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鍛造設備,具體是一種帶有防泄漏裝置的電液錘。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油缸、錘桿、蓄能器、油泵及電機M,油泵的出口通過主油管與蓄能器和油缸連接,還包括錘桿折斷防泄漏單元A和主油管爆裂防泄漏單元B;所述的錘桿折斷防泄漏單元A包括錘桿監測傳感控制器C、二位三通電磁換向閥I、液控單向閥、快放閥,液控單向閥的入口與油缸的油路連接,其出口與油箱連接,在液控單向閥的兩端連接有控制回路,二位三通電磁換向閥I的兩端串聯在上述控制回路中,另一端與油箱連接;傳感控制器C的傳感器置于油罐的下端的錘桿旁,傳感控制器C的控制端分別與所述的二位三通電磁閥I的控制端和油泵電機M連接;快放閥的兩個端口分別與液控單向閥的入口及油缸連接,另一端口連接油箱。所述的主油管爆裂防泄漏單元B包括液壓傳感控制器、二位三通電磁閥II、上位液控單向閥、上位快放閥、下位液控單向閥、液控卸荷閥、下位二位三通電磁閥IV、V,上位液控單向閥的入口與蓄能器連接,其出口與主油管的上端連接,在其入口與出口之間的控制回路上串聯二位三通電磁閥II,所述上位液控單向閥的入口還與上位快放閥的入口連接,該上位快放閥的一個出口連接油箱,另一個出口與所述的錘桿折斷防泄漏單元A的液控單向閥的入口及快放閥的另一個端口連接;所述的液壓傳感控制器的敏感端與主油管的上部連接,其控制端分別與所述的二位三通電磁閥II的控制端、下位電磁閥IV、V的控制端及油泵電機M連接;所述的下位液控單向閥的入口與主油管的下端連接,其出口與油箱連接;主油管的下端還與卸荷閥的液控端分別串聯后分別與油箱連接,卸荷閥的液控端分別串聯下位二位三通電磁閥IV、V,其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有防泄漏裝置的電液錘,包括油缸(25)、錘桿(21)、蓄能器(26)、油泵(7、8)及電機M,油泵的出口通過主油管(22)與蓄能器(26)和油缸(25)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錘桿折斷防泄漏單元A和主油管爆裂防泄漏單元B;所述的錘 桿折斷防泄漏單元A包括錘桿監測傳感控制器C、二位三通電磁換向閥Ⅰ、液控單向閥(2)、快放閥(13),液控單向閥(2)的入口與油缸(25)的油路連接,其出口與油箱(23)連接,在液控單向閥(2)的兩端連接有控制回路,二位三通電磁換向閥Ⅰ的兩端串聯在上述控制回路中,另一端與油箱(20)連接;傳感控制器C的傳感器置于油罐(25)的下端的錘桿(21)旁,傳感控制器C的控制端分別與所述的二位三通電磁閥Ⅰ的控制端和油泵電機M連接;快放閥(13)的兩個端口分別與液控單向閥(2)的入口及油缸(25)連接,另一端口連接油箱(21)。所述的主油管爆裂防泄漏單元B包括液壓傳感控制器(1)、二位三通電磁閥Ⅱ、上位液控單向閥(3)、上位快放閥(12)、下位液控單向閥(4)、液控卸荷閥(5、6)、下位二位三通電磁閥Ⅳ、Ⅴ,上位液控單向 閥(3)的入口與蓄能器(26)連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帶有防泄漏裝置的電液錘,包括油缸(25)、錘桿(21)、蓄能器(26)、油泵(7、8)及電機M,油泵的出口通過主油管(22)與蓄能器(26)和油缸(25)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錘桿折斷防泄漏單元A和主油管爆裂防泄漏單元B;所述的錘桿折斷防泄漏單元A包括錘桿監測傳感控制器C、二位三通電磁換向閥I、液控單向閥(2)、快放閥(13),液控單向閥(2)的入口與油缸(25)的油路連接,其出口與油箱(23)連接,在液控單向閥(2)的兩端連接有控制回路,二位三通電磁換向閥I的兩端串聯在上述控制回路中,另一端與油箱(20)連接;傳感控制器C的傳感器置于油罐(25)的下端的錘桿(21)旁,傳感控制器C的控制端分別與所述的二位三通電磁閥I的控制端和油泵電機M連接;快放閥(13)的兩個端口分別與液控單向閥(2)的入口及油缸(25)連接,另一端口連接油箱(21)。所述的主油管爆裂防泄漏單元B包括液壓傳感控制器(1)、二位三通電磁閥II、上位液控單向閥(3)、上位快放閥(12)、下位液控單向閥(4)、液控卸荷閥(5、6)、下位二位三通電磁閥IV、V,上位液控單向閥(3)的入口與蓄能器(26)連接,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惠林,張洪志,張國懷,
申請(專利權)人:劉惠林,張洪志,張國懷,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23[中國|黑龍江]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