%。2.由于采用的氮結合碳化硅陶瓷管具有的高導熱率、優良的高溫強度,因此有較長的使用壽命。3.設置了可節約15%以上能源的高效率空氣預熱器,爐襯采用耐火纖維結構或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少氧化節能加熱爐,其特征在于:在爐體鋼結構內由耐火纖維、輕質材料爐襯及活動爐頂構成爐子工作空間,此空間底部安裝2~8排由管箍將數根陶瓷管聯接而成的陶瓷管,燒嘴裝在加熱區的下側或兩側,空氣預熱器裝在進料口處爐頂上,出料口密封裝置設在出料口端爐蓋上,空氣和燃料管道位于爐底,其爐子側面裝有控制裝置,爐頂裝有熱電偶,它們通過支架將推料機與爐體鋼結構聯成一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少氧化節能加熱爐,其特征在于在爐體鋼結構內由耐火纖維、輕質材料爐襯及活動爐頂構成爐子工作空間,此空間底部安裝2~8排由管箍將數根陶瓷管聯接而成的陶瓷管,燒嘴裝在加熱區的下側或兩側,空氣預熱器裝在進料口處爐頂上,出料口密封裝置設在出料口端爐蓋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德榮,董偉國,邱峰,陳燕珍,
申請(專利權)人:機械電子工業部第五設計研究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12[中國|天津]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