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在汽車焊鉗上的氣缸。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同類產品有大壓力氣缸和雙行程氣缸兩種,其不足之處在于大壓力氣缸需要增大氣缸缸徑,而雙行程氣缸,缸筒長度是兩個行程長度的累加,體積大,使用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增大氣缸壓力、統一氣缸缸徑、增加排氣速度以及減小氣缸體積、長度的氣缸。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技術的氣缸,包括缸筒,缸筒的前端設有氣缸前蓋,缸筒的后端設有氣缸后蓋,缸筒內設有氣缸軸,缸筒內并且在氣缸軸上從左往右依次固定有第一活塞、套活塞、隔板和第二活塞,第一活塞與套活塞配合,第一活塞在套活塞內運動,在預行程進氣時,套活塞推動氣缸軸及第二活塞移動。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術采用套活塞結構,套活塞既充當活塞,又充當缸筒,減小氣缸總長;2.通過增加氣缸節數使總活塞面積增大,從而增大壓力,使氣缸缸徑變小,同時進氣排氣孔增多,排氣速度增大;3.通過增加氣缸節數使總活塞面積增大,使前后形成壓差,不用將尾部缸筒直徑減小,統一了缸徑。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氣缸的結構剖面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技術,但不用來限制本技術的范圍。實施例I如圖I所不,一種氣缸,包括缸筒8,缸筒8的前端設有氣缸前蓋2,缸筒8的后端設有氣缸后蓋7,缸筒8內設有氣缸軸1,缸筒8內并且在氣缸軸I上從左往右依次固定有第一活塞3、套活塞4、隔板5和第二活塞6,第一活塞3與套活塞4配合,第一活塞3在套活塞4內運動,在預行程進氣時,套活塞4推動氣缸軸I及第二活塞6移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氣缸,包括缸筒,所述缸筒的前端設有氣缸前蓋,所述缸筒的后端設有氣缸后蓋,所述缸筒內設有氣缸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內并且在氣缸軸上從左往右依次固定有第一活塞、套活塞、隔板和第二活塞,第一活塞與套活塞配合,第一活塞在套活塞內運動,在預行程進氣時,套活塞推動氣缸軸及第二活塞移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裴建廳,盧潔紅,
申請(專利權)人:尼瑪克焊接技術北京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