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液晶顯示面板的基板配向方法、液晶顯示面板的基板和液晶顯示面板。所述基板配向方法包括:提供基板,所述基板上設置有多個陣列排布的器件;在所述多個器件的上層設置配向膜;采用摩擦滾輪以基板配向方向對所述配向膜進行摩擦用以在所述配向膜上形成溝槽;所述器件的一邊和基板配向方向的夾角大于或等于0度且小于45度。本發明專利技術降低了反向扭域的不良發生率,避免了像素黑態/灰態的漏光現象,且降低了生產成本,縮短了配向膜制備的時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液晶顯示
,特別涉及ー種液晶顯示面板的基板配向方法、液晶顯不面板的基板和液晶顯不面板。
技術介紹
液晶顯示器以體積小,重量輕,低輻射等優點廣泛應用于各種領域。液晶顯示面板是液晶顯示 器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液晶顯示器的工作原理為通過改變施加在液晶上的電壓改變液晶分子的偏轉角度,從而控制偏振光旋轉方向和偏振狀態,以實現液晶顯示器顯示狀態的改變。例如薄膜場效應晶體管液晶顯示面板的結構主要包括彩膜基板、陣列基板以及滴注在彩膜基板和陣列基板之間的液晶,在陣列基板上的像素電極和彩膜基板的共用電極上施加電壓后,所述液晶分子發生偏轉,從而控制偏振光的旋轉方向與偏振狀態。在一般情況下,液晶分子長軸方向的排列是隨機取向且分布是雜亂無章的,為了使大部分液晶分子的長軸方向能夠沿著ー個方向排列,需要對彩膜基板和陣列基板進行配向,一般地,配向方法為在彩膜基板和陣列基板朝向液晶的ー側形成配向膜,并在該配向膜上形成具有一定方向性的細小的溝槽,使得液晶分子的長軸方向能夠沿著溝槽的方向有規律的排列,進而在陣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上施加電壓后可以控制液晶分子旋轉預定的角度。根據液晶電光效應的不同,常見的液晶顯示面板可以分為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STN(Super TN,超扭曲向列)型、DSTN(Double layer STN,雙層超扭曲向列)型等。其中TN型、STN型和DSTN型液晶顯示面板的基本的顯示原理相同,只是液晶分子的扭曲角度不同而已(TN型的扭曲角度為90度、STN型的扭曲角度為180度至270度、DSTN的扭曲角度為180度至270度)。以上所述液晶顯示面板都需要控制液晶分子初始狀態的排列方式,從而保證在彩膜基板和陣列基板上施加電壓后,液晶分子能夠旋轉預定的角度。下面以TN型液晶顯示面板為例,說明配向エ藝和TN型液晶顯示面板視角方向的關系,參考圖I和圖2,圖I是TN型液晶顯不面板的首I]視圖,圖2是圖I所不TN型液晶顯不面板的俯視圖。所述TN型液晶顯示面板包括相對設置的彩膜基板001、陣列基板002以及設置于彩膜基板001和陣列基板002之間的液晶層003。彩膜基板001相對陣列基板002的一側設置有彩膜基板配向膜0011,所述彩膜基板配向膜0011上有沿彩膜基板配向方向0012 (如圖2實線箭頭所示)設置的細小的溝槽;陣列基板002相對彩膜基板001 —側設置有陣列基板配向膜0021,所述陣列基板配向膜0021上有沿陣列基板配向方向0022(如圖2虛線箭頭所示)的細小的溝槽。彩膜基板配向方向0012和陣列基板配向方向0022的夾角為90度,液晶層003的液晶分子在彩膜基板配向膜0011和陣列基板配向膜0021之間扭轉90度排列。從TN型液晶顯示面板的視角方向004觀察TN型液晶顯示面板的顯示效果最好,其中,所述視角方向004和彩膜基板配向方向0012的夾角為-45°,所述視角方向004和陣列基板配向方向0022的夾角為-135°,其中,視角方向004 —旦在設計中確定后是不變,視角方向004的順時針方向為正,視角方向004的逆時針方向為負。配向エ藝包括涂覆エ藝和摩擦エ藝。其中涂覆エ藝是在清洗后的基板上通過旋轉涂覆或印刷方式形成配向膜,所述配向膜的材料為聚酰亞胺(PD ;摩擦エ藝是以一定的方向對涂覆エ藝形成的配向膜進行摩擦取向。摩擦エ藝具體為參加圖3所示,在圓棍上纏有布滿細小絨毛的摩擦布形成ー個摩擦滾輪20,通過摩擦滾輪20與涂覆有配向膜的基板10之間的相對運動,使得摩擦滾輪20上的絨毛對基板10上的配向膜進行摩擦,其中,摩擦滾輪20的滾動方向為r,基板10的移動方向為X,從而在配向膜上形成溝槽。