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加工柔性板的銑刀及其成型工藝,所述銑刀包括刀柄(1),所述刀柄(1)的一端延伸成銑削刀頭(2),所述銑削刀頭(2)的表面成型有兩條環繞方向相同的螺旋槽(3)形成銑削刃,銑削刀頭(2)的末端設置有V口的切削面;所述螺旋槽(3)的螺旋角的角度ω為28-32°。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同時公開了一種用于加工柔性板的銑刀的成型工藝。該銑刀解決了現有的加工柔性線路板的銑刀剛性差切削性能差的問題,特別適用于鋁基板、銅基板、柔性板、鐵氟龍板、聚四氟乙烯板等板材的加工。(*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銑刀設計制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加工柔性板的銑刀。
技術介紹
傳統的印制線路板主要是由銅箔、玻璃纖維、環氧樹脂及相關填充料等組成,板材堅硬耐磨,加工時,使用菱齒銑刀加工,板壁光滑,排屑順暢,這是由于菱齒銑刀的斷屑設計而達到上述良好性能。但是現在,印制線路板逐漸由鋁基板等軟質基板材料替代,這種板材不含玻璃纖維,主要由銅箔、絕緣材料、鋁板組成,加工板材較軟,如果還使用之前PCB加工所使用的斷屑槽以及普通2刃平底銑刀,加工時不易形成斷屑且較易附著在切削刃部形成積削瘤并迅速使切削環境惡化導致無法正常排屑,造成被切削板壁“毛糙”,無法達到要求 的尺寸精度和粗糙度。為解決立銑刀在加工鋁材時易刀刃粘屑、排屑不暢等問題,中國專利文件CN20151979U公開一種鋁用精加工立銑刀,其采取將數條刀齒和排屑槽呈45° -50°螺旋角設置在刀體上。從而具有排屑容易的優點,但是該型刀具主要針對技術加工中的鋁材,故通過大于40度以上螺旋角及大的前角等參數保證加工的鋒利性。但是對于印制線路板而言,板厚一般為1.6_以內,自身強度不能承受過大的向上分力,而過大的螺旋角會導致加工時由于刀具銑削時產生較大的沿軸向向上的分力(俗稱上拔力)而導致線路板加工過程中過度翹曲。為解決柔性印制線路板的加工問題,中國專利CN 201931113 U公開了一種用于柔性印制線路板加工的銑刀。該銑刀包括刀柄,所述刀柄的一端延伸成銑削刀頭,所述銑削刀頭周圍分布有螺旋凹槽,所述螺旋凹槽的螺旋角均為15° -32°,所述螺旋凹槽的周齒前角均為15 ° -35°,螺旋角及前角設計,使得切削鋒利,切削應力小,減少柔性板材變形。但是,該銑刀是單刃銑刀,剛性很差,其只能針對印制線路板中的柔性樹脂板適用,而對于鋁基板等相對而言有稍高強度的板材,加工時容易因剛性不足而斷刀。
技術實現思路
為此,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現有的加工柔性線路板的銑刀剛性差切削性能差的問題,進而提供一種剛性較好,加工效率高,耐用性強,加工尺寸精度及板邊質量好的銑刀。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用于加工柔性板的銑刀,其包括刀柄,所述刀柄的一端延伸成銑削刀頭,所述銑削刀頭的表面成型有兩條環繞方向相同的螺旋槽形成銑削刃,所述銑削刀頭的末端設置有V 口的切削面;所述螺旋槽的螺旋角的角度ω為28-32。。上述銑刀中,所述銑削刀頭的外徑Φ(1為O. 4-3. 175mm,所述銑削刀頭的芯圓直徑ΦK為所述銑削刀頭外徑φ(1的50%。上述銑刀中,所述銑刀成型有雙端齒,其中一個端齒后角α I為13-17°,另一個端齒后角Ct 2為29-31°。上述統刀中,所述統刀的周齒前角Y為4-8° ,所述統刀的端齒前角Yl為4-8。。上述銑刀中,所述銑刀的端齒一刃越過中心的距離e為所述銑削刀頭外徑φ(1的3% ο上述銑刀中,所述銑刀的端齒為封閉槽型(Closed槽型),其形成的刃帶f長度為所述銑削刀頭外徑Φ(1的5%。上述銑刀中,所述銑刀在端齒短刃方向上成型一個用于消除橫刃的溝槽。由于銑刀在其端齒中心由于芯厚以及端齒后角的原因都有橫刃的產生,而橫刃在銑削時是大負前 角,這點對于加工時銑刀的銑削條件極為不利,因而使用一片砂輪磨去端齒刃的一部分形成溝槽,消除過多的橫刃部分,改善銑削條件。本技術同時公開一種用于加工柔性板的銑刀的成型工藝,包括以下步驟,a.銑刀刀柄的磨制將選定材料的棒材經過粗磨-半精磨-精磨后,加工至3. 175-O. 001/-0. 005mm,打磨光滑;b.確定銑削刀頭的長度及端部倒角;c.銑削刀頭的磨切將銑削刀頭磨至規定尺寸后,在同一裝夾條件下進行螺旋槽的粗精切成型;d.