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發動機輔助支承懸置軟墊。
技術介紹
現有的發動機輔助支承懸置軟墊存在以下不足I、支架的上側面和下側面均為平面設置,與傳動軸的間距較小,在發動機緊急起動和制動時,發動機輔助支承懸置軟墊會與傳動軸干渉。2、兩端的橡膠套厚度較大,在強烈制動等極限情況下,由于厚橡膠的徑向變形量較大,引起發動機擺動位移較大,易引起發動機與車體干渉。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上述不足,提供ー種結構簡單、可避免與傳動軸發生干涉的發動機輔助支承懸置軟墊。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發動機輔助支承懸置軟墊,包括由第一芯管、第一橡膠套和外套管硫化粘接而成的大端襯套、由第二芯管和第二橡膠套硫化粘接而成的小端襯套、由大端襯套孔、小端襯套孔和側板構成的支架,所述大端襯套和小端襯套分別位于大端襯套孔和小端襯套孔內,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板的上側面和下側面均為凹圓弧形。所述第一芯管的中段設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軸向截面為方形或圓弧形。所述第二芯管的中段外側套有塑料管。本技術將側板的上側面和下側面設計為凹圓弧形,可増大支架與傳動軸之間的距離,從而可避免發動機在緊急起動和制動時發動機輔助支承懸置軟墊與傳動軸的干渉。將第一芯管的中段增設凸起部,可使第一橡膠套的厚度減少,從而可減少其徑向極限位移,進而使發動機在強烈制動等極限情況下的擺動位移減少,避免了發動機與車體干渉。第ニ芯管的中段加套塑料管,也可起到減少橡膠套厚度,降低發動機極限位移的作用。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A-A剖視圖。圖中1 一大端襯套(11-第一芯管、111 ー凸起部、12 —第一橡膠套、13 —外套管)、2—小端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發動機輔助支承懸置軟墊,包括由第一芯管(11)、第一橡膠套(12)和外套管(13)硫化粘接而成的大端襯套(1)、由第二芯管(21)和第二橡膠套(22)硫化粘接而成的小端襯套(2)、由大端襯套孔(31)、小端襯套孔(32)和側板(33)構成的支架(3),所述大端襯套(1)和小端襯套(2)分別位于大端襯套孔(31)和小端襯套孔(32)內,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板(33)的上側面(331)和下側面(332)均為凹圓弧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曾迥立,
申請(專利權)人: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