圖I和圖2所示為貼合好的液晶顯示面板,彩膜基板配向膜0011在彩膜基板001的下方;圖3所不為對基板10的摩擦エ藝的不意圖,一般為基板10以配向膜一側朝上放置于摩擦機臺上,摩擦滾輪20置于配向膜的上方以對配向膜進行摩擦。不管是在組裝后的液晶顯示面板中還是在陣列基板的摩擦エ藝中,陣列基板配向膜0021總是位于陣列基板002上方,所述視角方向004和陣列基板配向方向0022的夾角為-135度保持不變,但是在摩擦エ藝中,要將彩膜基板001的彩膜基板配向膜0011朝上放置進行摩擦,在貼合時需要將摩擦好的彩膜基板001翻轉180度使彩膜基板配向膜0011朝下和陣列基板002貼合。所以,在圖I和圖2所示的液晶顯示面板中視角方向004和彩膜基板001的彩膜基板配向方向0012的夾角0013為-45度,視角方向004保持不變,在圖3所示的摩擦エ藝示意圖中,如基板10為彩膜基板,則所述彩膜基板的彩膜基板配向方向和視角方向的夾角為45度。以下就以彩膜基板的摩擦エ藝為例,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進行說明。圖4所示,現有技術中在制備TN型液晶顯示面板時,需在彩膜基板100的彩膜基板配向膜上形成與視角方向004成45度角的溝槽。摩擦方法有兩種ー種為摩擦滾輪200以和彩膜基板配向方向Z(如圖4中實線箭頭所示)垂直的角度放置,摩擦滾輪200自轉,同時彩膜基板100以方向X移動通過摩擦滾輪200 ;另ー種為摩擦滾輪200自轉,同時摩擦滾輪200以彩膜基板配向方向Z行進通過彩膜基板100,最后在彩膜基板100上形成的溝槽的方向為彩膜基板配向方向Z。彩膜基板配向方向Z即摩擦滾輪200和彩膜基板100的相對運動方向,并且摩擦滾輪200在與彩膜基板配向方向Z垂直的方向上放置。彩膜基板100的設計為多個彩色光阻130 (包括紅色光阻R、緑色光阻G和藍色光阻B)成陣列排布,彩色光阻130的設計排布方向與彩膜基板配向方向Z存在一定的夾角,即彩膜基板配向方向Z與姆個彩色光阻130的最長邊成45度。圖5所示為摩擦滾輪200摩擦每個彩色光阻130時的側面剖視圖,圖6所示為摩擦滾輪200摩擦每個彩色光阻130時的俯視圖。參見圖5和圖6可知,每個彩色光阻130的周邊都存在段差,與彩色光阻相鄰的是黒色矩陣110,即每個彩色光阻130的邊緣部分132與其中間部分131存在高度差。參見圖7所示,當摩擦滾輪200以一定的角度通過該段差區域會造成一定面積的配向差異區域N。所述配向差異區域N形成的原因是因為彩色光阻130存在段差,邊緣部分132比其中間部分131的高度高,摩擦滾輪200各點的絨毛接觸彩色光阻130的邊緣部分132和中間部分131時絨毛的狀態會有不同,又因為摩擦滾輪200與彩色光阻130的最長邊成45度夾角,摩擦滾輪200在行進中,摩擦滾輪200上的各點的絨毛接觸彩色光阻130的邊緣部分132和中間部分131的時間點不同,這就造成了一定面積的配向差異。所述配向差異區域N受到彩色光阻130最長邊投影和最短邊投影的雙重影響,其余部分為配向正常區域為Y。而當這種配向差異區域N占比過大時,即N/(N+Y)過大時,會造成反向扭域(reverse twist domain)不良的發生,即使得液晶顯示面板存在灰態和黑態下的漏光現象。 對于高PPI(每平方英寸的像素數目)的液晶顯示面板,現有技術為了降低反向扭域(reverse twist domain)不良的發生率,在涂覆PI薄膜之前,需要先在彩膜基板上形成ー個平坦化層,即填充彩色光阻的段差區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液晶顯示面板的基板配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基板,所述基板上設置有多個陣列排布的器件;在所述多個器件的上層設置配向膜;采用摩擦滾輪以基板配向方向對所述配向膜進行摩擦用以在所述配向膜上形成溝槽;所述器件的一邊和基板配向方向的夾角大于或等于0度且小于45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文杰,趙奇峰,陳次文,張世曉,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