端齒角度及槽型的打磨將銑削刀頭末端的切削面在同一裝夾條件下加工出端齒角度及槽型;e.清洗、檢驗。上述成型工藝中,步驟a中,所述粗磨是將所述刀柄的外徑打磨至3.20+0. 01/0mm,所述半精磨是將所述刀柄的外徑打磨至3. 180 +0. 005/0mm,所述精磨是將所述刀柄的外徑打磨至3. 175 -O. 001/-0. 005。上述成型工藝中,步驟d所述的端齒角度包括端齒前角、端齒后角以及周齒前角;所述槽型為封閉槽型(Closed槽型)。本技術的上述技術方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I)本技術的銑刀,主要適用于鋁基板、銅基板、柔性板、鐵氟龍板、聚四氟乙烯板等板材的加工,特別適合對于鋁基板、銅基板的加工,銑削刀頭的表面成型有兩條環繞方向相同的螺旋槽形成銑削刃,相比現有加工相對柔性線路板的銑刀來說,剛性較好,加工效率高,耐用性強,螺旋槽角度在28-32°之間,保證切削鋒利的同時排屑及時順暢。(2)該銑削刀頭的芯圓直徑為銑削刀頭外徑的50%,其可以在保證刀體強度的同時,有效地增大容屑槽容積,能保證排屑及時順暢,減少銑削時的熱量,提高使用壽命及銑削質量。(3)該銑刀成型有雙端齒,其中一個端齒后角為13-17°,另一個端齒后角為29-31°,上述優化的端齒后角參數使得銑削盲孔盲槽時能夠獲得最佳的槽底粗糙度以及較小的銑削抗力。(4)該銑刀的端齒一刃越過中心的距離為銑削刀頭外徑的3%。這種參數設計可以減小銑入時的軸向力并在銑削盲孔盲槽時獲得光滑平整的槽底平面,同時使用砂輪沿端齒短刃磨一溝槽,消除橫刃,使得端齒銑削時降低切削阻力。(5)該銑刀周齒留有長度為銑削刀頭外徑的5%的刃帶f,并作鏟磨清邊,在保證銑削鋒利的同時,增強切削刃的強度,延長刀具壽命。( 6 )加工該銑刀時,做銑削刀頭切磨工序時,使用瑞士路勞曼迪公司生產的CNCNP5型6軸4聯動設備進行加工并一次成型,選用瑞士路勞曼迪公司生產的CNC628Smartgrinding 6軸5聯動設備進行槽 型及端齒的加工并一次成型,避免了之前的工藝路線中需要做粗磨刃部及半精磨刃部兩個工步完成反復裝夾帶來的誤差,同時提高了生產效率。附圖說明為了使本技術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圖I是本技術的用于加工柔性板的銑刀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A-A向剖視圖;圖3是圖I的B向視圖。圖中附圖標記表示為1-刀柄,2-銑削刀頭,3-螺旋槽,4-溝槽。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附圖,使用以下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闡述。實施例I圖I所示為本技術的用于加工柔性板的銑刀,其包括刀柄1,所述刀柄I的一端延伸成銑削刀頭2,所述銑削刀頭2的表面成型有兩條環繞方向相同的螺旋槽3形成銑削刃,所述銑削刀頭2的末端設置有V 口的切削面;所述螺旋槽3的螺旋角的角度ω為30°。所述刀柄I的外徑Φ D為3. 175mm,所述銑削刀頭2的外徑Φ d為I. 8臟,所述銑削刀頭2的芯圓直徑Φ K為所述銑削刀頭2外徑Φ d的50%,即O. 9mm。圖2為沿垂直于所述銑削刀頭的刃口方向剖切得到的A-A向視圖,由該視圖可以看出,所述統刀成型有雙端齒,其中一個端齒后角α 為15° ,另一個端齒后角α2為30°。所述銑刀的端齒前角Yi為6。。如圖3所示為所述銑刀的端齒,其中,所述銑刀的端齒一刃越過中心的距離e為所述銑削刀頭2外徑Φ(1的3% =0. 054mm。所述銑刀的周齒前角Y為6°。所述銑刀的端齒為封閉槽型(Clos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加工柔性板的銑刀,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刀柄(1),所述刀柄(1)的一端延伸成銑削刀頭(2),所述銑削刀頭(2)的表面成型有兩條環繞方向相同的螺旋槽(3)形成銑削刃,所述銑削刀頭(2)的末端設置有V口的切削面;所述螺旋槽(3)的螺旋角的角度(ω)為28?3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輝,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瑞亨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